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塑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

2023-03-09 09:21:59

来源:人民日报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代表委员热议——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塑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两会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议国是、谈体会、话使命,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建平台

  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看来,基础研究中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兼具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

  “在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方面,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金力代表介绍,“复旦大学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沃土,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支持引导人才发展,资源跟着人才走,让人才引得进、长得快、干得好。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高质量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构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系统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我们要主动靠前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代表表示,在激发基础研究人才的创新意识方面,要积极利用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青年人挑大梁、担重任,“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科技人员的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相对接,更大力度激发大家的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了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研究平台,搭建了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环境。”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于春水委员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

  传帮带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向人才强国迈进,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代表说,在生产一线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技能人才,往往是精操作、爱钻研、能创新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也启发我在‘传帮带’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往往创新都诞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产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我在采油一线工作了11年,取得的创新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帮助。”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采油高级技师赵琢萍代表认为,生产一线的创新,不仅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还需要团队的相互配合。“近年来,单位在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既帮助我们青年工作者对接前辈大师,打通技术堵点,也给予我们技能人才更大的技术探索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赵琢萍代表说。

  创新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生态,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更加充分。

  “我们将本硕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突出一体化、全链条的特点,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潜能。”金力代表介绍,学校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个方面来夯实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同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海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截至去年年底,已培养超过5300人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很好服务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刘庆代表介绍,未来将继续扩大人才交流合作渠道,争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除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还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

  “我2017年在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这离不开国家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重视。”杨登辉代表说,“现在全社会都十分重视技能人才,国家也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期待未来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持续为技术人才松绑减负,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我坚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中。”赵琢萍代表说。

  (本报记者齐志明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 记者 杨烁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方再评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澳大利亚计划新建的核动力潜艇将在英国设计基础上改进,并使用美国零部件和最新技术询问中方评论。  毛宁:关于美英澳三国的核潜艇合作,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了严正立场。三国合作构成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冲击国际...

    时间:03-09
  • 中方:愿同西班牙以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充实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是中国同西班牙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中方对中西关系发展有何评价?双方是否将举行庆祝活动?  毛宁:今天是中国同西班牙建交纪念日,习近平主席已同费利佩六世国王互致贺电。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

    时间:03-09
  • 美参议院通过法案认为新冠疫情或源于中国 中方:坚决反对政治操弄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美国国会参院全会通过“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认为新冠疫情可能起源于中国。据称,美国会众院正推动审议有关法案。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表示,美情报机构尚未就病毒由实验室泄漏或来...

    时间:03-09
  • 澳大利亚决定将取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行前新冠检测要求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澳大利亚决定将取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行前新冠检测要求提问。  毛宁: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一向认为各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应该科学适度,我们也期待各国与中方一道,为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的便利。(完)...

    时间:03-09
  • 平视世界有自信 奋斗实干赢未来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总书记的表述再次凸显“四个自信”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平...

    时间:03-09
  • 铮铮誓言 是他们用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为让学生走出大山“哪怕剩下最后一口气我都会用在山区孩子的教育上”为守好祖国每寸领土“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为科技兴国“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一句句誓言是他们用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视频:铮铮誓言 是他们用一生践行...

    时间:03-09
  • 总书记,“樱”雄湖北今春更美!

      眼下,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如约而至,美好幸福的生活将踏步而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湖北考察,从田间地头到城乡社区,从港口码头到科技园区,总书记赋予“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深情厚望,也与6100万荆楚儿女许下约定。  樱花之约,饱含关切深情;  创新...

    时间:03-09
  • 南昌红谷滩区“红石榴”孵化基地“开”出民族团结花

      中新网南昌3月9日电 (徐梦文)“我们想通过‘红石榴’学习小组,切实解决学校各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执行校长周响云如是说。  记者近日走进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周响云正在指导自己的帮扶小组成员练字。“起笔要顿...

    时间:03-09
  • 收藏!两会热词学习笔记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制作:林渊、马睿姗、张世悬、吴桐...

    时间:03-09
  • 看!这是我们的2023

    ...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