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大学生回应设计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没想到学生作品也可以跟火箭上天

2023-03-23 01:43: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谭昊瑜设计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被选中

  大学生的设计将跟随火箭飞上天

  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三次飞行任务标识。据了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任务标识。

  其中,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谭昊瑜设计,是此次公布的三个标识中唯一一个由高校学生执笔设计并被选用的投稿作品。

  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正在四川美术学院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就读的谭昊瑜。对于自己设计的标识,她这样解读:标识中央展示了此次飞行任务中神舟十七号对接空间站的前向端口,并将神舟飞船发射时喷射的尾焰与数字“17”相结合,既突出了本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飞船,又寓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天舟六号飞行任务”标识的作者是笑傲天宫文化艺术(北京)中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作者是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新媒体中心。谭昊瑜坦言,“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学生设计的作品,可以跟着火箭上天。”得知自己的作品入选时,她感到难以置信,但又觉得“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对话

  谭昊瑜:要考虑美观性,也要考虑传达载人飞行任务本身信息

  北青报:你如何了解到这场征集活动并决定参与的?

  谭昊瑜:我对航天比较关注,我父亲尤其喜欢看航天方面的消息,所以在微信上关注到这个活动就转发给我了。没想到航天飞行任务的标识也会面向社会征集,我就想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学校特别支持我们参与这类活动,还成立了由专业老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带着我们一点一点分析过往作品,打磨设计细节。

  北青报:这件入选作品是如何打磨出来的,用了多长时间?

  谭昊瑜:征集活动从2月15日开始,到3月6日结束,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多星期。这两个星期过得特别辛苦、特别紧张。

  首先,我们花了几天时间分析相关设计作品,从中确定大致的创意方向,之后不断迸发灵感,出了很多初创方案和草图,从中选择最有冲击力、有创新性的方案再不断细化。为了体现任务标识之间的连续性,我给今年计划发射的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都做了标识设计。

  在打磨作品时,我要考虑标识的美观性,也要考虑如何清晰明了地传达载人飞行任务本身的信息。之前,我对载人航天工程的认识可能还不太系统,但这次我们参考了很多飞船和火箭的模型、载人航天工程的具体规划和目标。比如,神舟十七号发射后将与空间站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需要在设计中体现构型的特殊性;“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和“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形态也有区别。这就需要我不断把“硬核”的载人航天工程和创意设计结合起来。

  北青报:得知自己的作品是唯一入选的高校学生作品,心里感觉怎么样?

  谭昊瑜: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入选。我正在读研究生,所以要一边上课一边做设计,手上不仅要做这件作品,还要完成课程作业。到了提交的截止日期前,感觉特别急迫。当时我就想体验一下过程,看一看自己和优秀作品的距离,但没想到真的入选了。

  从公众号上得到自己入选的消息时,我完全不敢相信,感觉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也是一份荣誉。我马上就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尤其是特别关注航天工程的我爸爸。一想到自己设计的标识被采用了,今年就会跟着火箭上天、登上中国空间站,我都觉得非常激动。我还在想,自己能不能去发射现场看一看,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飞天”。

  我觉得,像载人航天这样的“大国重器”工程能够让大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之后年轻人可能会更加踊跃地参与进来,更积极地关注航天事业。

  北青报:此次作品被选用对您的职业规划会有什么影响吗?

  谭昊瑜:虽然兴奋劲还没过去,但这毕竟是一个代表国家工程的标识,我还要对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更远一点来说,我特别喜欢设计行业,把想要表达的信息用简洁巧妙的美术元素呈现出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次作品入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本组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侯翔宇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江健三郎和平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座谈会:学者吁日方避免重蹈覆辙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陈祥 张素)“大江健三郎和平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座谈会22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多位中日学者参会。与会学者表示,在追思大江先生的同时,希望这位“日本的良知”能够唤醒更多人的良知,使日本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日本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于今年3...

    时间:03-23
  • 国际锐评丨中俄战略协作对世界至关重要

      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两份联合声明,对下阶段双边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和部署;双方签署了农业、林业、基础科研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当地时间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访问取得的丰硕成果见证了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

    时间:03-23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俄罗斯行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友谊之旅 合作之旅 和平之旅本次出访是习近平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这也是他以国家主席身份第9次访俄作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中俄两国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监制...

    时间:03-23
  • “征召”为帮侯友宜解套?朱立伦松口称“有责任排除障碍”

      中国台湾网3月23日讯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昨日(22日)在中常会上宣布,经过共同决定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党内提名将采取“征召”,中国国民党智库今日举办记者会关切民生议题,朱受访时松口说,身为党主席,能为主要候选人解套或排除障碍、减少争议,是他要努力的目标。  ...

    时间:03-23
  •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①

      风云变幻的时代,需要凝聚共识的思想;日新月异的世界,呼唤洞察未来的远见。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

    时间:03-23
  • 第1视点|习近平: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继往开来,丰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

    时间:03-23
  • 嫦娥五号样品研究揭示月球年轻火山活动奥秘

      中新网南京3月23日电(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3日消息,该台天体化学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嫦娥五号样品月幔源区特...

    时间:03-23
  •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

      中新网3月23日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23日介绍,目前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含职业本科)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万人,不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54.29万人,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资料图:青海展出精美手工艺品 尽数出自职校学生。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当日,教育部举行新...

    时间:03-23
  • 习近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十年前的今天,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十年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间:03-23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 南部战区: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官方微博消息,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3月23日,美“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战区部队将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