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报告解读|依法履职 不负重托——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3-08 02:52: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依法履职 不负重托——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熊丰、周颖、李紫薇

  7日下午,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及五年的主要工作,对今后一年工作提出建议。

  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巩固完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

  立法工作:锻造法律重器、实现良法善治

  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个鲜明的工作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说。

  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报告指出,完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维护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推动宪法实施和宣传教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职责,推动宪法完善发展、有效实施。

  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

  报告指出,五年来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立法工作呈现出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质量高的特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

  高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编纂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通过香港国安法……回望过去五年,一个个国家立法的深刻印记,已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从制定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到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制定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到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一部部接地气、务实管用的法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

  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立德树人;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打出重拳,筑牢公民网络空间“防火墙”……

  “我国立法形式不断丰富,既注重‘大块头’,也注重‘小快灵’。”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五年来,一部部法律为百姓的切身利益‘量身定制’,彰显国家立法机关对公民权利的尊崇和保障。”

  监督工作:聚焦“国之大者”、回应“急难愁盼”

  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

  这四个“首次”背后,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督工作,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实现了监督领域的全覆盖,标志着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报告指出,五年来,历次大会和常委会会议共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检查30件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开展11次专题询问、33项专题调研。

  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人大监督工作始终在大局中谋划。

  2018年到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亮剑”,先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后,迅速组织开展该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

  引入第三方评估,采用抽查暗访、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实现委托检查全覆盖,把执法检查与立法评估、法律普及结合起来……执法检查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完善,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起来。

  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急事难事,就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监督的重点。

  报告显示,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就业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报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管好“国家账本”,看好政府“钱袋子”。

  “国家账本”越来越透明——

  报告显示,连续五年听取审议中央决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整改问题的落实。

  国有资产“家底”更清晰——

  在定期听取审议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每年选取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分别听取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把公共财政、国有资产置于阳光之下,彰显人大监督的刚性品质和为民情怀。”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政涛说。

  代表工作:搭好“连心桥”、建好“民意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各级人大换届选举顺利完成,代表联络机制更加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得到办理落实……报告显示,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服务、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2021年上半年启动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20年选举法修改后,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县乡人大选举。按照新选举法的要求,这次选举适当增加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注重向基层群众、社区工作者等倾斜。

  报告显示,认真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依法民主选举产生277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人大代表是听民声、聚民意的重要桥梁。

  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章立制,以制度之力加强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实行交办情况和办理结果“一人一函”“一件一函”的反馈机制。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

  ——邀请1026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基本实现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200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工作

  ——组织8389人次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形成497篇专题调研报告。9100余人次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两高组织的有关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打造“全覆盖+全天候”的网络学习平台。

  报告显示,五年来,线上线下共举办26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累计1.6万人次代表参加学习;创建全国人大网络学院,2539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网络学习,代表履职能力不断增强。

  出席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代表履职意识更加增强;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代表职责定位更加清晰;在本职工作中展现时代风采,以履职工作践行光荣使命,代表作用更好发挥……五年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探索,使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重要桥梁的作用更加凸显。

  透过这份报告,可以深切感受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圆满完成了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高”报告彰显护航创新的力度和智慧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纵观“两高”报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创新动力成为共同的重要议题。  多举措加强知识产权...

    时间:03-08
  •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 加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

    时间:03-08
  • “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贺。  妇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 | 何淳宽代表:聚力“五争先” 答出“高分卷”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汪瑞华)安徽省宣城市,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毗邻苏浙、地近沪杭、古属吴越,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南京都市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下脱颖而出,把区位优势转换成发展胜势?又如何交出长三角...

    时间:03-08
  • (两会观察)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发力多个重点领域,此次方案力图通过一场提升治理效率效能的改革“攻势”,解决那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

    时间:03-08
  • 最高检、全国妇联共同印发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首批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该批案例是从去年最高检与全国妇联开展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中,选出的各级检察机关和妇联组织协作开展救助帮扶的优秀案件。  该批典型案例共8件,分别是:北...

    时间:03-08
  • (两会·面对面)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中新社记者 谢盼盼 童笑雨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是文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走出去”难在哪里?该如何破圈?中新社“两会·面对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进行解答。  访谈实录摘编如...

    时间:03-08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会时间)  ——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创新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3...

    时间:03-08
  • 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圆桌对话】  嘉宾  黄群慧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伊彤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杨德才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坤 黄小异 李苑  中国经济,时刻牵动世界目光。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10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

    时间:03-08
  • “中国天眼”、探月探火、深海钻探——第二场“代表通道”讲述中国创新底气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吴纯新  “2001年,中国的探月工程刚刚起步,为解决38万公里地月远距离测控通信难题,我有幸加入嫦娥一号研制团队。”在3月7日下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代表分享了他的创新经历。20多年...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