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为何首提全球文明倡议

2023-03-17 12:1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习近平为何首提全球文明倡议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5日举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继向世界提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两大公共产品后,习近平为何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分析认为,或有三重意涵。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一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次对话会以“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为主题,习近平详尽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同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他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中说,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在习近平此次讲话中,“文明”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谈及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中国史教研室主任、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学斌指出,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必须经历的阶段,要走好现代化道路,既要有内生的创新力量,同时还要不断借鉴他者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明的交流互鉴,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亦将自己的现代化放置于人类文明的维度进行考量,并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指出,人类已经进入到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已经进入同一时空,通过交流与对话形成共识,已经成为全球性文明的必然且必要之路,也有助于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彼此亲近、共同进步。

  二是中国文明观的最新表达。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外界互动,依然为世界关切。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也是中国文明观向世界的再次集中说明、表达。

  在讲话中,习近平以四个“共同”阐述全球文明倡议,核心要义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孙兴杰认为,这一倡议既是历史的,传承了中华文明所一贯强调的兼收并蓄、立己达人的思想;也是现实的,对新时代中国所表达的一系列文明观进行了有机整合。

  近些年,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中国的文明观,例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等,留下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论述:“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此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时,习近平再次表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孙兴杰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回答了世界对于新征程上中国走向何方的关切,中国仍将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三是以中国方案廓清文明迷思。

  与世界发展、安全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样,当今世界在文明领域的认知,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国家和政客鼓吹“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等,试图制造更多偏见、隔阂与仇恨。

  在此背景下,全球文明倡议,也被视为是廓清文明迷思的中国方案。

  倡议中,习近平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有助于各国在这个非常微妙又充满风险的时代,能够敞开胸怀,高质量、良性地交流互鉴,打破西方所谓‘文明冲突论’等的迷思。”王学斌说。

  这一倡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例如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参议员、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就向媒体表示,西方选择渲染“文明冲突”论调,一味抬高自身文明的话语体系,既傲慢又容易引发冲突和对抗。与之相反,中国尊重持不同理念的政党和政治组织,愿意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了解来促成合作。

  “中国的努力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选择,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建设性作用。”侯赛因说。

  有评论亦认为,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世界也看到一个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具影响力的中国,为实现更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启动

      中新网上海3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高校毕业生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记者17日获悉,今年上海毕业生的规模达到了23.6万人。  当日,上海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启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为承办重点行业专场招聘会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03-17
  • 为网络强国“筑基” 用法治保障新时代中国网络建设

      央视网消息:国新办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0.67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10.67亿。从2012年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复合增速达15.9%。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时间:03-17
  • 河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近5万所 超2878万教育人口

      中新网郑州3月17日电 (记者 韩章云)3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最新统计显示,河南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9万所,教育人口2878.59万人,其中,在校生2682.31万人,教职工196.28万人。  学前教育方面,河南共有幼儿园2.39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99万所,占总园数的83.0...

    时间:03-17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一粒种,一颗“芯”——推进种业振兴的“天津行动”

      新华网天津3月17日电题:一粒种,一颗“芯”——推进种业振兴的“天津行动”  记者邵香云、白佳丽  在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王璐将一份合格的种子“包装”进铝箔袋中,贴好二维码“身份证”后,小心封存;  在天津市武清区小麦育种试验田里,育种家时晓伟蹲在田里观察着春小麦出苗情况,她参...

    时间:03-17
  •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中新网莫斯科3月17日电 (记者 田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日前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对新时代中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中俄关系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领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  张汉晖表示,中俄元首保持密切交往,就双边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交换...

    时间:03-17
  • 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多国政党政要及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

    时间:03-17
  • 热评|为青少年擦亮“人生第一屏”

      国务院新闻办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其中关于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是一个重要篇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为他们擦亮“人生第一屏”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中国网络法治的应有之义。  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中国未成年人互...

    时间:03-17
  • 秦刚会见巴基斯坦外秘马吉德

      2023年3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巴基斯坦外秘马吉德。  秦刚表示,中巴“铁杆”友谊历经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感谢巴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的有力支持。中方愿同巴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坚定不移推进和深化友好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两国全方位合作取得更...

    时间:03-17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彰显大党大国胸怀担当

      原标题:加强政党交流合作 携手共行天下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彰显大党大国胸怀担当  “中国共产党愿同各方一道努力,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

    时间:03-17
  • 健康中国|甲流康复期食养建议

      起草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辛 宝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科、营养科主任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  范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夏小军 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夏道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钱占红 内蒙...

    时间:03-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