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强军路上)

2023-03-19 06:54:28

来源:人民日报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特有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要牢记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辉煌篇章。

  当前,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地方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备战,军地完善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军爱民、民拥军,“爱我人民爱我军”,新时代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

  军爱民,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又是一年春来早,万亩青绿,铺展塞外大地——这是“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播撒下的绿色。

  大队一茬茬官兵在战备训练的同时,长期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他们驾机为犁、云霄耕耘,发挥优势接续飞播造林,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绿色屏障,绿了大地、暖了人心。

  40多年来,大队多次更名、转隶,但无论番号怎样改、人员怎样换,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一以贯之,官兵们始终对党忠诚、心系人民。

  “习主席指出,‘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统帅的嘱托,激励我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双拥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大队长王玮锴坚定表示。

  “人民”二字,字重千钧。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烙印在人民子弟兵的基因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南京东路鳞次栉比的高楼间,一群身着绿色军装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是来自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官兵代表,正在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

  一大早,八连所在的点位前,市民们就排起了长队。大家一边接受服务,一边与官兵们亲切交谈,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其乐融融的景象,彰显了军民团结,展现着鱼水情深。

  为民服务的传统,已经在这支荣誉连队延续了40多年。每个月,官兵们都会如期赴约,来到南京东路为群众提供理发、修鞋等公益服务。在八连的影响带动下,数十家军地单位陆续加入为民服务活动中,掀起一股爱民拥军的热潮。

  “今年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作为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我们一定会传承好发扬好八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贡献青春和力量!”连队政治指导员薄佳旺说。

  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地震突发时,洪水袭来时,山火蔓延时……子弟兵向险而行,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众志成城,夺取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顾起一幕幕感人场景,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医生刘宇鹏感慨万千。2020年初,刘宇鹏曾和战友们一起驰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奋斗在护佑人民健康的一线。

  学习了习主席两会重要讲话精神后,刘宇鹏信念更加坚定:“人民子弟兵,就要一辈子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工作中,我会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为官兵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让战友安心,让群众满意。”

  逐梦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官兵们坚定表示,一定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圆满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民拥军,让军队后盾更稳、力量更足

  “两年间,一千多封书信,将江淮大地学子和雪域高原官兵的心紧紧相连!”新疆军区某团一级上士赵超说。

  他们的故事,要从两年前的春天讲起。一堂讲述卫国戍边英雄的讲座后,安徽省安庆市一所小学的学生们纷纷用信纸写下心里话,寄给新疆军区的戍边官兵。“老师常对我们说,赤胆忠心为祖国、为人民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收到信后,赵超缓缓展开信纸,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捧读少年的信,官兵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保持着互通书信的习惯。学生们把崇高的敬意献给官兵,字里行间写满爱军拥军之情,让驻守边防的我们感到十分温暖。”赵超说。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爱。这份爱,延续至今。

  在江西省南昌市喻家山家庭农场,有一片“拥军菜园”。这块占地6亩的菜园,见证了一段拥军佳话。

  2011年,喻家山家庭农场负责人喻贱发发现,农场附近的驻军部队因离农贸市场较远,军属们购买新鲜蔬菜很不方便。“军人保家卫国,我一定要为他们作点贡献。”喻贱发说。于是,他主动找到当地部队,把自家的6亩地无偿提供给军属当作“拥军菜园”。

  10多年来,喻贱发尽心尽力地帮忙照顾这片菜园,驾驶农业机械翻地、施肥,为这块地打井、引水管,给军属们传授蔬菜栽种技巧。每到收获时节,园子里结满了豆角、辣椒、西红柿、西瓜等瓜果蔬菜,这场景让军人军属感到无比温暖。

  “习主席对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视,让我倍感振奋。我将继续为军人军属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喻贱发说。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能让军队后盾更稳、力量更足,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筑牢更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长沙市大街上,一辆国防教育专线车驶过,车身上印着“正青春 当兵去”的标语,车厢内展示军队风采、国防法规等内容。

  今天,双拥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已经融入群众生活。宽广的道路两侧、飞驰的列车上、人流如织的红色景点,随处可见的国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只有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大家读懂军人的牺牲与奉献,才能真正让国防观念深入内心。”陆军工程大学政治教员俞红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全社会日益加强的国防意识,串起了个人、家庭、国家的同心圆。”

