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今年第八次沙尘天气影响多地 沙尘天为何卷“土”重来

2023-04-12 11:11: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隔半个多月,沙尘暴又来了。

  4月11日上午,北京城区黄沙漫天,不少行人戴上帽子、口罩、眼镜,全副武装仍难掩“吃土感”。当日8时,北京城六区PM10平均浓度1256微克/立方米,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4月9日以来的大范围沙尘天气是今年我国遭遇的第八次沙尘天气过程,强度弱于今年3月19日至24日的强沙尘暴过程。截至11日7时,本次沙尘天气过程已经影响到我国山东北部到河南北部一带,影响面积达到360万平方公里左右,预计在4月11日傍晚逐步结束,但在4月13日至14日还会再有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现身。

  近期沙尘暴频发究竟为何?近年来公众印象里明显减少的沙尘天气如今卷“土”重来,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的沙尘活跃周期?如何更好地治理沙尘天气?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气象和环境专家

  沙尘南下,本轮影响范围近400万平方公里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北方多地PM10峰值浓度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

  这一次,沙尘天气也不再是“北方专属”。“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南北方多地都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说。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湖北、安徽、江苏等省份也将遭遇沙尘影响,预计本轮沙尘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将达390万到400万平方公里。

  桂海林解释了沙尘南下的原因。在北方天气系统很强的情况下,沙尘的爆发位置刚好在主要沙源地,沙尘强度会比较大,在高空偏北气流的输送下往往能达到远距离输送。

  “从监测数据来看,沙尘比较强时,甚至可以围绕地球一圈。”桂海林说,曾经欧洲阿尔卑斯山上也发现了来自亚洲地区的沙尘粒子,说明沙尘存在远距离输送的现象,即使影响到一些南方地区也不是特别稀罕的事。

  桂海林介绍,今年3月以来的几次沙尘过程大部分都波及长江以北地区。沙尘天气影响范围还与路径有关,如果路径偏西,可能会从甘肃、陕西跨过秦岭,甚至会到达四川盆地,所以总体还得根据沙尘的强度和路径来判断。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此前表示,“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他曾介绍,对北京而言,有两股沙尘传输路径,一股是我国西部,另一股是蒙古国的中南部。今年春季(4-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

  这还不是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沙尘天气。桂海林解释,从中央气象台的标准来定义,3月19日到23日的沙尘过程达到了强沙尘暴的级别,目前这次过程只是达到沙尘暴的级别。他说:“总体来说,这次过程到11日夜间乃至12日就逐渐趋于减弱和结束。”

  我国是否进入新的沙尘活跃周期

  沙尘天气接二连三来袭,引发人们的担忧:我国是否进入了新的沙尘活跃周期?

  桂海林表示,是否进入沙尘活跃期要从更大的时间尺度去看:2000年以来,我国大范围沙尘暴次数呈现降低趋势。但近年有部分年段的沙尘次数要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国北方平均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高于2013-2017年的均值,表现出小幅上升。

  “不过,沙尘频次的多寡除了与中高纬度大气环流有直接联系,还与地表植被、土壤水分、积雪覆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每年沙尘的活动还会呈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桂海林说,目前的情况还不能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的沙尘活跃周期。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邱启鸿表示,从历年北京沙尘天气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看,近20年来北京市的沙尘天气及其影响趋于减少。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发现,2001年前后监测到沙尘对PM10年均浓度的影响为10%左右,随后波动下降;到2013年仅为2%;2013-2020年监测到沙尘对PM10年均浓度的影响为2%-8%,较为稳定;但近两年出现反弹,2021年沙尘贡献15微克/立方米,占PM10年均浓度的22%。

  那么,今年春季北方沙尘天气频繁的原因是什么?据邱启鸿介绍,春季由于土壤解冻、降水稀少,如果出现回暖快、气温高而较大降水推迟的情形,土壤干燥疏松,遇到较频繁的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很容易给我国北方带来沙尘并引起局地地面扬沙。

  中国天气网统计了2000年至2019年的历史数据,发现我国沙尘天气过程一般首次出现在2月,3-5月进入高发期。从我国2000-2019年各月沙尘天气过程的分布情况来看,3-5月的沙尘过程占全年的80%,其中4月份沙尘天气最为频繁,常年平均达到4.5次,3月和5月分别为3.4次和3.1次。另外,4月的沙尘天气过程有58.9%达到沙尘暴及以上级别。

