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访华之后,马克龙对于“美国陷阱”的认识更深刻了

2023-04-11 18:06:50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在结束访华回国的飞机上,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法国《回声报》采访,长谈他对欧洲战略自主、欧中关系、欧美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马克龙强调,在台湾问题上,欧洲不要被美国“带节奏”,要警惕“美国陷阱”。他还痛心疾首地呼吁,欧洲要加快建设战略自主。

  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不仅想方设法利用欧洲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付俄罗斯,也企图利用他们在台湾等问题上遏制中国。马克龙在访华之后,对于欧洲究竟该往何处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于推动欧洲寻求战略自主有了更坚定的决心,对于欧中合作远大于竞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法两个东西方大国,尽管存在分歧,但在促和平、谋发展上是心心相印的。马克龙在推特上说中法要成为和平、稳定、繁荣的动力。

  梳理一下,马克龙的观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警惕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给欧洲制造陷阱。

  马克龙说:“我们关心我们的团结……中国人也关心他们的团结。从他们的角度看,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了解中国人如何思考,这是很重要的。”

  这番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精神。这种精神,一些欧洲政客和媒体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

  台湾问题如果升级的话,对欧洲没任何好处,这一点马克龙非常清醒。他说,“我们欧洲人面临的问题是:加快台湾问题(激化)的步伐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不”。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别人选择的节奏去做呢?有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的利益是什么?”

  在此次访华中,马克龙多次强调法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个别在台湾问题上为美国火中取栗的欧洲国家,是不是应该听听马克龙的声音?

  “欧洲可能面临的陷阱是,当它明确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并且比新冠疫情暴发前更加自主时,它会陷入混乱的世界,被卷入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危机。”

  虽然马克龙没有直接点名,但有能力有动机给欧洲制造陷阱的只能是美国

  第二,欧洲要坚定实现战略自主的决心。

  法国有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是欧盟国家中对战略自主比较有追求的国家。欧洲该如何避免沦为美国附庸并成为世界第三极?马克龙其实一直在思考,但中国之行显然让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如果中美博弈加速激化,我们将没有时间和办法来建设我们的战略自主,将成为(美国的)附庸。而如果我们能够有几年时间来建设战略自主,我们就可以成为世界第三极。”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欧洲一味按照美国的需求把精力放在遏制打压其他国家上,那么欧洲将错过成为世界第三极的窗口期。

  马克龙说,欧洲必须要为战略自主而战斗,“欧洲已经太久没有建设我所为之奋斗的战略自主了。”

  在他看来,战略自主意味着,即使欧洲与美国在一些事务上有一样的看法,但无论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战略。

  “我们不想进入集团对抗的逻辑。相反,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模式进行‘去风险化’,而不是依赖另一种模式。”

  对于俄乌冲突之后欧洲的现状,马克龙表现出无奈。

  “自相矛盾的是,当我们正在建设真正的欧洲战略自主的一些要素时,我们出于某种恐慌,开始追随美国的政策。”

  这番话不愧是人间清醒。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陷入集体恐慌,除了个别国家,都一窝蜂地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怎么样?能源价格飙升,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很多欧洲制造企业外迁,欧洲产业空心化再度加剧。欧盟今天面临的危机,恰恰来自于盲目追随美国

  马克龙还强调了一句:“绝不能依赖美元的治外法权。”意思非常明确,美元,也是法国的心头之患。

  第三,欧洲减少对美依赖关键在于加强国防工业建设。

  马克龙说,加快建设欧洲战略自主,就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减少对美依赖的关键,首先是加强欧洲的国防工业。

  在马克龙看来,俄乌冲突暴露出欧洲国防工业能力的不足,一些欧盟国家甚至向美国和亚洲国家(如韩国)采购武器装备。要加强国防工业,欧洲应该建立统一的标准。现在的问题是,欧盟国家为国防工业投了很多钱,但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效果不好。

  马克龙的这番话,确实点出来欧盟的“软肋”。欧盟追求战略自主,首先要在防务问题上“站起来”。只要还依赖美国“保护伞”一天,欧盟就不可能是独立自主的世界一极。

  欧盟要真正在安全问题上“站起来”,困难还有很多。欧盟是美国拥有海外军事基地和设施最多的地区,美国在多个欧洲国家还部署了核武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又在东欧地区首次部署了永久性驻军。欧盟内部,对于美国“保护伞”的作用也认识不一。

  不管能不能做到,马克龙的战略思考还是可圈可点的,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智慧。

  希望更多的欧洲人能来中国走走。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欧洲人对于欧洲未来和欧中合作一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国台办表态“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邢利宇)回应马英九关于两岸青年“多一份接触,多一份情谊”的期望,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在北京表示,大陆方面乐见并支持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互动,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朱凤莲介绍,日前随马英九先生来访的台湾青年有很多是第...

    时间:04-12
  • 中国PM10沙尘污染过程持续 影响范围波及苏浙皖鄂等地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第八次沙尘过程12日持续。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沙尘污染范围波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监测显示,12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合肥、西安、南京、杭州、荆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显示,12日,受沙...

    时间:04-12
  • 巴西总统将访华!中巴已成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

      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 李智)近日,中国刚送别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将迎来老朋友——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宣布:经双方商定,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曾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访华,并在2008年...

    时间:04-12
  • 全球连线|洪都拉斯希望与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洪都拉斯总统顾问、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日前表示,希望洪中两国加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合作。  4日,塞拉亚和洪外长雷纳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建馆小组组长于波参赞。塞拉亚表示,近期他一直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

    时间:04-12
  • “琼”尽好物看消博|国“潮”正当道,它们凭实力“出圈”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国内省市自治区展区中,带有中国元素的潮品,在展馆内掀起了一股“国潮”风,不少好物凭实力“出圈”。  北京馆内,航天元素满满的定制潮玩让人眼前一亮,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应接不暇;来自上海馆的“国民奶糖”大白兔,变身“国潮兔”,用怀旧元素唤醒美好记忆;河南馆里的创...

    时间:04-12
  •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圣保罗4月11日电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不断涌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巴合...

    时间:04-12
  •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万象4月12日电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林昊 孙一  中老铁路13日将开通昆明南至万象站双向运行的跨境客运列车,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老挝各界高度评价中老铁路...

    时间:04-12
  •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见证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感受中国革命老区的蓬勃生机、近距离观察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果、帮助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多名长期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青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

    时间:04-12
  • 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高铁并行段隧道贯通

      4月12日,随着眼前出口井缓缓注水,全长4.9公里的高铁并行段隧道正式贯通,该标段作为上海机场联络线的重点工程,隧道从虹桥枢纽出发,从地上转入地下,全线并行的沪杭高铁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高铁线路和盾构机隧道的最小距离仅8.1米,且高铁行车密度大,最小行车间隔仅3分钟,因此沉降控制要求极高,不能超...

    时间:04-12
  • 梯田为“布” 光影为“沙” 点亮乡村“夜经济”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的夜光梯田正式启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夜间乡村旅游新场景。  夜光梯田灯光演绎效果以沙画形式表现,梯田为“布”,光影为“沙”,通过明暗虚实间的转换展示生动别致的动画,实现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交融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夜间观光互动体验。 ...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