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世界眼丨为世界的稳定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3-03-08 22:57: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为世界的稳定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新华社记者

  中国全国两会持续吸引世界目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新征程上的中国如何推进大国外交、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是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两会向世界传递明确而重要信息:中国将走和平发展道路,谋求互利共赢,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从肯尼亚、马里、塞内加尔,到俄罗斯、法国、英国,再到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尼,我们的记者近日接触的多国人士,都表达了对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期许。

  破解安全困境 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受益良多。”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

  环顾全球,世界并不太平。地缘冲突、集团对抗、恐怖主义、生态破坏等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恃强凌弱、强权政治等霸权行径危害加重。破解全球安全困境、实现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世界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国

  “中国一向主张和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呼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并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学者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念和声音,在世界很多地方回响。在西非国家马里,局势动荡、冲突频仍、自然环境恶劣,中国维和部队奋力执行任务、帮助平民。“我们特别感谢中国维和部队,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最真切的帮助。”马里城市加奥的一位居民说。马里社会学家阿卜杜拉赫曼·迪科说,中国维和部队在保护马里的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和平的呵护、对安全的守护,以中国的一个个具体行动跃入世界眼帘、深入人们心中。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2022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今年2月,中国外交部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关键时刻,全球安全倡议顺应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回应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共同的安全关切,对人类实现持久和平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经年有余,对全球负面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和加剧。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平息战火、实现和平。2月底,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为解决危机提出全面、综合、可行的方案,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在全球安全倡议下,中国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实现安全。”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指出,中国提出的和平解决冲突和争端的主张无疑有助于防止战争爆发或蔓延。这不仅体现在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还体现在推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等方面。

  “中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欢迎,为全球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贝内特说。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坚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中华民族文明基因,始终贯穿于中国方案中。

  “中国坚持和平、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体现出‘让我们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资深编辑、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礼萨·马纳菲感慨,“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正努力推动世界实现和平、安全与稳定,是一个可靠的和平支持者”。

  共享发展机遇 促进共同繁荣

  手捧丰收水稻,塞内加尔最北部吉亚村村长拉辛难掩笑意。吉亚村终年高温少雨,是个偏远贫穷的村落。中国农业专家到来后,利用技术专长,与当地百姓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帮助稻农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为塞内加尔逐渐摆脱粮食主要靠进口的负担作出贡献。“中国人把知识送到了家门口。”拉辛说。

  “中国发展将启迪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世界各国。”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太阳报》前驻华记者阿马杜·迪奥普走访过多个中国城市,中国的脱贫成就和绿色发展令他赞不绝口,“中国世界其他国家寻求发展路径提供了绝佳经验和启示”。

  中共二十大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跟踪关注中国两会进程的海外人士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世界各国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也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带来重要启示。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中国的,对发展中国家及全世界都有借鉴意义。”曾在中国工作生活12年的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塞克拉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深有体会。他说:“当我们在讨论哪个国家最值得学习的时候,中国是最佳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涉及科技、农业、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现代化进程,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有助于推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脱钩断链”搅动世界国际背景下,中国始终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同各方共享机遇,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发展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引导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在2022年6月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并就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宣布了一系列务实举措。这一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全球共谋发展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跨越国与国的距离,“澜沧号”动车穿行在老挝的崇山峻岭之中,中老铁路铺架起两国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超大悬索桥马普托大桥飞架天险,直接带动莫桑比克旅游、物流等行业发展;中欧班列安全高效畅通运行,开行数量屡创新高……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扎实推进让中国发展机遇更多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外交政策的鲜明特点是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表示,中国与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建立了平衡和互利的伙伴关系,一个和平与包容的世界只能通过具体的合作和切实的发展项目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完全契合这一要求的国际合作平台。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今年,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中企承建的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加强了非洲大陆内部的互联互通,推进了非洲一体化进程。”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以前非洲被西方国家视为‘没有希望的大陆’,如今人们更多地在谈论非洲共同市场和非洲机遇等。非洲国家对中国政府继续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充满期待。”

  发展伙伴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年伊始,多国领导人接连访华。中国与各国合作立足新起点,不断创建新未来。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广交朋友、深化合作,不断扩大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之路越走越宽广。

  “俄中两国塑造了大国相交的典范。高效、有责任、有担当、面向未来的大国关系在国际局势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说。

  “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对巴基斯坦来说非常重要,巴基斯坦始终从这一伙伴关系中受益。”巴基斯坦欧亚世纪研究所所长伊尔凡·沙赫扎德·塔卡尔维说,“现在中国已经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发展了更多新的伙伴关系,巴基斯坦也正从中受益。”塔卡尔维强调,中国外交始终坚持带动周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中国是周边国家发展稳定的源泉。而中国的这一稳定作用不仅在本地区,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边主义、任性挥舞霸权‘大棒’是造成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环境持续紧张的重要原因。”新加坡时事评论员翁德生指出,“国家间发展健康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合作发展、服务人民福祉。中国作为全球化的积极推动力量,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大国风范,弥补了国际治理赤字。”

  面对世界的变乱交织,中国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期待,也为全球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国长期以来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坚信,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危机,在多边主义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应对国际危机的最佳途径。”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研究专家阿布·贝克尔·迪卜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广泛包容性的国际合作,旨在与拥有不同文明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发展道路的各国相互协作。”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强调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欢迎和响应,为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注入了稳定性。(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杨威、王雅楠、班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拎稳“菜篮子”,给设施农业升级

      中国设施农业面积占世界80%以上,其中大部分种植蔬菜——  拎稳“菜篮子”,给设施农业升级(“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④)  春茬蔬菜种植,育苗是第一环节。在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杨镇育苗基地内,全自动喷灌车正在为幼苗浇水。这里有8栋温室大棚,移动式育苗架与地面土壤隔绝,避免...

    时间:03-09
  •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广大干部群众热议文化强国建设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两会时间)    ——广大干部群众热议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时间:03-09
  • 如何切实为“自己人”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几点要求

      作者:沈鹏远 陈方刘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重申了党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一句“始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不...

    时间:03-09
  • 科学运用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

      作者:是说新语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审视当代中国军事问题,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深刻阐发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为强军打赢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  坚持政治引领。习主席指出,军事服从政治,政治性是军队的本质属性。...

    时间:03-09
  • 政府工作报告彰显韧劲、干劲、闯劲

      【理论观察·学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彰显韧劲、干劲、闯劲  何志敏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沉甸甸的“数据清...

    时间:03-09
  •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阐明党和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民营经济发展...

    时间:03-09
  • 时政新闻眼丨第11次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习近平对这件大事提出要求

      3月8日下午,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10年前,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鲜明提出强军目标。  今年再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习主席重点强调了对实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

    时间:03-09
  • 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系统阐释这个“首要任务”

      跟总书记上两会系列策划之二  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系统阐释这个“首要任务”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着眼全面...

    时间:03-09
  • 中外学者合作对5亿年前寒武纪一种化石重新鉴定为藻类而非动物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中外学者合作研究的古生物学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对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一种之前鉴定为苔藓动物的化石进行重新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化石为藻类,而非动物。这项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对动物演化的认知以及藻类在寒武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时间:03-09
  • 闽台女同胞共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中新网南平3月9日电(张丽君 蔡东京)8日,福建省南平市台港澳办举办“花开三月·情暧两岸”庆“三八”妇女节活动,邀请10余名在南平女台胞共庆佳节。  活动期间,闽台女同胞一行先后参访南平市台协会及建阳区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武夷花花世界,实地感受朱子文化、建盏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南...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