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2年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2023-03-23 10:4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3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其中提到,教师队伍规模素质进一步提高,2022年,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增长1.95%。

  此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81.02%,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76.01%,比上年增长3.7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54.39%,高中阶段比例为60.78%,高等教育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41.93%。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起,实施“优师计划”,“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本科师范生,着力缓解音体美等教师资源缺口,促进学科结构均衡,2022年招收11418人,同比增长19.8%。积极指导各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8.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5.4万人。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全年招聘特岗教师近6.6万人。全国718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约7.3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132.5万人,带动1086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国家首次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职业教育教师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局面。改革实施“国培计划”,聚焦精准培训、自主选学、培训数字化转型,重点部署61项子项目,培训人数超过8000人次;中西部项目财政投入超过22亿元,21个省份已实施,惠及教师校长约101万人。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372.6万教师参加2023年“寒假教师研修”,约占各级各类教师的74.4%。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直播点击量6400余万次。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协调10所高水平师范大学、30所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重点支持32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薄弱师范院校的发展建设。启动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认定新一批100个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17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教育人才支教帮扶活动蓬勃开展。2022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从东部8省份选派高中校长、管理人员和教师共计2392人,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项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共选派2.5万余名优秀校长、教师开展支教、支研。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强化精神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高质量教育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柬“金龙-2023”联演开幕

      中新社磅清扬3月23日电 (高毅 汪尚建 余湘珺)3月23日上午,中柬“金龙-2023”联演开始仪式在柬埔寨王家军某训练基地举行。中方带队领导、南部战区陆军副参谋长陈敏田少将,柬埔寨王家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洪玛奈上将分别致词。联演双方全体参演官兵、各国驻柬武官以及东南亚多国观察员参加了仪式。...

    时间:03-23
  • 教育部:全国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

      中国教育部:全国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23日在北京介绍,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中国教育部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

    时间:03-23
  • 中国北方大范围PM10重污染持续 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大范围沙尘过程持续。23日,受沙尘输送影响,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出现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PM10)重度及以上沙尘污染,其中,青岛、济南、郑州、太原、徐州、连云港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出现“爆表”。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密切关注此次过程,...

    时间:03-23
  • 青海海东市:启动划定农村“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中新网西宁3月23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23日从青海省海东市获悉,当地在以往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基础上,在青海省率先启动农村“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开始,工作小组分县区前往水源地现场进行调查,通过现场人工调查与无人机设备影像拍摄相结合的方式,...

    时间:03-23
  • 【光明论坛】以调查研究寻事业发展源头活水

      【光明论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必须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次强调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

    时间:03-23
  • 客运量增长明显 民航业迎来全面复苏

      当前,民航运输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无论是广大消费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对民航业的恢复抱以更多信心。  对于全球民航业来说,前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各大航司干线客机使用率急速下降,不少平时无比繁忙的客机机队也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多家航空上市公司披露的业...

    时间:03-23
  • 节约水 用好水(美丽中国)

      数据来源:水利部  核心阅读  节水既是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联合行动同步启动。日前,记者来到宁夏银川、河北邢台、贵州遵义,探访缺水地区如何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打...

    时间:03-23
  • 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近观中国)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题:习近平倡命运与共 诠释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  中新社记者 张量 邓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圆满结束访俄之旅,此访继续书写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新篇,被外界视为中国推动构建人...

    时间:03-23
  • 时习之 命运与共行大道 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10年间,他不断深入思考和完善这一重要理念,进一步系统、深刻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使这一重大理念更加丰富、完善。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彭晓玲  设计:趣动全媒体工作室 杜佰鸾...

    时间:03-23
  • 广西海联会积极牵线搭桥 助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中新网南宁3月23日电(记者 林浩)3月23日,广西海外联谊会(以下简称广西海联会)表示,近年来,该会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图为“桂港澳青少年交流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广西海外联谊会供图  联谊交友 助力广西港澳台海外...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