首页 > 国内

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

2023-04-14 14:58:03

来源:人民日报

  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话说新农村)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今年春耕备耕期间,不少种粮大户在翻整土地、准备农资的同时,也琢磨着添置一些脱粒、烘干的机械设备。希望到丰收时,通过初加工把丰收粮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真正让好粮卖上好价。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名副其实的“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作为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工程”,农产品初加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单位价值,有力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也可以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降低后续加工成本,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可以说,农产品初加工是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提升效益的重要支撑。从统计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近2个百分点。

  也要看到的是,与产业发展和农户实际需求相比,我们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相比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同品种、不同区域间初加工机械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初加工装备还存在短板弱项甚至空白等情况,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机制也亟待健全完善。

  瞄准稳产保供、增值富农等目标,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下,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产后烘干、储藏、保鲜等能力建设,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首要还是瞄准农民的实际需求。从需求侧出发,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加快补齐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短板弱项。比如,农民迫切需要减少粮食和油料产后损失,那么相关企业能不能在清洁能源烘干、机械通风储藏等技术装备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农民急需提升果蔬、畜禽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品质品相,那么相关企业能不能将预冷、保鲜、清洗、冷藏等技术装备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提升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助力农民扩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促进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还要注重装备与工艺的应用融合。就好像在粮食生产环节,性能优秀的“大铁牛”需要高效实用的农艺配合,才能真正助力实现丰产丰收。农产品初加工领域同样如此,加强农机装备与农产品初加工工艺融合研究,促进机艺衔接配套,才能真正方便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用得上、用得好。

  春光融融里,农民在田间播洒新的希望。让广大农民用上更多实用机械,用一季接一季的丰收换来增收的喜悦。(晓眷)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4日 18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36.74米!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取出世界最长常态混凝土芯样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14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日前成功取出一根长度为36.74米的混凝土岩芯,这是常态混凝土世界最长芯样。  “这是继白鹤滩水电站大坝2019年取出25.7米长芯,2022年取出34.86米长芯之后,再次打破世界最长常态混凝土芯样纪录,实现了白鹤滩大坝‘无缝大...

    时间:04-14
  •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等举办论坛 与会者探讨媒体变革与公共关系未来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李欣宇  张素)4月13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协会新闻与传播委员会承办的“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之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之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论坛上,媒体、学者共话媒体变革与公共关系未来 中国公共关系协...

    时间:04-14
  • 综述:助力阿富汗和平发展 维护地区繁荣稳定——多国人士积极评价《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综述:助力阿富汗和平发展 维护地区繁荣稳定——多国人士积极评价《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  新华社记者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涵盖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从不”,支持阿富汗温和稳健施政、和平重建、坚决有力打恐,呼吁加强反恐...

    时间:04-14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4月14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习近平欢迎卢拉总统访华,表示,在北京春暖花开的时节再次见到老朋友,我感到十分亲切。首先,祝贺你带领巴西新政府取得良好开局。前不久,你因身体不适不得不推迟访华,我再次向你表示慰问...

    时间:04-14
  • 专访:消博会彰显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共同繁荣的承诺——访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斯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14日电 专访:消博会彰显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共同繁荣的承诺——访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斯  新华社记者陈威华 王天聪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彰显中国对自...

    时间:04-14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机会真的来了”——泰国中小企业欢迎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新华社泰国廊开4月14日电 通讯:“机会真的来了”——泰国中小企业欢迎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新华社记者林昊 王媛媛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泰国东北部边贸重镇廊开经营中小企业的塔纳帕依然对自己第一次搭乘中老铁路的经历记忆犹新。“火车之旅留下了深刻印象,车厢整洁舒适。就是想...

    时间:04-14
  • 王东明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4月14日在京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双方就如何在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中更好发挥工会作用、不断增进两国劳动者福祉、巩固两国工会和职工友谊等交换了意见。...

    时间:04-14
  • 新华全媒+丨沙从哪来?为何回流?为何难“根治”?——今春沙尘天气频发三问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沙从哪来?为何回流?为何难“根治”?——今春沙尘天气频发三问  黄垚、黄伟  黄沙漫天、卷“沙”重来,这个春天,多地频繁受到沙尘天气困扰。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出现时间早,过程次数为近10年同期最多。  据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介绍,目前正在...

    时间:04-14
  • 赵乐际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赵乐际表示,中国和巴西作为发展中大国,拥有天然亲近感和广泛共同利益,面临着相似的发展任务。双方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平稳发展。中方愿同巴方继续携手前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夯...

    时间:04-14
  • 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秦刚:中德是伙伴 不是对手

      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今天(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德两国外长就中德、中欧关系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沟通。秦刚强调,发展好双边关系的关键在于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  秦刚指出,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德方制定涉华战略文件时,应从中德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出发,...

    时间:04-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