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3-03-05 07:04:09

来源:人民日报

  代表委员热议提振信心团结奋斗——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人民融观察)

  本报记者 宋静思 王明峰 武少民 邵玉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怎样看待今年我国经济走势?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抓手在哪里?如何推动经济长期向好?……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经济复苏强信心话题牵动人心、备受瞩目。

  “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笃定信心、团结奋斗,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坚定我们前行信心。

  代表委员表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笃定信心、稳中求进,我们就一定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近年来,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动、新冠疫情蔓延、地缘政治冲突等接连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低迷。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立信会计事务所合伙人、甘肃分所所长张萍委员分析,从国际看,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中国经济具有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能力,一直是在克服困难中发展进步,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完全能够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雨露代表认为,看总量,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1万亿元,同比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看结构,尽管受疫情影响,我国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产业、投资、消费、贸易等领域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这些共同为今年我国经济回暖奠定了良好基础。

  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当务之急是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千方百计让百姓愿消费、让企业敢投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权忠光委员认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能消费”问题;引导企业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水平,解决“不愿消费”问题;持续发力解决好教育公平、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工作,消除后顾之忧,解决“不敢消费”问题。

  陈雨露代表认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一方面,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社会政策组合,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和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当前,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这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军代表表示,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借助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湖北交投将主动作为扩大有效投资,今年计划投资900亿元,以交通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企活力

  民营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稳预期、提信心,需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企活力。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得益于党和国家给予的大力扶持。”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代表表示,十年来,我国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因时应势的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智能投影领域的行业领军者,并奋力向世界知名品牌跃进。“建议加快完善相关产业标准建设,强化新兴产业有效监管,为企业持续创新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民营企业迎难而上、为国效力、为民造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释放政策红利,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委员表示,应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总抓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表示,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总抓手,持续专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在高质量发展中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广东省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大国策。”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代表表示,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引侨才、回侨乡、建湾区的生动局面,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号巨轮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民日报记者韩鑫、马原、刘新吾、贺林平、黄福特、齐志明、孙超,人民网记者黄玉琦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时间:03-05
  • 雷锋精神照亮前路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央广时评】雷锋精神照亮前路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生命定格在22岁,但他的精神却传承至今。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一直无私助人、默默奉献、爱党爱国爱人民,为我们铸就了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他的名字,叫雷锋。  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

    时间:03-05
  • 守好“粮袋子”!新疆兵团南部农场千余亩春小麦机械化播种忙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5日电 (戚亚平 黄璐璐 廉紫煜)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连日来,地处新疆南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各连队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小麦播种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记者走进皮山农场二连看到,小麦春播作业正有序推进中,职工群众驾驶着马力十足的播种机穿梭在田间...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2023年中国将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草案提出,今年中国将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草案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加上2022年集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基数偏低,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侯蓉:近30年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增长12倍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5日在北京透露,近30年来,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增长12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当天上午举行。作为国宝大熊猫“守护者”,侯蓉带来了大熊猫新生幼崽的仿真模型,讲述与大熊猫结缘...

    时间:03-05
  • 交通、建设、医疗……我国在多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

      开好局 起好步丨交通、建设、医疗……我国在多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  随着经济加快复苏,在交通、建设、医疗等领域,我国实现多项新突破。  2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环比增长近五成  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今年2月份,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徐工总工程师单增海:奋力攀登工程机械产业全球珠峰之巅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刘亮)“由默默无闻发展到全球前三、起重机械世界第一,徐工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议开始前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回答记者关...

    时间:03-05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对五类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经济日报记者  黄部长你好,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在服务和保障好经济高质量...

    时间:03-05
  • 谢敏豪委员:建议放宽“研究生冠军班”入学条件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丁文娴、苏斌)职业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和退役后再就业问题向来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敏豪建议,调整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免试攻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条件,为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纾忧。  谢敏豪告诉记者,他在多支国家队调研时发现,运动员...

    时间:03-05
  • 杨扬委员: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杨扬委员: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苏斌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4日开幕。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将目光聚焦体育中考,带来的两份提案都与之相关。  “运动不是为了考试,让孩子们热爱运动,这才是第一位的。”...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