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一次世界瞩目的友谊、合作、和平之旅——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丰硕成果

2023-03-24 09:55:2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全国两会刚刚胜利结束,习近平主席就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拉开今年中国元首外交新帷幕。此访时机特殊、背景复杂、意涵丰富、成果丰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发展大局和外交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凛然风骨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宏阔胸怀。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影响深远的大事,展现了中国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国际形象,彰显了中国的大国作用和担当,将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有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发表署名文章,不约而同将中俄战略协作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中流砥柱”,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又就相关重大问题进行长时间深度战略沟通。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来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中俄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将以宽广视野、长远眼光看待和把握中俄关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代表着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的世界意义。

  时隔十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政治决断。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促进各自发展振兴,也努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联系,坚定相互支持。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当选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后,普京总统都第一时间致电祝贺;中方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普京总统从未缺席。此访期间,习主席表示,俄罗斯明年将举行总统选举,在普京总统坚强领导下,俄罗斯发展振兴取得长足进展,我坚信,俄罗斯人民一定会给予普京总统坚定支持。两国元首之间的高度互信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战略引领和有力政治保障

  访问期间,普京总统同习近平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交流,俄罗斯联邦总理、副总理和几乎所有内阁成员悉数参加有关活动。俄方反复表示,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后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俄中关系的特殊性,对未来俄中关系发展具有历史意义。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共同抵御外部势力干涉内政图谋。俄方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方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措。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强大的内生动力,有着历经岁月洗礼的清醒和从容。历史证明,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中俄关系是光明坦荡的君子之交,与那些封闭排他、自私狭隘的集团政治形成鲜明对比。

  此访正值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外溢效应持续显现,大多数国家忧心忡忡,呼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停火止战的和平、理性声音不断积聚。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俄方高度评价中方秉持客观、公正和平衡立场,表示俄方认真研究了中方立场文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两国元首会谈后签署联合声明再次强调,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没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缘操弄,真心诚意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的体现,符合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国际社会迷茫焦虑的关键当口,习近平主席再次洞察大势、举旗定向、砥柱中流,以中国外交政策的确定性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展现了世界级大国领袖非凡的战略定力、政治智慧和魄力担当。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今年元首外交将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石泰峰当选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

      日前,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为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时间:03-24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人类命运共同体篇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央视网《天天学习》推出“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系列,为您“沉浸式”...

    时间:03-24
  • 记者手记:菇农也会写论文

      新华社济南3月24日电 题:记者手记:菇农也会写论文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春风起,乍暖还寒。许万昌在自家棚里解答完其他菇农的问题后,终于有了空闲时间。  许万昌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周店村村民,今年61岁,有40多年菌菇种植经验。他的大棚中间有一条轨道,方...

    时间:03-24
  • 曾多次曝抄袭丑闻 台湾大学拟推学位论文质量实施草案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去年曝出多名绿营人士在台湾大学(以下称台大)的硕专班论文涉抄袭,学位接连被撤销,此起丑闻重创所方与台大声誉。台大近日研拟《台湾大学精进学位论文质量实施办法草案》及《精进学位论文访视委员会组织及运作办法草案》,要求系所规范教授指导的学生人数、论...

    时间:03-24
  • 巍巍中山陵 联结两岸心

      中新网南京3月24日电 题:巍巍中山陵 联结两岸心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在台湾银行机构工作的台湾青年陈盎,日前第一次到访南京,首站即拜谒中山陵。“过去对孙中山的事迹很熟悉。如今站在中山陵,感觉真正地贴近了历史。”  陈盎参加了近期在南京中山陵启动的“行读江苏 遇见美好”万名台胞看江...

    时间:03-24
  • 总台“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新加坡专场研讨会聚焦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发展

      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太总站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新加坡专场研讨会成功举行。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公使张徐民应邀出席。来自新加坡以及东盟相关机构的商界、学界、智库及媒体人士参加研讨会。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东南亚国家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将成...

    时间:03-24
  • 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时代命题:世遗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月24日,第二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启幕。 张娅子 摄  中新网安徽黄山3月24日电 (记者 张强)第二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暨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昱见屯溪”集中采访活动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启幕。中国四大双世遗名山再次聚首,共话世界遗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截...

    时间:03-24
  • 中国代表再次敦促有关国家撤销核潜艇合作的决定

      新华社联合国3月23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3日再次敦促有关国家撤销核潜艇合作的决定。  安理会23日举行公开会,审议安理会负责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1540委员会的工作。耿爽在发言时说,确保防扩散规则得到全面、有效遵守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个...

    时间:03-24
  • 新研究识别出可助玉米耐旱耐贫瘠的基因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识别出一个影响玉米根系优良性状的基因,将有助于培育更加耐旱、耐贫瘠的玉米新品种。  研究团队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436个玉米品系的根系发育情况,发现...

    时间:03-24
  • 中山陵园忆中山

      中新社南京3月24日电 题:中山陵园忆中山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清明前夕,白发苍苍的王省带着儿子、儿媳妇来到南京,将几摞用红绳精心包扎好的信件捐赠给南京中山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孙中山纪念馆)。图为航拍南京中山陵。(资料图、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王省是南浔“四象八牛”后...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