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焦点访谈: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

2023-03-20 08:43:3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系统总结了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理念实践、经验做法。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夯实网络空间法制基础、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加强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

  白皮书指出,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立足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将网络法治建设融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网络法治建设是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全过程走过来的,在不同阶段都要应对不同的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白皮书非常全面地、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互联网法治建设的经验、道路,也展示了成果,明确了法治建设的方向。”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网络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立法是构建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从互联网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以来,中国先后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林维:“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很多网络引起的法律问题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有先后顺序,我们的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怎么样尽快地满足人民需要在网络世界当中得到保护的那部分权利,急用先行。”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比如,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不良现象,我国就先后通过修订现有法律,制定专门法律和条例相结合,构建出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体系。在2009年、2015年通过《刑法修正案》,设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20年审议通过《民法典》,对民事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作了系统规定。在网络专门立法中,2012年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6年制定《网络安全法》, 2021年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教授王轶:“传统法律要让它与时俱进,要给它加入信息文明时代的色彩和内容,从而让它能够适用网络治理的法治需求。那些专门性的法律,一方面弥补传统法律可能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另一方面把传统法律规定的相对比较概括、抽象和原则的变得更加具体化,这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网络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利用线上线下渠道,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研讨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充分吸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等各方意见。

  同时,白皮书强调,依法治网的本质,是为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而不是束缚互联网的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网络立法体系初步形成之后,严格执法是依法治网的关键环节。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推动形成健康规范的网络空间秩序,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比如,中国持续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2019年以来,累积通报、下架违法违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近3000款。聚焦大型网络平台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重点问题,整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在重要网络系统领域,深化网络系统安全防护,持续监测网络安全威胁,有效防治网络系统遭受大规模服务攻击等重大安全事件。

  同时,在执法过程中,中国也坚持立足国情。针对中国网民规模巨大、企业平台众多、产业业态丰富的实际情况,坚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白皮书指出,互联网因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兴,网络法治尤其需要创新中国全面把握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前瞻性应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风险挑战,同时也推进网络法治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全方位创新。我们在司法领域,积极推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在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先行先试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司法模式。

  林维:“深度融合司法和网络技术,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走在世界司法创新的前列。比如成立了杭州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样的技术运用到司法当中,为世界司法模式创新提供了特别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种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在法治建设中的创新,在普法领域有着更显著体现。白皮书指出,中国借助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不断创新,网民法治观念全面提升。

  王轶:“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系列讲座,刚审议通过,第一讲就开讲了。我们也做过相应的统计,大概千万以上的人次,他们都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原则、规则有了相应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以往根本想象不到的。”

  而这种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的提升,也体现在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有效落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网络空间得到全面彰显。

  网络治理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既坚持网络主权,同时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网络法治先进经验,吸收国外成熟做法,把中国互联网发展置于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深入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不断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网络空间的实践。

  王轶:“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第七个坚持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八个坚持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第九个坚持谈到了,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些其实都是在强调要用系统的观念,去看待彼此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

  白皮书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全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中国也将继续积极推动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参与全球网络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全球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而法治则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新时代,中国将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不仅有力地提升了中国互联网的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也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法治化进程,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数字文明的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6岁年薪百万!华为最新"天才少年"曝光

    最近,据电子科技大学披露,2022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该校博士研究生宁博宇进入华为,成为“天才少年”项目一员,年薪百万。华为高薪招聘“天才少年”备受关注。日前,华为光产品线发布招聘公告称,面向全球招聘“天才少年”。百万年薪“天才少年”曝光华为鲜少披露“天才少年”招聘进展。日前,据电子科技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2022...

    时间:03-20
  • 台湾缺蛋乱象:“潜水蛋”是啥?自助餐“卤蛋”自由?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岛内闹蛋荒,台中市某公立学校日前公告,原本排定“潜水蛋”,因水煮蛋缺货,“潜水蛋”更换为“西红柿炒蛋”。结果学生讨论的不是缺蛋问题,而是“歪楼”纷纷互问“潜水蛋”是什么?  还有网友分享120元(新台币,下同)实现“鸡蛋自由”自助餐,引来多名网友感叹“...

    时间:03-20
  • 中国2023年“奋进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已全面启动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3月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为强化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委会联合各地科技馆开展“奋进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  2023年联合行动自3月起全面启动,包括8个主题联动活动...

    时间:03-20
  • 中国公民在中非遇袭9死2伤,中方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就中资民营企业在中非遭袭击答记者问。外交部网站截图问:据报道,中非一家金矿发生袭击事件,造成多名中国公民伤亡,中方是否了解事件具体情况?事发地安全形势如何?答:北京时间3月19日,在中非共和国发生一起针对中资民营企业的武装袭击事件,迄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习近平总书记对...

    时间:03-20
  • 国台办:大陆方面欢迎马英九先生来访

    马英九将于3月27日率团来大陆祭祖、交流。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今天(20日)上午表示,大陆方面欢迎马英九先生来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马晓光表示,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清明节祭拜祖先是两岸同胞共同的习俗。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交往,能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我们愿意为...

    时间:03-20
  • 中国第18期援圭亚那医疗队为圭监狱人员开展健康体检

      新华社加拉加斯3月19日电(记者徐烨 王瑛)乔治敦消息:受圭亚那内政部长罗伯逊·本邀请,中国第18期援圭医疗队18日走进港口城市新阿姆斯特丹,为监狱服刑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体检及心理健康评估。  本次活动包括心肺听诊、口腔检查、超声检查、心理疏导等项目。医疗队及时将评估结果反...

    时间:03-20
  • 习言道|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习近平指出——...

    时间:03-20
  • 书画家孙其峰在天津逝世 享年104岁

      总台记者获悉,一代书画大师孙其峰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早晨8时29分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104岁。  孙其峰,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别署双槐楼主,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1920年生于山东招远,1947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曾先后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寿石工、金禹民...

    时间:03-20
  • 元首外交再展新篇 习近平访俄启友谊、合作、和平之旅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郭金超)3月,中国元首外交再展新篇。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也是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外交开篇之作。  “我即将对俄罗斯的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时间:03-20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参加“熊猫友好交流之夜”活动

      中新网东京3月20日电 (记者 朱晨曦)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的“熊猫友好交流之夜”活动近日在东京新大谷酒店成功举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临时代办杨宇、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及日本社会各界友人和青年代表约230余人出席。熊猫萌照展区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供图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在活动...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