  桂海林解释,实际上每年的3-5月都是我国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这与北方的地表条件以及天气系统的气雾态有密切联系。他解释道,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在于动力因素与下垫面因素:动力方面,春季天气渐暖,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且对峙剧烈,造成北方多大风天气,有利于沙尘的起沙及向下游地区输送;下垫面方面,春季升温后地表解冻,地表疏松的浮土容易被大风卷扬到空中。此次沙尘天气过程起源于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蒙古国南部的沙尘在途经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时,沿途沙尘得到补充,强度会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今年沙尘天气整体比常年同期偏多,这主要是由于受到频繁的蒙古气旋活动的影响。”桂海林说,在蒙古气旋及其后部冷空气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范围的强风,强风将沙尘从沙源地卷扬到空中,并一路向下游地区输送;1-3月北方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表解冻后表层疏松,使得浮尘更易被大风卷扬。综合这些因素来看,今年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出现。

  沙尘暴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桂海林介绍,从沙尘源来看,今年的沙尘天气基本都是蒙古气旋大风导致,沙尘在途经我国的时候,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沿途的沙尘补充。“可以说,沙尘源是蒙古国和我国的共同作用。”

  近年来,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冀防沙工程等取得了不小成绩。桂海林表示,沙尘暴现象是跨国界的,并不是只有我国有沙源地,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都大范围分布着沙源地。

  在他看来,要有效治理沙尘,除了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以外,还必须和周边一些国家进行国际合作。通过一些监测来看,我国的防护林对治理沙尘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发生了跨国界的沙尘现象,并不能否认我国生态防护林的作用。”桂海林说。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3日至16日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及沙尘活动仍然较多,其中13日夜间至14日白天,预计除了对西北地区和华北其他地区带来影响外,可能还会对京津冀地区带来一些沙尘风险。

  桂海林提醒,未来一周北方地区多大风沙尘天气,华北、黄淮和东北等地需注意沙尘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出行,做好交通安全疏导和管理;同时,关注高浓度沙尘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的健康风险。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国台办表态“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邢利宇)回应马英九关于两岸青年“多一份接触,多一份情谊”的期望,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在北京表示,大陆方面乐见并支持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互动,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朱凤莲介绍,日前随马英九先生来访的台湾青年有很多是第...

    时间:04-12
  • 中国PM10沙尘污染过程持续 影响范围波及苏浙皖鄂等地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第八次沙尘过程12日持续。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沙尘污染范围波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监测显示,12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合肥、西安、南京、杭州、荆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显示,12日,受沙...

    时间:04-12
  • 巴西总统将访华!中巴已成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

      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 李智)近日,中国刚送别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将迎来老朋友——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宣布:经双方商定,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曾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访华,并在2008年...

    时间:04-12
  • 全球连线|洪都拉斯希望与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洪都拉斯总统顾问、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日前表示,希望洪中两国加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合作。  4日,塞拉亚和洪外长雷纳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建馆小组组长于波参赞。塞拉亚表示,近期他一直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

    时间:04-12
  • “琼”尽好物看消博|国“潮”正当道,它们凭实力“出圈”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国内省市自治区展区中,带有中国元素的潮品,在展馆内掀起了一股“国潮”风,不少好物凭实力“出圈”。  北京馆内,航天元素满满的定制潮玩让人眼前一亮,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应接不暇;来自上海馆的“国民奶糖”大白兔,变身“国潮兔”,用怀旧元素唤醒美好记忆;河南馆里的创...

    时间:04-12
  •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圣保罗4月11日电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不断涌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巴合...

    时间:04-12
  •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万象4月12日电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林昊 孙一  中老铁路13日将开通昆明南至万象站双向运行的跨境客运列车,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老挝各界高度评价中老铁路...

    时间:04-12
  •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见证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感受中国革命老区的蓬勃生机、近距离观察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果、帮助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多名长期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青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

    时间:04-12
  • 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高铁并行段隧道贯通

      4月12日,随着眼前出口井缓缓注水,全长4.9公里的高铁并行段隧道正式贯通,该标段作为上海机场联络线的重点工程,隧道从虹桥枢纽出发,从地上转入地下,全线并行的沪杭高铁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高铁线路和盾构机隧道的最小距离仅8.1米,且高铁行车密度大,最小行车间隔仅3分钟,因此沉降控制要求极高,不能超...

    时间:04-12
  • 梯田为“布” 光影为“沙” 点亮乡村“夜经济”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的夜光梯田正式启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夜间乡村旅游新场景。  夜光梯田灯光演绎效果以沙画形式表现,梯田为“布”,光影为“沙”,通过明暗虚实间的转换展示生动别致的动画,实现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交融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夜间观光互动体验。 ...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