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最重要的现代化

2023-03-06 18:3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认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无论是结构转型,还是高质量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最重要的现代化。建立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主题。

  彭森近日在“以结构转型推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中国式现代化与市场化改革”主题演讲时作出上述表示。

  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新四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从数量和规模扩大向质量和效益改善提升的根本转变。“新四化”的同步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也是重要的目标。

  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是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把城镇人口比重提高至75%左右并稳定下来(现常住人口64.7%,户籍人口46%,两者相差18个点),而且要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城市品质明显提高。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鸿沟真正填平,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可以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中央已经明确,乡村振兴必须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其次是人的现代化。社会的主体是人,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有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家。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45年来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坚持了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在各项战略、政策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也要以人的现代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

  党的二十大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前四个(14亿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都是讲的人的现代化。其中,14亿人的现代化重点是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人的现代化不仅是人均GDP要到多高,而是必须满足人民对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理想信念达到一个新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不仅是可持续发展,而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是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始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是最重要的现代化。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将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中国式的现代化,当然应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制度现代化的保障。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际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体系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法治环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文件出台:2020年4月9日出台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5月11日《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2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及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等。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5周年,去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30周年,但市场化改革任务还远未完成。建立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主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闻特写】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有很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委员。他们在本职工作中奋勇争先、在忠诚履职中激昂青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013年6月,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今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为提升青少年科普教育质量积极...

    时间:03-07
  • 两会新华视点|聚焦立法法修正草案四大看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时隔8年继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之后,该法又一次进行的重要修改。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作为“管法的法”,本轮立法法的修改有哪些重要看点...

    时间:03-07
  • “铿锵玫瑰”在沙场绽放

      终于等到这一天  海拔4500多米,喀喇昆仑高原腹地,新疆军区某合成团正在进行装甲突击车实弹射击考核。  一辆由女兵车组驾驶的新型装甲突击车轰鸣疾驰,朝着目标区域快速挺进。  车内,4人各司其职——炮长、下士王倩头戴工作帽,双手紧握光学校炮仪,正在搜索目标;驾驶员、上等兵孙琦换挡加速,快速回...

    时间:03-07
  • 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鼓舞着大家,联组会现场气氛热烈。记者采访了现场发言的6位委员,委员们表示,一定...

    时间:03-07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我是大湾区人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但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说,香港、澳门与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手足之情时刻在心里。只要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凝聚共识,我相信大湾区一定能为实现中...

    时间:03-07
  • 习言道|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

    时间:03-07
  • 热解读丨首次到团组,总书记格外关注这个创新发展故事

      热解读|“很高兴,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的成员,同大家一起共商国是。”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到团组与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日程。3月5日,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到团组,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  审议现场,六位代表先后发言,总...

    时间:03-07
  •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说,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充分实现个人才干增长和价值提升。要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教本科规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记者魏玉坤、谢...

    时间:03-07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讲话金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起来看金句。...

    时间:03-07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2月27日—3月5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