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继续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和音)

2023-02-25 10:41:37

来源:人民日报

  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方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努力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经一年,局势走向备受国际关注。2月24日,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重申中方一贯主张,吸纳各国合理关切,展现了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大国担当。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大国对抗必须避免。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认为,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对话协商,解决各方关切,谋求共同安全。中方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努力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历史经纬和来龙去脉,既是欧洲安全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也是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造成的结果。解决乌克兰危机,乌克兰的主权安全应当得到维护,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同样应当得到尊重,欧洲的和平稳定值得捍卫,其他国家的和平稳定同样值得守护。中国坚定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既不拉偏架,也不火上浇油,更不趁机牟利。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帮助冲突各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中方重申要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并表示中方愿继续为启动和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形势越是复杂,越要保持清醒冷静;危机越是延宕,越不能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中国主张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着眼世界长治久安,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共同维护亚欧大陆和平稳定。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难题、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贡献了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中方日前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提供更系统的思路、更可行的举措,其中提出了“支持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的具体路径。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中方就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各方关心的具体问题阐明立场、提出建议,为化解危机提供了重要指引。

  乌克兰危机再次给世人敲响警钟:迷信实力地位,扩张军事联盟,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安全,必然会陷入安全困境。时代发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战思维来构建世界和地区安全框架。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任何国家都没有特权在世界上我行我素,任何霸权霸道霸凌行径都将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抵制。国际社会要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共同体意识,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时代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不负好春光!江苏文旅市场再现蓬勃活力

      明孝陵赏梅客流超10万人次、南京地铁17日客运量达315.5万人次……连续几个周末,江苏省内多个场所日均客流迎来新高,“人从众”的景象再度回归。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片春日好时光里,江苏多地文旅市场复苏,展现消费的蓬勃活力。  春日芳菲竞盛妍,景区迎来火...

    时间:02-25
  • 东西问·速读丨航天专家: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专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未来国外宇航员有很大概率乘坐神舟飞船到访中国空间站,航天应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领域。  2022年,中国空...

    时间:02-25
  • 奋进的春天|贵州:“特意性”旅游资源助力消费扩大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奋进的春天,贵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旅游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2月23日,2023“多彩贵州”文旅企业对接会在四川省成都市...

    时间:02-25
  • 学习语|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涌现出...

    时间:02-25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杨硕:应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新网贵阳2月25日电 (杨茜 袁超)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诊室外,病人有序排着队,等着看病。坐诊的医生是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教授杨硕。  双手轻轻搭在病人的脉搏上,两眼微闭,过一会,仔细开始询问病人的情况。对待每个病人,杨医生不急不缓。  这一段时间,除了坐诊看病,杨硕作为全...

    时间:02-25
  • 东西问·人物丨王巍:中国考古要见众生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王巍:中国考古要见众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倪伟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2002年至2016年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  他是荧屏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他是中国考...

    时间:02-25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姜涛:从“吃素”到“吃肉”,这只“恐龙”何以扭转学界认知?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2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二),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重庆2月25日电 题:从“吃素”到“吃肉...

    时间:02-25
  • 东西问·速读丨英专家回应“中国太空威胁论”:科学合作是非常强大的团结因素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针对个别国家渲染所谓“中国太空威胁论”,英国国家空间学院院长、英国国家航天中心主任阿努·欧嘉(Anu Ojha)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专访时表示,不同国家之间会存在政治差异,但实践表明,不同立场的国家可以走到一起,相信科学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更...

    时间:02-25
  • 2023年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在南宁启动

      中新网南宁2月25日电(记者 蒋雪林)2023年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启动仪式25日在南宁举行。台湾民意代表郑天财率领台湾花莲县少数民族参访团出席仪式。  广西台办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多年来,广西与台湾、与花莲往来频繁,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热络,成果丰硕。两地连续举办了十九届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周...

    时间:02-25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年,就在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建设完成的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