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面对面)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2023-03-08 11:3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中新社记者 谢盼盼 童笑雨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是文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走出去”难在哪里?该如何破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进行解答。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您关注哪些内容?

  麦家:我最关注的内容是教育。教育是民族之本,也是我们民族走向未来的发动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我认为教育将面临非常大挑战,即知识性、技能性的教育被弱化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面对这一情况,教育如何去迎接甚至拥抱改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去研究。

  作为一名作家,我也关心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话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离不开文学“走出去”。文学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途径。文学具有民间性,有润物细无声的内化作用,它是客观的、立体的,充满思想与情感,最易为外国读者所接受。尤其是今天,国外对中国的兴趣在增加,许多外国人都想知道当代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在想些什么。这就给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所以,作为作家,我们要通过文学的方式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中新社记者:中国文学“走出去”难在哪里?该如何破圈?

  麦家:中国文学“走出去”最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世界,翻译是桥梁。如何将文学作品翻译成更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接受的文字,这在30年前是难题。但随着中国崛起,全世界掀起“汉语热”,一大批汉学家出现,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是进度不够,也就是“走出去”的速度和中国崛起的速度不匹配。虽然我们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在国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和“中国制造”相比,还是相形见绌,国外民众的接受度也有待提高。

  如何借助文学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认为还是要注重方式。在文学创作领域,有“世界性写作”这一说法,意思是文学创作在立足本土的同时,也要有世界眼光,如此才能走出本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受众。

  但很多文学作品只关注主题,忽视了形式,就只能固步自封。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就像摄像,放眼全世界,多机位是大势所趋,单机位就没有竞争力;推拉摇移是常用手段,若是固定机位,观众就不感兴趣。

  中新社记者:如何让越来越多中国人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奖坛上?

  麦家:我们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很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学作品不好。相反,我们能看到,近些年中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中国的优秀作家层出不穷。但任何奖项都会带有感情甚至政治色彩,诺贝尔文学奖它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

  对作家而言,写作也不是为了得奖。内心装着读者,不断挖掘真情实感,并用恰当的语句把它表达出来,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理,才是作家的担当。

  中新社记者:最近《狂飙》《县委大院》《山海情》等影视剧收获好评。这是否代表了中国未来影视剧的走向?

  麦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达正能量,影视剧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前些年荧幕上“雷剧”、宫廷剧层出不穷,收视率也不错,我们期待影视行业的百花齐放,但也要警惕此类作品成为主流。它们过于调侃历史,用一种猎奇的心态挖掘宫廷生活,太过娱乐化了。我们需要反映真实生活并给人以启迪的作品。

  《狂飙》《县委大院》《山海情》这几部剧我都追了,它们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讨论的话题也是民众关心、关切、关注的,它们“爆”了,在情理之中。

  但也不是说影视作品一定要一板一眼。主旋律作品不是一堂政治课或者地理课,而是一个文艺现场,它要做到寓教于乐,将理念潜移默化传播给观众,这才是最高明的教育。文艺就是要与民同乐,不能自娱自乐。(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实录)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

      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接受新华网专访,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主持人: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人民大会堂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有哪些特点?  余茂玉:今年的报告是报告过去五...

    时间:03-08
  •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纪念展”在穗开幕

      中新网广州3月8日电 (程景伟 黄晖)“不爱红装爱武装——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纪念展”8日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8月31日。展览共展出藏品31件/套,历史图片200余幅。  该展览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主办,武汉中共中央机...

    时间:03-08
  •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3年2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气象局、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2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2月份,我国自然灾...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西藏学者建言青藏高原生物保护:摸清家底 培养人才

      中新社拉萨3月8日电 题:西藏学者建言青藏高原生物保护:摸清家底 培养人才  中新社记者 赵朗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倍受瞩目。从事生态学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31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大学生态学教授拉琼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需摸清家...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庞国明:建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体系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马帅莎)过去三年中医药成功运用于新冠疫情防控,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抗疫方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庞国明建议,建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体系,全面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肺病科等重点科室的建设,将中医药应急队伍纳入卫生应...

    时间:03-08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妇女作用,积极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广大妇女紧跟党的步伐,顺应历史潮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书写了...

    时间:03-08
  • 一张美图带你了解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她曾因违法排污、过度捕捞等现象不堪重负。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1年3月,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项艰巨复...

    时间:03-08
  • 让“她力量”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人民论坛网评 | 让“她力量”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在这个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国各地以多样化的方式向广大女性朋友送上节日祝福,向身边的每一个“她”致以深深敬意。  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就曾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强调:“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

    时间:03-08
  • 从人民中来 他们把履职写向祖国大地

      两会微观察  从人民中来 他们把履职写向祖国大地  春风浩荡中,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开设“代表通道”的六年来,先后有一百多位代表走上通道,讲述心声,展现风采。3月5日,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拼搏故事,讲述了身边的发展成就。  记者注意到,有带领中国女足重...

    时间:03-08
  • 刘建超会见丹麦外交部常秘叶普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3月8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会见丹麦外交部常秘叶普,就加强中丹党际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与相互了解、推动中丹和中欧关系发展等深入交换意见。...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