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外学者合作对5亿年前寒武纪一种化石重新鉴定为藻类而非动物

2023-03-09 12:1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中外学者合作研究的古生物学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对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一种之前鉴定为苔藓动物的化石进行重新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化石为藻类,而非动物。这项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对动物演化的认知以及藻类在寒武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小石坝生物群收集化石的研究者们。 杨杰 摄

  该论文介绍,化石记录揭示了寒武纪时期动物的演化,但一种水生苔藓状无脊椎动物——苔藓动物(Bryozoa)却一直在该时期的地层中缺失。2021年,《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将采自澳大利亚的名为Protomelission的寒武纪化石鉴定为一种苔藓动物。不过,中国云南大学、贵州大学与英国杜伦大学的学者通过最新合作研究,对该苔藓动物鉴定观点提出了挑战。

澳大利亚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矿物化化石1(2021年《自然》论文)。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澳大利亚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矿物化化石2(2021年《自然》论文)。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英国杜伦大学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和中国云南大学张喜光及合作者一起,对来自中国南部小石坝生物群(Xiaoshiba Lagerst?tte)的保存完好的Protomelission状化石进行重新研究鉴定,认为这些化石是一类底栖、光合藻类,属于绒枝藻目。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寒武纪时期的苔藓动物化石。

小石坝生物群找到的Protomelission新化石1,显示这种藻类附着在一个腕足动物的壳上。 张喜光 摄小石坝生物群找到的Protomelission新化石2,显示这种藻类附着在一个腕足动物的壳上。 张喜光 摄

  论文作者还对Protomelission状化石与地理分布广泛的小型脊髓形状化石——寒武钉(cambroclaves)进行比较,并认为某些寒武钉可能也是绒枝藻。他们的这些研究发现共同表明,在寒武纪早期生态系统中,底栖的生物矿化藻类的贡献比之前认为的更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受权发布)王沪宁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9日上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在听取颜珂、邹振球、陈云英等代表发言后,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

    时间:03-09
  •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以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刘映)“十四五”是医药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提出,用AI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以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伯礼代表认为,我国绝大部...

    时间:03-09
  • 中国援津巴布韦医疗队举行轮换交接仪式

      新华社哈拉雷3月9日电(记者 张保平)中国第20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与第19批援津医疗队8日在津首都哈拉雷举行轮换交接仪式,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临时代办程岩、津巴布韦副总统兼卫生部长奇温加出席。  在仪式上,奇温加代表津巴布韦政府向38年来承担援津医疗队派遣任务的湖南省卫健委颁发感谢奖牌,并...

    时间:03-09
  • (两会受权发布)郑建邦、何维分别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郑建邦、何维近日分别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关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  郑建邦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求真务实接地气、掷地有声提士气,我完全赞同。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最根...

    时间:03-09
  • (两会观察)中国政协新界别亮相,如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中国政协新界别亮相,如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 朱贺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协时隔30年增设的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  多位在新界别履职的委员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界别为环境资源相关议题协商提供了良好平台,期待围绕更好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斌:对外传播要将数字技术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热议的话题。新华网连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斌,深度解读2023年国际文化交流趋势,如何让中国文化更有“国际范儿”。  国际文化交流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张斌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2023年国际文化...

    时间:03-09
  • 台当局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规划

      中新网3月9日电 台陆委会9日下午会同交通主管部门、卫生福利主管部门召开记者会,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规划”。  台陆委会发布的消息称:在现行航点持续执行及疫情风险可控下,依商务交流旅运优先、台商密集地区优先等原则进行评估,规划开放10个定期航班航点,分别为深圳、广州、南京、重庆、杭...

    时间:03-09
  • 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这样谈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3月6日,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推动高...

    时间:03-09
  • 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第四集《做自己的主》

      “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在中国,广大人民弘扬主人翁精神,积极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着国家的各类事务。  在山西太原,韩玉峰老人相册里的12张选民证,折射出中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管理。  在北京的深冬,40岁的蓝天救援...

    时间:03-09
  • 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的第五个年头。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时提到,“在深圳、西安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创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制度...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