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聚焦新需求 服务新体验(深阅读)

2023-02-21 05:00:10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随着群众消费新需求的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一些新职业应运而生。本报记者跟随3名新职业从业者,体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新职业的发展脉动。

  研学旅行指导师——

  学旅结合 寓学于旅

  元宵灯会,一场南塘夜游,如何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里,一场研学旅行活动前的讨论正在进行:“‘温润夜南塘’的策划,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完成任务,了解传统文化。”“可以划分小组,让孩子们在灯谜里找线索。”“可以参与乘游船、观夜景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学知识、品文化。”……

  据介绍,这种讨论隔三差五就会举办一次,参与的除了授课教师,还有研学旅行指导师。

  既是导游,也是讲解员,还要能设计课程,并且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教学能力……日渐火热的研学游,催生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新兴职业。

  2022年,人社部将研学旅行指导师列为新职业。在从业者赵静静看来,从“研学策划”升级成“研学旅行指导师”,不只是改了一个名。

  2021年,赵静静进入研学旅行行业,工作地点在温州市。“刚入职时,以为只需确定一个主题,联系活动地点,对接老师授课就行。现在看来,这份工作有很多学问。”赵静静说。

  “从最初策划,到实地走访,然后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策划出互动性强的内容,最后实地预演。”赵静静介绍,目前国内研学旅行的主要群体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指导师要将学习过程潜移默化植入旅行方案,让孩子们在旅行中有所收获。

  2022年9月,《研学旅行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初评。去年10月,温州市开设了首期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班,将拿到培训合格证书的优秀学员纳入温州研学旅行指导师资源库,优先向社会推荐。温州市研学旅行教育研究院教师陈晨介绍,截至去年12月,温州市已经拥有市级研学精品线路73条,研学活动吸引60万人次;去年9—12月,共举办了6期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累计培训362名学员。

  民宿管家——

  精细服务 宾至如归

  “温暖自在、用心服务的好民宿,体验很棒,一定再来!”近一个月前,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竺园文舍的民宿管家郑安心,送别来自深圳的客人,获得了这份好评。

  好评,源于用心服务。厦门一名老顾客刚刚下了新订单,郑安心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老顾客的需求我早已仔细记录;新顾客入住后,我会安排用餐、询问喜好、推荐旅游路线、制订服务方案……”

  “民宿管家与酒店经理不同,酒店需要标准化服务,但民宿必须讲究个性化,定制别致而有人情味的服务。”既是经营者,又是民宿管家,郑安心有着自己的经营心得:只有提供精细化服务,才能不断吸引回头客,赢得口碑。

  郑安心说:“来这里的客人几乎都是休闲游。我会根据他们的诉求定制旅游路线,把体验文化韵味融进去。旁边就是龙井茶产区,客人可以去茶园,到茶农家喝杯香茶;如果客人有需要,我还会请来老师教插花、茶道。”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有一次出差住在这里,说起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家里的饭。那时厨师已经下班,郑安心却特意开伙,请朋友做了几道小菜。这让李先生心里暖暖的,之后,只要有机会到杭州出差,他都会选择来竺园文舍。

  “当好民宿管家并不容易,要热爱、了解这里的山山水水,要能耐心体会顾客的心理,有才艺的民宿管家更受顾客欢迎。周边不少民宿管家是由经营者自己担任。”郑安心说,相比酒店经理等传统旅游服务岗位,民宿管家薪酬待遇更高。

  据浙江省人社厅工作人员介绍,浙江省已对民宿管家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已有1.56万人次获得专项能力证书。

  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

  创新维护 守护安全

  一天凌晨,13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进入杭州地铁4号线新风站,准备更新调试站台门系统程序。过去,站台门需要每月定期检修。新风站有48个站台门,每次月检,检修工要依次检查每一扇门。此次更新升级后的站台门电控系统将实时监控、排查站台门运营状况,每站可节约成本120万元。

  这一系统由杭州地铁集团胡芳铁创新工作室研发。据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既有一线检修工,也有后方维修人员,负责将设备返厂维修或自行维修。

  胡芳铁原是杭州地铁一名普通供电维护员,转型成为专家型人才,源于2017年底的一次专家评审。评审时,有专家提出,杭州地铁2号线灯箱地铁导向牌需要增加一段提示音。厂家回应,需要将导向牌依次拆卸寄回,费用为每台20余万元。地铁2号线有316台导向牌需要更新,费用不菲。

  能不能自己试试看?接到杭州地铁维护部门的委托后,胡芳铁从拆卸分解到学习编程、组装芯片,开始自行摸索。2018年初,2号线所有导向牌完成更新。

  这次的成功经验,也让杭州地铁看到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自主维修的重要性。2018年,杭州地铁成立了胡芳铁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以科研创新结合深度维修,突破了多项设备自主维修瓶颈,合计攻破39项生产技术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纳入了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胡芳铁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检修这个职业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希望未来更多有技术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

  本期统筹:杨烁壁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1日第04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高检:五年来,检察机关支持农民工起诉10.8万余件

      中新网2月21日电 最高检21日举行“做强新时代民事检察”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检察机关创新加强民事检察工作的主要情况。  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16万多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10.8万余件。2021年11月,最高检以民事支持起诉为主题,发布第三十一批指导...

    时间:02-21
  •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开创事业新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评论员观察)  ——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开创事业新局③  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沿海地区踊跃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边疆地区兴边富民。”在黄土高原,村民点击鼠标就能让陕北特产走向全国;在大别山区,红薯经由先进设备变身红薯条、冰激...

    时间:02-21
  •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人民观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①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作出...

    时间:02-21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小小的种子在总书记心里的分量始终是沉甸甸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时代育种人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

    时间:02-21
  • 奋进的春天|借水陆空铁全面出山,乘开局之势开放大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奋进的春天,贵州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以通道破题开路。新建贵阳至南宁铁路全...

    时间:02-21
  • 外交部发言人: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董雪)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关于中俄关系和乌克兰危机的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强调,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中方将继续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为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

    时间:02-21
  • 外交部长秦刚:安全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

      蓝厅观察丨外交部长秦刚:安全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  今天(21日),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文件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蓝厅论坛上,外交部长秦刚表示,《概念文件》展现了...

    时间:02-21
  • 一图速览《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2月21日,外交部举办蓝厅论坛,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制定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对帮助国际社会全面深入理解倡议、积极参与倡议合作,推动倡议早日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有哪些主要内容?一起来看——  记者:成欣、曹嘉玥...

    时间:02-21
  • 一名军士的“成才观”

      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人生拐点  宣读喜报,身披绶带,送挂牌匾……今年春节,王福康的家门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送喜报的热闹让节日氛围格外浓厚。  家乡父老的掌声和祝福,让王福康感到光荣与自豪。王福康家的客厅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奖杯和荣誉证书,这些是他多年来勤奋努力的结...

    时间:02-21
  • 【走进区域看发展】打通办税“最后一公里”,群众少跑千万里

      中新网重庆2月21日电(刘欢)只用一张身份证识别,就能进行税费申报、证明开具等业务,不再线下跑断腿……这个中心是如何打通跨省办税“最后一公里”的?  近日,在“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中,中新网了解到,2021年10月,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成立,这是川渝高竹新区积极...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