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 | 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的这三项工作,总书记持续推动落实

2023-03-08 06:05:42

来源:新华社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专章进行部署。

  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同代表委员谈到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总书记对这三方面工作指引更加清晰、部署不断深化。

  ——先看科技。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以来,两次到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总书记都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

  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提出“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无不凸显总书记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重视。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系列重要活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不断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将科技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并列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政策”,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位势和作用更加突出。

  今年1月底,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

  从明确科技政策重点,到强调解决“卡脖子”问题,再到部署加强基础研究……紧锣密鼓的安排、持续深入的要求,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亮相,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还披露,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

  一系列密集部署透露出一个深意:“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再看人才。

  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同返乡创业的“80后”魏巧代表亲切交流,调研思考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

  “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成为新市民,另一方面农村对人才需求很大。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这方面国家要有一些导向,有一些政策支持。”总书记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在总书记心中,人才从来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

  近段时间以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在中央党校强调,“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信号。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一系列具体部署,吸引着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必要条件。

  ——有关教育。

  在江苏代表团,听完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代表关于加强基层教育的汇报,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着眼为民族复兴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在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将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关联。

  去年12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2023年,教育部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强调在高等教育方面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正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从习近平总书记近段时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难看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他心目中沉甸甸的分量,党的二十大的部署正在加快推进落实。

  策划:霍小光

  主笔:黄玥、杨依军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

  视觉 | 编辑:张舒宁、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部门开展专项活动救助因案致困妇女逾3万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8亿元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张素 余湛奕)时逢“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通报“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进展。各地共救助帮扶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妇女3.2万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8亿元人民币。  救助困难妇女专项活动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自2022...

    时间:03-08
  • (两会观察)破除“债务陷阱”论 中国以互利共赢回应质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郑嘉伟 王涛)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记者会上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时,明确回应所谓“债务陷阱”论: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学者亦以实例回应质疑:“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和更广阔发展空间,所谓“债务陷阱”实为“话...

    时间:03-08
  • 坚守战位 她们用奋斗英姿绽放最美芳华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的女兵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战位上,用奋斗的英姿绽放着新时代女兵的最美芳华。  在防空兵训练场,导弹排女兵的训练正如火如荼展开。她们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开箱、组装,之后肩负17公斤重的导弹发射筒捕捉目...

    时间:03-08
  • “两高”报告彰显护航创新的力度和智慧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纵观“两高”报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创新动力成为共同的重要议题。  多举措加强知识产权...

    时间:03-08
  •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 加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

    时间:03-08
  • “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贺。  妇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 | 何淳宽代表:聚力“五争先” 答出“高分卷”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汪瑞华)安徽省宣城市,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毗邻苏浙、地近沪杭、古属吴越,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南京都市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下脱颖而出,把区位优势转换成发展胜势?又如何交出长三角...

    时间:03-08
  • (两会观察)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发力多个重点领域,此次方案力图通过一场提升治理效率效能的改革“攻势”,解决那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

    时间:03-08
  • 最高检、全国妇联共同印发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首批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该批案例是从去年最高检与全国妇联开展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中,选出的各级检察机关和妇联组织协作开展救助帮扶的优秀案件。  该批典型案例共8件,分别是:北...

    时间:03-08
  • (两会·面对面)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中新社记者 谢盼盼 童笑雨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是文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走出去”难在哪里?该如何破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进行解答。  访谈实录摘编如...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