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奋进的春天|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交出建设两周年“成绩单”

2023-02-28 17:22:39

来源:东方网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布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两年以来,三省一市坚持挂图作战、狠抓落实,围绕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加快把“大虹桥”新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图。

  “大商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两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大经济规模,集聚一批国内外高能级企业、机构、平台,力争体现经济发展高密度、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

  总部经济集聚升级成效明显。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资总部企业、贸易型总部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先后出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资总部项目储备库相继建立,商务区累计吸引各类总部企业500余家。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揭牌运作,“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大会”成功举办,23个民营企业项目集中签约。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南虹桥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虹桥新慧总部湾等总部基地加快建设。

  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创设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加快汇聚一批知名度高、专业性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目前已落地40家。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上海仲裁委员会虹桥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签约落地。依托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吸引一批海内外民航总部、航空货运总部及关联企业、航空联盟及机构入驻。全力推进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打造无人机产业集聚区、应用场景试验区及规制标准首发地。苏州与中国商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全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嘉兴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作建设长三角分院,共同打造一流智能检测科研服务平台。

  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态势加快呈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三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持续推进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深化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率先推出长三角一体化真空包装货物海关查验协同等创新性举措。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成开通,平均访问时延性能提升11.6%。“中欧班列—上海号”从“大虹桥”始发,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三大主要线路全覆盖,2022年累计开行53列、总货值13亿元。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进一步增强。制定出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专项政策,累计推荐三批次共177家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高效开展资金结算汇兑、投融资、资产管理、全功能一体化资金池搭建等业务。积极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苏州工业园区REITs、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REITs、东久新经济产业园REITs、华润有巢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一批基础资产位于“大虹桥”的REITs项目先后发行上市。上海、合肥、嘉兴等地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方案初步完成,持续汇聚科创产业金融资源,落地15家金融机构总部级综合基地、50余家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

  “大会展”功能进一步强化

  两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充分发挥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平台优势和溢出效应,加快集聚国际国内高端展览会议,着力拓展会展产业内涵,推动“大会展”成为服务国内外企业抢占全球贸易制高点的战略支撑。

  第五届进口博览会吸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海外新商品通过“进博会上首次亮相、跨境电商零售首次贸易”进入我国市场的路径探索形成。文物免税政策红利逐步放大,自第四届进博会设立文化艺术品专区以来,共有40件、价值7.22亿元文化艺术类展品享受进博会展期内销售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31亿元。

  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并成功举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2022年虹桥HUB大会,汇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际机构负责人、国内知名学者等为深刻诠释开放共享理念、充分挖掘核心功能、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献计献策。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功能,在苏州、嘉兴、合肥等地设立17个分中心,高效满足各地消费升级需求。东浩兰生“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国际时尚创意展示交易中心等“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能级持续提升。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揭牌运行,集聚国内外知名会展行业头部企业、会展上下游配套企业200余家。苏州虹桥中央商务协作区建设卓有成效,苏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周边设施加快落地。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等产业类专业展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大交通”功能进一步夯实

  两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客货运功能日益完善,内外交通联结更加通畅,流量和要素聚合,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与国际交流更趋密切。综合运输一体化推进发展,“空铁联运”产品开通苏浙皖大部分城市经上海前往国内各通航城市的双向联运,产品覆盖全国枢纽城市41个、通达645个火车站点。苏州工业园区创新打造数字货站,通过沪苏信息共享推动苏州虚拟货站无缝对接上海机场。

  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皖周边站点协同发展,扩大虹桥火车站对长三角周边高铁网络辐射范围,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线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开工;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机场联络线、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合肥新桥机场S1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嘉闵线北延伸、沪乍杭铁路等跨省市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苏州高铁北站等进一步增强枢纽功能,强化与虹桥深度融合。

  港口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太仓港着力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深化与上海港“沪太通”合作,沪太两港持续加大运力投入,打造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合作的重要范例。嘉兴港充分发挥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链接点作用,创新推出“全程转关、一次办理”模式,成功列入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合肥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LNG加注站、LNG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

