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标准加快“走出去” 匈塞铁路为民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023-03-19 15:19:46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022年3月19日,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作为中国高铁欧洲首单,一年间,匈塞铁路的建设不断推进,也在带动中国标准加快“走出去”。首批由中国制造出口欧洲的钢轨,日前从内蒙古包头启运,这批钢轨将通过天津大沽港,以铁海联运的方式抵达欧洲,投入到诺维萨德至匈塞边境城市苏博蒂察段的建设中。

  开通一年的匈塞铁路贝诺段,是在原有单线铁路基础上升级改造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中欧双方的标准对接。正在建设的匈塞铁路诺苏段则进一步引入了中国钢轨,这批钢轨的成功发运,标志着中国和欧盟双方实现钢轨标准无缝对接。

  随着2022年匈塞铁路贝诺段开通运营,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个列车控制实验室也投入使用,实验室的智能设备,从研发到生产都来自中国。调度员可以通过大屏幕实时了解每列车的运行状况,保证运输的效率和灵活性,直观展示了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先进标准。

  匈塞铁路贝诺段开通运营,是中国全自主化列控系统装备和技术第一次在欧洲大陆应用,运行完全符合欧洲列控系统标准。目前,已通过欧洲专业第三方动态测试和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

  为沿线居民带来便捷生活和更多发展机遇

  2022年开通运营的匈塞铁路贝诺段,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一年间,为沿线居民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匈塞铁路贝诺段的开通运营,开启了巴尔干地区高速铁路新时代。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的通行时间从过去的90多分钟缩短为30多分钟。开汽车往返两地需要花费20欧元,坐火车只需要8欧元。

  由于需求旺盛,匈塞铁路贝诺段开通运营以来,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50多列,日均发送旅客超过8200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14400人次,一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过293万人次。列车的通行时间从每天早上5时30分开始,一直到晚上10时30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解读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坚持“四个面向” 潜心基础研究   解读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自立自强)  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具体包括: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

    时间:03-20
  • 外交部发布《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

      外交部网站今天(20日)发布《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通过大量列举事实和媒体专家看法,系统梳理和呈现过去一年美国民主的真实表现,揭示美国国内民主乱象及其在全世界兜售和强加民主所制造的混乱与灾难,让世人进一步认清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  《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发布:揭示美国国内民主乱...

    时间:03-20
  • 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

    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2023年3月  目 录  一、 序言  二、美国民主沉疴难愈  (一)美国民主颓势持续加重  (二)两党争斗加剧政治极化  (三)金钱政治愈演愈烈  (四)言论自由徒有其名  (五)司法系统无视民意  (六)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  三、美国强推民主制造全球乱局  (一)...

    时间:03-20
  • 俄罗斯和中国——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

      弗拉基米尔·普京  很高兴能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世界最大、最有权威的报纸之一发表文章向友好中国人民致意。此访意义重大,再次证明俄中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性,始终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我们对即将举行的会谈寄予厚望。毫无疑问,此次会...

    时间:03-20
  • 零件数是“复兴”号高铁的13倍 这艘邮轮建造难度有多大

      我国在建的第一艘大型邮轮预计今年底前交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也被称作“一号工程”。这艘船的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有限空间实现智能安全等设计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为了建造这样一艘海上巨无霸,外高桥船厂对原有的船坞进行了改造,目前的船坞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

    时间:03-20
  • 贵州黔西一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5人被困1人遇难

      中新社贵阳3月20日电 贵州省黔西市政府官网通报,3月19日10时46分许,黔西市谷里镇鑫昇煤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建谷里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被困,1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黔西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能源、卫健、矿山救护等部门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贵州省、毕节市相关部...

    时间:03-20
  • 写“材料”争“帽子”仍在困扰青年科研人员 基础研究减负还要过几道坎

      基础研究减负还要过几道坎   写“材料”争“帽子”仍在困扰青年科研人员  基础研究相当于科技大厦的“地基”,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就是“打地基”的人。无论是全国两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对基础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都引起这些“打...

    时间:03-20
  • 职业本科,迎来“阵痛期”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继续就职业本科的发展发声。  过去5年,她是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向大会提交了《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落地》《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等建议。郑亚莉说,“探索创新职业本科的综合改革方式,可以快速解决职...

    时间:03-20
  • 国台办:大陆方面欢迎马英九先生来访

      马英九将于3月27日率团来大陆祭祖、交流。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0日上午表示,大陆方面欢迎马英九先生来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  马晓光表示,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清明节祭拜祖先是两岸同胞共同的习俗。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交往,能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

    时间:03-20
  • 焦点访谈: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系统总结了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