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科技部:中国是国际前沿创新重要参与者、解决全球问题重要贡献者

2023-02-24 16:23: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4日指出,中国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成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在北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王志刚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相关情况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国科技实力跃升,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27.3%。

  参与国际前沿创新、解决全球问题当然都离不开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认为,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人类问题的重要贡献者,从国际科技合作角度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内容:

  一是积极推动互惠共赢的双多边政府间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2022年,国际科技合作有力支撑元首外交和国家重大外交活动,贡献多项重要合作成果。同时,举办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会议,新签和续签25项科技合作文件,在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技术转移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新跃升。

  二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围绕全人类共同挑战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主动设置全球性科技创新议题,比如实施“科技抗疫国际合作行动”,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建设,牵头发起绿色电力未来使命,制定“碳中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同时,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也取得重大成果,中国在这些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当中的贡献度、话语权、领导力显著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开放创新生态。试点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支持外籍科学家领衔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鼓励各国科学家围绕重大问题共同开展研究,提升应对全人类问题的能力。同时,围绕外国朋友、外国人才在中国工作和生活,陆续出台一批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地方等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实现政府、民间双轮驱动,促进民心相通、理念融通、要素畅通、设施联通。

  张广军指出,下一步,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政府间对接、深化民间交流,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重点区域、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布局新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在国家国际科创中心实施一批制度性政策性改革举措,并加大中国国家科技计划对外的开放力度。面向未来,中国将与各国携手为推动人类进步和建设美好家园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使命。

  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解敏透露,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国际化步伐加快,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围绕可持续发展中国设立联合研发计划和创新基金,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构筑集聚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王志刚还强调,中国要在重点领域搭建更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来华工作的各国人才提供广阔发展舞台,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沃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统计:台湾2022年下半年出口值不及上半年

      中新社台北2月24日电 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24日公布台湾2022年进出口贸易概况。统计显示,台湾去年对外贸易表现一反往常季节性走势,为7年来首次出现下半年出口值不及上半年,9月起出口便转为同比负增长,结束此前26个月的升势。大陆与香港仍为台湾地区首要出口市场。  据《经济日报》报道及台当...

    时间:02-24
  • 李希在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 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开展教育整顿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2月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

    时间:02-24
  • 东西问|凯兰·高塔姆:尼泊尔读者为何喜欢中国图书?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尼泊尔读者为何喜欢中国图书?  ——专访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总裁凯兰·高塔姆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2022年末,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总裁凯兰·高塔姆时隔数年后再到中国。他到访北京、成都、武汉、南京、厦门等城市,与相关出版社达成了数个图书出版合作意向。  尼泊尔当代...

    时间:02-24
  • 东西问·镇馆之宝 | 杨海涛:中国出土的最重金器如何与海外结下“金”玉良缘?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2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二),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南京2月24日电 题:中国出土的最重金器...

    时间:02-24
  • 王志刚谈科技教育人才统筹推进:科技部要当好“主角和配角”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目标如何统筹部署推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4日形象提出,加强科教协同和人才工作已有相关机制,有些是科技部当“主角”,有些是科技部当“配角”,当“主角”要承担主体责任,当“配角”要配合相关部门把工作做好。  国务院新闻...

    时间:02-24
  • 三十年完成“三步走”,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走向广袤太空?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三十年完成“三步走”,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走向广袤太空?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这是官方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

    时间:02-24
  • 国家高新区自创区2022年贡献全国13.6%GDP 实现 “三高三新”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在北京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回答媒体关于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建设相关提问时透露,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

    时间:02-24
  • 汪文斌:中国吸收外资数据迎来“开门红”,充分表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邢翀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开年首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规模稳步上升,结构持续优化。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国吸收外资数据迎来“开门红”,充...

    时间:02-24
  • 国家林草局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4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天,国家林草局视频调度全国“两会”期间林草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形势,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调度指出,各级林草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健全完善“...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