  “大科创”功能进一步做实

  两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围绕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市场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跨区域创新协作机制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共生。

  苏州市与上海市嘉定区签署高质量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新一轮九方面27项合作举措,探索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昆山、太仓、相城积极参与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建设,拓展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大众新能源汽车落户合肥。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长三角汽车半导体创新联盟成立。

  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成立大会,首批吸引65家会员单位加入,合力推动跨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助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依托复旦国际医疗园区等,集聚落地信达生物、云南白药、威高等知名生物医药研发总部,初步形成集研发、临床、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以丹纳赫为引领的医疗总部园、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等一批园中园。

  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全面推进,“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北斗数字基地、北虹桥国家文化数字出版基地等平台加快培育,累计集聚规模以上数字企业2200多家,包括携程、爱奇艺、科大讯飞等一批数字领域领军和独角兽企业。汇聚央行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等国家级数字金融平台,苏州市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研究中心成立,沪苏联动开展长三角区域数字人民币试点。松江工业互联网生态服务涵盖沪苏浙皖等12个省市,赋能企业超30万家,连接设备超380万台;嘉兴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内柔性电子技术应用研发制造中心暨国家实验室项目开工建设,争创南湖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嘉兴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获评国家“千兆城市”。(东方网 王洁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走进区域看发展】四川资阳:“万国轨道”走向四方

      新华网成都2月27日电(记者 陈硕)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资阳公司)的厂区,一处“万国轨道”吸引了“走进区域看发展 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记者们的注意。  之所以称为“万国轨道”,因为它有准轨、窄轨、宽轨等几乎覆盖全球所有机车...

    时间:02-28
  • 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新华社记者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漫漫征程中,新时代十年绘就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

    时间:02-28
  • 中共代表团访问马耳他

      新华社瓦莱塔2月28日电 应马耳他工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率中共代表团于2月25日至28日访马,分别会见外交部长博奇、国民党领袖格雷克、工党副领袖米克勒夫等朝野政党政要,面向马各界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宣介会。马方表示,中共二十大为马中、欧中合作创造了新机...

    时间:02-28
  • 去年中国国务院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100余条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2023年全国两会将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多位国务院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相关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  据官方数据,2022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721件,政协委员提案586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4.8%和95%,均已按时...

    时间:02-28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飞智”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的FlagOpen(飞智)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2月28日下午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旨在打造全面支撑大模型技术发展的开源算法体系和一站式基础软件平台,支持协同创新和开放竞争,共建共享大模型时代的“新Linux”开源...

    时间:02-28
  • 外交部驻港公署敦促英国政客:立即停止干预香港事务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针对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涉港谬论,肆意攻击抹黑香港国安法,诋毁香港人权状况,粗暴干预香港事务,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28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英方停止践踏香港法治的卑劣行径。  发言人表示,香港国安法明确...

    时间:02-28
  • 官方:持续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倾斜配置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2月28日发布消息,该部门近日组织召开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会议要求,持续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倾斜配置。  会议指出,2022年,各部门和地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机...

    时间:02-28
  • 东西问丨林建超:中国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中新社衢州2月28日电 题:中国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专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  中新社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 张斌  围棋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久远、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在发展中也吸纳了其他国家、民族和不同时代、文化的精神养料,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喜...

    时间:02-28
  • 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评选结果。  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秦世俊,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郑志明,天津港集团第...

    时间:02-28
  • 东西问丨羊泽林:小小建盏何以在宋代就“出圈”海外?

      中新社福州2月28日电 题:小小建盏何以在宋代就“出圈”海外?  ——专访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羊泽林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建盏,起源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而得名。那里的矿土中蕴含着大量金属元素,在高温下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着色剂,导致建盏表面呈黑、蓝、红棕等颜色,与常见的青瓷、...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