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2023-03-09 09:03:41

来源:人民日报

  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代表委员表示,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托起更多老人和孩子稳稳的幸福。

  健全政策体系,养老托育服务供给不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越来越长寿了。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

  代表委员表示,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配套改革措施日益完善,百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湖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细则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健全行业政策法规体系,支持托育服务机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代表说,要继续提升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加强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韩琳代表说,为更好满足失能、慢性病、高龄等老年人照护需求,建议推广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护理”模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医养服务。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傅山祥代表表示,万州区已建成45个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8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775个婴幼儿托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每千人口托位数达2.4个,普惠性养老服务水平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供给不断增长。2012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2020年至2022年,我国持续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

  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一老一幼”民生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对养老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托育服务方面,据测算,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托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说。

  代表委员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要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养老托育服务。

  完善“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要坚持增供给、优服务。

  方向明委员说,要加强政策扶持、投资引导,增加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比如,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区域布局。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要配备急救药械和人员。

  “要持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韩琳代表表示,要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完善“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要坚持兜底线、普惠性。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育的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缓解生育养育焦虑、释放生育政策红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代表说,要加大托育服务政策保障,加快形成广泛覆盖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能力。

  傅山祥代表建议,养老方面,要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鼓励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养老服务站,为更多的居家老人提供普惠性的助医、助餐、助浴、助洁等上门服务。育幼方面,要加大普惠托育机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切实减轻托育机构建设、运营压力。

  补齐服务短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代表委员表示,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要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共建共享、多元参与,综合施策补齐“一老一幼”服务短板,推动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注重点人群。“要着重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汪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厂代表说,当前,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较为薄弱,要形成多方合力补齐农村留守老人服务需求的短板。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委员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加快,应加大对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政策支持力度,将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统一的服务补贴制度,规范照护服务内容和工作程序。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范围,进一步畅通医保和养老失能等级评估结果互认渠道。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锋刚委员说,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为养老和托育从业人员提供更多职业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鼓励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王建军委员建议,通过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在养老方面,建议加快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养老服务规范发展

  代表委员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百姓期待,回应百姓关切,补短板、增供给、提质量,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养老、育幼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一老一幼”的幸福生活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 记者刘温馨、王明峰、张云河、游仪、马原、刘新吾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 记者 杨彦帆 葛孟超 齐志明 邵玉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参议院通过法案认为新冠疫情或源于中国 中方:坚决反对政治操弄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美国国会参院全会通过“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认为新冠疫情可能起源于中国。据称,美国会众院正推动审议有关法案。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表示,美情报机构尚未就病毒由实验室泄漏或来...

    时间:03-09
  • 澳大利亚决定将取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行前新冠检测要求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澳大利亚决定将取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行前新冠检测要求提问。  毛宁: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一向认为各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应该科学适度,我们也期待各国与中方一道,为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的便利。(完)...

    时间:03-09
  • 平视世界有自信 奋斗实干赢未来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总书记的表述再次凸显“四个自信”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平...

    时间:03-09
  • 铮铮誓言 是他们用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为让学生走出大山“哪怕剩下最后一口气我都会用在山区孩子的教育上”为守好祖国每寸领土“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为科技兴国“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一句句誓言是他们用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视频:铮铮誓言 是他们用一生践行...

    时间:03-09
  • 总书记,“樱”雄湖北今春更美!

      眼下,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如约而至,美好幸福的生活将踏步而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湖北考察,从田间地头到城乡社区,从港口码头到科技园区,总书记赋予“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深情厚望,也与6100万荆楚儿女许下约定。  樱花之约,饱含关切深情;  创新...

    时间:03-09
  • 南昌红谷滩区“红石榴”孵化基地“开”出民族团结花

      中新网南昌3月9日电 (徐梦文)“我们想通过‘红石榴’学习小组,切实解决学校各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执行校长周响云如是说。  记者近日走进南昌市红谷滩区第三小学,周响云正在指导自己的帮扶小组成员练字。“起笔要顿...

    时间:03-09
  • 收藏!两会热词学习笔记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制作:林渊、马睿姗、张世悬、吴桐...

    时间:03-09
  • 看!这是我们的2023

    ...

    时间:03-09
  • 检测极限压至十亿亿分之一 中国科学家实现一种极稀有同位素极限检测

      中新网合肥3月9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家近日将一种极稀有、放射性同位素单原子灵敏检测极限压低至十亿亿分之一量级。相关成果3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据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征天教授、夏添博士与同事合作,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极稀有同位素钙-41的单...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续双城情谊 上海市台联副会长廖志豪盼与台北恢复实体交流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朱贺)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台联副会长廖志豪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春暖花开之际,盼上海与台北早日恢复实体交流,延续双城情谊。  2010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共同打造“双城论坛”,深化交流合作成果。近年虽受新冠疫情及民进党当局限制等因素影响,双城民众...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