  双拥工作初心不变,机制一新,站位更高

  一幅五色斑斓的儿童画上,一名军人伸出双臂围成一个圆圈,圆圈内,几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笑容灿烂——这是上海市一名小学生心目中军人的样子。

  今年年初开展的“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中,这幅儿童画和许多份贺卡、慰问信、慰问品一起,经长途跋涉送到边海防官兵手中。“暖心年货让我们获得感满满!”一名战士兴奋地说。

  迄今,全国双拥办已经连续3年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今年,18个省份167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余万名党政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和乡村社区群众踊跃参与,成为各地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双拥工作的缩影。

  进入新时代,双拥工作初心不变,机制一新,站位更高。

  2018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成立,负责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移交安置、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组织指导全国拥军优属工作。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双拥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形成军地相互支持、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凝聚成为社会共识。

  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壮观的黄河壶口瀑布,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如今,全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欣赏壶口美景可以享受免票或半价票——自2022年8月1日起,壶口瀑布旅游区等陕西省19个景区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拥军景区(文物单位)”,为军人军属等提供优待优惠服务。

  “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优待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也越来越强。”一名退役军人游客说。

  近年来,从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的发放,到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的颁布;从为军人家庭悬挂“光荣之家”金色牌匾,到车站机场等场所落实“军人依法优先”……对军人的尊崇转化为一项项饱含温度的实际举措,让深情暖意流淌在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心间。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积极与边海防基层连队结对共建,帮助改善边疆海岛驻军官兵执勤和工作生活条件。

  这几天,黄海深处的驻长门岩岛某部队营区,官兵们闲暇时有了新去处——多功能图书室。这是山东省青岛市拿出专项资金,为守岛官兵修建的“拥军书苑”。官兵们看着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图书室,难掩心中的喜悦,休息时间纷纷捧起书本、细细品读。

  “青岛市连续9届被评为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的理念早已铭刻在全市双拥工作者的内心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处处长刘飞说,“前一段时间,为解决驻岛官兵用电问题,我们协调全市20多个部门、投入近2亿元,为长门岩岛安装了海底电缆,改善了营区工作和生活条件。一项项实事的办成,让官兵们真切地感受到双拥工作的意义。”

  “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能够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全国双拥办主任、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表示,“一定会落实好党中央对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满腔热忱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服务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更好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帮助官兵坚定安心服役、建功军营的信心和决心。”

  (范莫寒参与采写)

  版式设计:张丹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启动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姜琳、刘巍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于3月19日启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26日,面向2023届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广泛动员各类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灵活、密集组织各种规模的专业化、...

    时间:03-19
  • 联播+|友谊、合作、和平之旅,跟着习主席访问俄罗斯

      联播+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着密切往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合作的相处之道,树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范式。习...

    时间:03-19
  •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

      联播+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3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称此访将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习近平主席曾在诸多重要场合阐释,中国秉持和平理念;多次向世界宣示,中...

    时间:03-19
  • 习言道|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次就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重要论述。...

    时间:03-19
  • 中国标准加快“走出去” 匈塞铁路为民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央视网消息:2022年3月19日,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作为中国高铁欧洲首单,一年间,匈塞铁路的建设不断推进,也在带动中国标准加快“走出去”。首批由中国制造出口欧洲的钢轨,日前从内蒙古包头启运,这批钢轨将通过天津大沽港,以铁海联运的方式抵达欧洲,投入到诺维萨德至匈塞边境城市苏博...

    时间:03-19
  • 打造示范“金课”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央视网消息:3月18日,教育部联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启动全国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品牌项目。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老师分别带来三节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思政课,让大中小学的学生们通过图片...

    时间:03-19
  • 特稿:胸怀天下 同行者众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特稿:胸怀天下 同行者众——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热烈祝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新华社记者  2023年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连日来,多国领导...

    时间:03-19
  • 王进健任扬州市委书记

      中新网扬州3月19日电 (记者 崔佳明)江苏省扬州市19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王进健同志任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同志不再担任扬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王进健在会上说,接过扬州市委书记的重任,自己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排查...

    时间:03-19
  • 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3.6%

      春播春耕事关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3.6%,进度同比基本持平。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健壮的秧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而生长整齐、密度适宜的秧苗对机械化插秧也至关重要。在福建、湖南等地,水稻育秧工作正全面展开。  今年福建建宁早稻制...

    时间:03-19
  • 求是网评论员: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