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2023-03-23 11:15:4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十年前的今天,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十年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发展,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担当。

  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

  47分钟的演讲,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是一句一次掌声。

  这样的情景出现在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的现场。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主席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现场真诚表示:“习主席,在您领导下,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边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制度之基。与单边主义不同,多边主义体现的是平等、互利、开放原则。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021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特别致辞,再次强调践行多边主义,并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

  “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

  习主席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体现了中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2023年3月21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主席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到2017年在日内瓦万国宫,再到2021年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深入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中国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后,习主席又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

  2022年11月,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表决通过三项决议,其中均写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连续六年写入联大决议。

  “只有合作共赢

  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习近平主席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具体要怎么做?习主席给出的答案是“五个坚持”: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

  习主席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只有共商,才可能有更好的共建,才可能有更可持续的共享、共赢。

  2023年,习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表示,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十年来,“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些年,“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习主席引用各国民谚俗语讲述了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

  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

  2020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福祉着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2023年3月13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累计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在职业技术、农业等多个领域授人以渔,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实现减贫发展。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在人类通往消除贫困的道路上,“中国作用不可或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被广泛赞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共商共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直在行动。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将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兴栋

  编辑丨战星岑

  视觉丨徐啸

  校对丨高少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

    时间:03-23
  • 王沪宁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挥新型政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

    时间:03-23
  • 中柬“金龙-2023”联演开幕

      中新社磅清扬3月23日电 (高毅 汪尚建 余湘珺)3月23日上午,中柬“金龙-2023”联演开始仪式在柬埔寨王家军某训练基地举行。中方带队领导、南部战区陆军副参谋长陈敏田少将,柬埔寨王家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洪玛奈上将分别致词。联演双方全体参演官兵、各国驻柬武官以及东南亚多国观察员参加了仪式。...

    时间:03-23
  • 教育部:全国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

      中国教育部:全国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23日在北京介绍,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中国教育部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

    时间:03-23
  • 中国北方大范围PM10重污染持续 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大范围沙尘过程持续。23日,受沙尘输送影响,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出现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PM10)重度及以上沙尘污染,其中,青岛、济南、郑州、太原、徐州、连云港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出现“爆表”。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密切关注此次过程,...

    时间:03-23
  • 青海海东市:启动划定农村“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中新网西宁3月23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23日从青海省海东市获悉,当地在以往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基础上,在青海省率先启动农村“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开始,工作小组分县区前往水源地现场进行调查,通过现场人工调查与无人机设备影像拍摄相结合的方式,...

    时间:03-23
  • 【光明论坛】以调查研究寻事业发展源头活水

      【光明论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必须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次强调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

    时间:03-23
  • 客运量增长明显 民航业迎来全面复苏

      当前,民航运输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无论是广大消费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对民航业的恢复抱以更多信心。  对于全球民航业来说,前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各大航司干线客机使用率急速下降,不少平时无比繁忙的客机机队也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多家航空上市公司披露的业...

    时间:03-23
  • 节约水 用好水(美丽中国)

      数据来源:水利部  核心阅读  节水既是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联合行动同步启动。日前,记者来到宁夏银川、河北邢台、贵州遵义,探访缺水地区如何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打...

    时间:03-23
  • 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近观中国)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题: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中新社记者 张量 邓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圆满结束访俄之旅,此访继续书写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新篇,被外界视为中国推动构建人...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