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

2023-03-24 04:50:0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这一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使用起源于非洲中部贫瘠土地的高粱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混合碱研究方法来调节碱度进行实验,通过全基因组大数据关联分析,从中发现了主效耐碱基因AT1,该基因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首次揭示了作物耐碱的分子机制。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一般的话,植物或者作物,它都有适应环境的基因组的变化、进化。所以我们采集了不同地方的种子资源来,我们把它放在高盐碱的土地里面,有一些就能生长,有一些就不生长,然后这些高粱又有基因组的数据,把基因组的数据再通过计算把它关联到一起,抗盐碱的和不抗盐碱的,一做个比较就发现,有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就是这样来从高粱中第一个发现这个基因是跟耐碱相关。

  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对高粱进行了耐盐碱育种生产实践研究,在宁夏平罗盐碱地进行的大田实验表明,AT1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青贮用全株生物量增加近30.5%。科研人员进一步将AT1基因用于改良主要禾本科作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的耐盐碱性。在吉林大安盐碱地的多年实验表明,水稻可增产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谷子增产19.5%,同时,AT1基因的改造也能显著增强玉米在盐碱地的存活率。

  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超过10亿公顷盐渍化土壤因盐碱程度过高而不能被有效利用,其中碱化土约占盐渍化土壤的60%。科研人员预测,如果全球20%盐碱地利用该基因,可每年为全球增产至少2.5亿吨粮食,从而提高盐碱地的作物产能。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我们国家又有15亿亩盐碱地,比起我们的18亿亩耕地来说也是少不了多少,假如把这个盐碱地能用上产粮食,这个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贺学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人类命运共同体篇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央视网《天天学习》推出“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系列,为您“沉浸式”...

    时间:03-24
  • 记者手记:菇农也会写论文

      新华社济南3月24日电 题:记者手记:菇农也会写论文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春风起,乍暖还寒。许万昌在自家棚里解答完其他菇农的问题后,终于有了空闲时间。  许万昌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周店村村民,今年61岁,有40多年菌菇种植经验。他的大棚中间有一条轨道,方...

    时间:03-24
  • 中山陵园忆中山

      中新社南京3月24日电 题:中山陵园忆中山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清明前夕,白发苍苍的王省带着儿子、儿媳妇来到南京,将几摞用红绳精心包扎好的信件捐赠给南京中山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孙中山纪念馆)。图为航拍南京中山陵。(资料图、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王省是南浔“四象八牛”后...

    时间:03-24
  • 印度部分地区流感病例激增 中使馆提醒在印中国公民注意防范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据印度媒体报道,近日印部分地区流感病例激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量亦有所上升。为此,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中国公民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加强居住场所清洁通风和定期消...

    时间:03-24
  • 颜宁兼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日前,经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广东省科技领导小组同意,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发展协调小组审定,聘任颜宁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3月22日,颜宁以深圳市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兼)身份出席深圳湾实验室员工大会,这意味着她“...

    时间:03-24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发〔202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工作规则》已经2023年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次全体会议通过,现予印发。国务院2023年3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国 务 院 工 作 规 则(2023年3月17日国务院第1次全体会...

    时间:03-24
  • 微视频 | 命运与共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03-24
  • 诞辰130周年 宋庆龄以“数字人”现身与孩子们互动

      中新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下称:中福会)创始人宋庆龄诞辰130周年,由宋庆龄倡议的社会主义校外教育新模式——中福会少年宫迎来了创立70周年。  记者24日获悉,在“永远在一起”纪念宋庆龄诞辰130周年音乐会上,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

    时间:03-24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发表谈话。谭克非指出,3月24日,美“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再次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依法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美军行径严重侵...

    时间:03-24
  • 擘画发展蓝图 深化务实合作

      擘画发展蓝图 深化务实合作  ——俄罗斯各界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俄罗斯各界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