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杨扬委员: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

2023-03-05 13:27: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杨扬委员: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苏斌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4日开幕。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将目光聚焦体育中考,带来的两份提案都与之相关。

  “运动不是为了考试,让孩子们热爱运动,这才是第一位的。”她建议,要谨防体育中考走偏、确保考试公平,同时做好科学研判,审慎决策今年体育中考及其他校园体育活动开展事项。

  体育中考强化了各界对体育的重视,但还须改进

  杨扬认为,近几年随着体育中考制度在全国推广,体育的学科地位得到有力提升,极大地强化了学校、家长及师生对体育的重视,对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同时她也认为,体育中考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比如出现“应试化”倾向,一些学校和家长临考时让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突击、强化训练,不仅会降低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让他们对体育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体育中考项目单调、测试内容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制约学生全面发展;过于注重结果评价,部分地区只看一次性考试结果,无形中加重初三学生的学业负担;制度实施和监管有漏洞,部分地方在考试的组织实施中出现作弊、“宽口径”等问题,影响考试公平。

  尊重个体差异,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在对体育中考现存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后,杨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好体育中考的导向作用。转变学生“为成绩才运动、为考试才锻炼”的观念;转变体育教师把体育课堂当成体育中考的“练兵场、训练场”的教学现象;引导家长理性认识体育中考,真正认识到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比分数更重要。

  其次,科学设置测试项目内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建议基于学生发展实际与健康成长规律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尽量采用“抽考+选考+必考”的方式,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升考试的科学性。

  第三,改革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引入“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水平、体育锻炼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体育育人的目的。

  第四,完善监督制度,营造公平的体育中考环境。建议强化中考体育的监督管理,适时引入第三方监督,避免人情徇私、权力舞弊等情况发生。

  同时,杨扬提倡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开展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多组织校园体育赛事,破除单纯以体育中考为靶向的思想。过去五年,在担任上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杨扬就多次提交与校园体育相关的提案,包括开展中小学生校级体育联赛等。

  “学校体育赛事能教会孩子们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学习遵守规则,并不单单是健身。希望未来体育赛事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体育。”她说。

  今年体育中考政策应经综合研判、科学决策

  近来,2023年体育中考该如何进行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上海等地教委已经宣布暂停今年体育中考。对此杨扬认为,相关部门应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对校园体育受疫情影响状况作科学、全面的研判,慎重决策是否开展体育中考、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可能有风险的体育活动。

  她建议,各地根据属地学生新冠病毒感染比例、感染高峰时间、疫情形势变化以及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情况,与卫健委、体育等部门及防疫、健康、运动等多方面专家进行研商、论证,综合研判。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在病毒感染期、康复、健康等不同阶段的体质监测指标以及各阶段适合开展的体育运动,给家长和学校提供相关评判依据。

  杨扬还建议,学校在开学初提前排查学生健康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和应对方案;做好春季开学后学生体育课风险管理,制定学生运动后突发不适的急救预案;开展分类教学,循序渐进恢复体育锻炼;组织开展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的健康与急救专题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使用方法;持续做好“阳康”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运动安全研究,为后续科学开展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和依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3期〕

      今天是3月6日,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  热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举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5日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习...

    时间:03-06
  • 婚假怎样调整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各地婚假短则3天、长则30天,网友表示“短了不够休”“长了不敢休”——  婚假怎样调整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本报记者 高子立  “看到在其他省工作的小伙伴有30天婚假真是羡慕。”山东省淄博市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员工张倩告诉记者,自己的婚假只有3天,“时间勉强够办婚礼仪式,蜜月什么的都没法...

    时间:03-06
  • GDP增速5%左右,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GDP增速5%左右,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  今年设定增速目标的信心与动力从何而来?如何确保达到增速目标?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围绕这些问题,代表委员们热烈...

    时间:03-06
  • 全国政协委员李为民:建议将肺癌筛查纳入医保报销

      委员在这里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建议:将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国家的筛查计划,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可治愈的早期肺癌,世界各国均推荐作为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我国已经将低剂量螺旋CT筛查纳入了肺癌筛查的指南。然而,肺癌高危人群接...

    时间:03-06
  • 全国政协委员杨建德:杜绝中小学班级群中与教学无关的网络任务

      委员在这里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始终关心青少年和基层教育的相关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杨建德带来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清理整治中小学校网络任务乱象,减轻学生及家庭课余负担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在西部地区全面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建议”...

    时间:03-06
  • 两会特稿丨“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同大家共商国是。  140多名江苏省第十四届...

    时间:03-06
  • 第一观察 |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深入阐释“首要任务”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从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

    时间:03-06
  •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经济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经济发展  新华社记者  2023年春天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奋进激昂。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新方位、新使命、新...

    时间:03-06
  •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新华社评论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

    时间:03-06
  • 两会特稿丨在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在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新华社记者  当时间步入2023年春天,新时代中国行进到新的历史节点。  3月5日,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的日子。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肩负神圣使命,行使代表人民的庄严职责。  ...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