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发展蓝图首次向公众全面展现

2023-02-26 08:22:29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25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继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走过30年,而中国人首次飞上太空也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已经有10艘载人飞船、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

  载人登月探测工程即将全面实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也首次向公众全面展现未来发展的蓝图。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接下来将全面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工程。目前,已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方案的深化论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 季启明:我们已经完成了登月用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登月着陆器、登月宇航服这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登月阶段的实施方案。今年,按照计划,我们登月阶段的研制建设任务将全面实施。在这同时,我们还开展针对航天员在月面长期生存以及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预先研究,为中国人探索月球更长远的任务奠定技术基础。

  国际合作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实施:即将开始准备选拔国际航天员

  一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今年开始陆续上行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国际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也将开始。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陈善广:我们即将开始准备选拔国际的航天员,到我们空间站上去,一起来联合开展科学实验等等。来到中国的空间站,用中国的飞船上太空,对中国的飞行器要进行熟悉,这方面的工作可能只能等到了国内以后,我们专门由教员为他们进行辅导。我们也希望国外的航天员来中国的空间站,也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当然我们也期望,国家之间、航天员之间的文化的交流,互相促进,也会更有价值。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继续“太空出差”

  此时此刻,神舟十五号乘组三名中国航天员正在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去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核心舱对接,之后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期。根据计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于今年5月返回地面。目前,任务进程已经近半。根据规划,今年还将发射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

  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

  根据任务规划,今后中国航天员将常态化值守空间站,每批航天员任务期为6个月,今年还将有2批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这六名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目前已经完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大家知道咱们空间站去年建成之后,我们整个的从空间站工程来讲,它进入了一个运营期,或者说它常态化飞行。这样我们现在就制定了一个选拔的方案,在任务前一年到一年半就会选拔航天员,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和他的备份的航天员,现在我们基本上采取了两次任务一起选拔,再选拔备份的梯队,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训练和备份互相衔接,一次任务一次任务地叠加。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我们现在肯定是已经选拔出了我们的今年的执行任务的乘组以及备份,这样有利于咱们整个的任务的执行。

  杨利伟介绍,未来中国航天员的分工将越来越多元化,选拔的来源、种类和标准也进行了不小的调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从最初我们第一批航天员选拔来自于空军的飞行员,到现在我们的航天员不单单来自于飞行员,还有来自于地方的大专院校、大学,还有来自于我们的科研机构,还有我们的工程部门以及科学院,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第四批的航天员,还要面对港澳(地区)。这样,从航天员的来源上也发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从种类上,除了我们的驾驶员到工程师,还有载荷专家。现在我们的这些标准也好,我们的训练的一些规章制度都进入了成熟期或者说应用期。当然,我们工程现在也转入了空间站的运营期。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接下来工程总体将全面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工程。

  航天员 陈冬: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之付出。我也很幸运,能够把自己的精力、体力、智力投入到载人航天工程,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我觉得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去探索更深的太空,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星球就是我们下一个目标,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家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 | 李昱龙:水洞沟为何被称为国际史前研究的“璀璨明珠”?

      中新社银川2月26日电 题:水洞沟为何被称为国际史前研究的“璀璨明珠”?  ——专访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李昱龙  中新社记者 杨迪  作为中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以其特殊文化内涵和与西方文化的密切关联,在世界、特别是东方史前人类和环境研究中具...

    时间:02-26
  •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与青年共话新时代雷锋精神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张博冕 刘一轲)“作为一名社区警务工作者,及时回应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为辖区居民筑起坚不可破的安全屏障,是我的天职和使命!”  2月26日,“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最美志愿者”刘长乐在北京分享自己参加“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

    时间:02-26
  • 2023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5起

      2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3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今年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91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7593人,这是连续第113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时间:02-26
  • 天津海事法院首个法官工作室揭牌成立

      中新网天津2月26日电 (周亚强)记者26日从天津海事法院获悉,近日,该院首个法官工作室在天津港揭牌设立,司法服务进一步前移。  据了解,以往涉及天津港的案件,例如航运代理、港口货物保管、集装箱租赁等方面的纠纷,需要到天津海事法院咨询立案,必要时再由法官到现场调查核实。设立驻天津港法官工作室后...

    时间:02-26
  •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 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天(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周年。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前的1.8倍。九年里,三地携手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交通一体化变成现实  交通方面,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

    时间:02-26
  • (两会声音)扎根基层的“兽医女博士”:在猪圈鹅场深耕农村共富路

      中新网宁波2月26日电 (记者 林波)“嘎嘎嘎嘎……”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一养殖场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副所长陈淑芳正忙着给养殖户介绍白鹅养殖技术规范。  时值春耕,畜禽养殖工作进入忙碌期。连日来,陈淑芳走访于该市的各个猪圈鹅场,为养殖户带去科学养...

    时间:02-26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6日下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全会将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中央政治局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

    时间:02-26
  • 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始终为乡村教育鼓与呼

      中国人的故事|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始终为乡村教育鼓与呼  连续走访两所基层学校,回来又要梳理问题,忙到晚上8点多,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董彩云都没顾上吃晚饭。  董彩云想利用好一切时间,为教育发展、乡村振兴发声。临夏州的不少基层学校,都...

    时间:02-26
  • 辽宁省原副省长、公安厅原厅长王大伟被公诉 曾被指“大肆卖官鬻爵”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6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湖北检察机关近日依法对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公安厅原党委书记、厅长王大伟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称,王大伟利用担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辽宁...

    时间:02-26
  • (两会前瞻)应对挑战,两岸关系为何强调“融”?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应对挑战,两岸关系为何强调“融”?  中新社记者 李晗雪  新春伊始,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已阻隔三年的两岸正常交流,显示松动迹象;虽不乏挑战,两岸吁“融”之声更清晰恳切。今年全国两会,两岸多方均关注大陆方面将释出哪些新信息、如何实质推进两岸融合。资料图:2月19日,搭载5...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