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南京全面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水平:老城保护复兴鼓励有机更新

2023-02-28 21: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2月28日电(记者 申冉)27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该市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保护传承营建高品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作为历史人文景点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市计划到2025年全面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水平。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该市老城建筑鼓励有机更新,对建筑高度、开发总量、建筑体量等做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六朝古都南京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人文资源极为丰富。为加快营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期,当地连续发布了《关于加强保护传承营建高品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城风貌管控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的规定》(简称《规定》)等文件。

  根据对《实施意见》的解读,该市计划到2025年,全面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水平: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得以更加完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做到应保尽保、严格保护;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代表先进水平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经验;历史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良好的互动关系基本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南京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整的南京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南京的老城保护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本次的《实施意见》中,对老城保护有着比较详细的部署,要求在推进老城保护复兴中,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留改拆并举、保留保护为主;加强整体特色风貌和重点地段建设管控;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不砍大树老树;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在塑造老城空间特色中,要优化老城功能,加强整体保护;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历史地段的活力和品质。

  即将于2023年3月22日起施行的《规定》,更是明确了南京市区内明都城范围,以护城河(湖)对岸为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老城为主要保护对象,该区域内的建筑高度、开发总量、建筑体量、空间尺度和人口规模均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控。其中,明令老城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突破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新建建筑高度、不得减少开敞空间的用地面积、不得破坏重要的历史空间关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致电祝贺赫里斯托祖利季斯就任塞浦路斯总统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3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尼科斯·赫里斯托祖利季斯,祝贺他就任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塞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友谊历久弥坚,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我高度重视中塞关系发展,愿同赫里斯托祖利季斯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中塞战略伙伴...

    时间:03-01
  • 学习进行时丨“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之三·强信心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今天播发系列之三“强信心”。  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们共...

    时间:03-01
  • 两会绘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

      编者按:  2013年以来,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来到代表委员们中间,与大家互动交流、共商国是。透过十年两会,我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特别策划《两会绘中...

    时间:03-01
  • 国家种质库2.0建设启动 种业“芯片”迎来数字身份

      高达2.4米的“巨人”水稻、每粒均包着一层薄薄外壳的玉米、长在我国最南端的“袖珍”棉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奇珍异种,正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如今,它们将迎来自己的“数字身份”,更好地释放其自身价值,提升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作物种业创新的源头。2...

    时间:03-01
  • 习言道|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切绿色发展,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时间:03-01
  • 中方敦促有关国家立即无条件解除对叙利亚非法单边制裁

      中新社联合国2月28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28日举行叙利亚政治人道问题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会上发言,敦促有关国家立即无条件解除对叙利亚的所有非法单边制裁,停止人为制造和加剧人道主义灾难。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裴凯儒、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格里...

    时间:03-01
  • 新闻1+1丨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怎么看?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众多权威经济数据中,跟农民工这个群体相关的数据值得关注。从数据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样的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工群体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呈增长态势  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562万人  公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农民工...

    时间:03-01
  • 2022年度个税汇算3月1日开始 这些事项要注意

    原标题:2022年度个税汇算今日开始这些事项要注意→3月1日起,2022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2022年度个税汇算开始2022年度汇算办理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个税再次进行“多退少补”。这些人需要办理个税年度汇算: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2022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

    时间:03-01
  • 国际罕见病日: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

    原标题:国际罕见病日: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为患者减负我国每年新增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今天(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顾名思义,指的是患病人群数量非常有限的疾病。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我国每年新增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定义,即“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