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新时代如何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2023-02-16 16:33:45

来源:光明网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五季”专题视频。13位党校教师以独特的青年视角,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理论故事和“高颜值”的理论视频,推动广大青年与党的创新理论“共情”,打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品力作。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孙林,解码新时代如何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列入了大会的主题,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新时代如何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这个话题很宏大,我想首先谈一下自己的体会。2018年10月,我到云南省大关县做一名扶贫干部,那时候很激动、很兴奋,所以非常积极地进村入户、遍访群众。大关山高坡陡,走路经常只有两种方式:上坡和下坡,所以特别费袜子。上坡磨袜跟,下坡磨袜尖,袜子常常被穿的上面两个小洞,下面一个大洞,拎起来一看活像一张大笑的脸。脱贫攻坚最紧张的时候,取消了节假日,干部全部下沉到一线,很多同志几个月都没有回家,我也好几个月没有回家,更加频繁地下乡、遍访、开会,所以也制造了更多“会笑的袜子”。但那时大家都不觉得苦,都充满胜利的希望,都有一股敢打敢冲的精神头。

  脱贫攻坚期间,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扶贫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凭着压倒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精气神,最终战胜了绝对贫困,在这个过程中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

  同贫困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我时常在想,既然有这么多牺牲、损失、危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五湖四海的人来扶贫,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在扶贫实践中,我逐渐深刻认识到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力量。当你看到失去双亲仍在努力读书的孩子,当你遇到行动不便仍在上山采笋的老人,当你见到重病缠身仍在为子女奔波的单亲母亲,相信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尽力去帮助他们,更何况是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想,这也是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精气神”的根本动力。

  大家还记得吗?在武汉抗疫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张文宏一句“共产党员先上”刷屏全网。“共产党员先上”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不管遭受什么样的大灾大难、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中国老百姓最可信靠的力量永远都是共产党员!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无数党员逆行出征,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去、在危机面前顶得上去,以使命守护生命,以大爱守护众生。他们中间,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错过救治的医院院长,有永远无法向妻子兑现婚礼承诺的丈夫,也有牺牲在救治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妈妈。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可以说他们用勇毅的行动彰显了伟大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铸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和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一起,共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无私者无畏,当一个人开始为更多人的幸福而奋斗时,才会变得勇敢、纯粹甚至高尚。一个政党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百年来始终十分明确为谁而奋斗。我想,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保持精气神的根本原因!

  新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世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思潮涌动暗流,新冠疫情影响仍未结束,个别国家全方位对我国不断打压、遏制;从国情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从党情看,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状况仍然存在。形势越严峻复杂、任务越艰巨繁重,目标越接近实现,越需要凝聚团结奋进的精气神。

  然而,精气神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所以必须时时警醒,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赓续精神血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奋斗,恪守初心使命,才能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志气、骨气、底气,始终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气神!

  出品人:杨谷 林振义

  总策划:陈建栋 孙晓莉

  总监制:吴丛丛 黄伟

  策划:蒋正翔 施墨

  监制:张晞 李澍

  统筹:韩丹 桑熙 陈航

  编辑:徐倩阳 刘梦甜

  编导:路天悦 梁爽 常世林

  设计:王爱民 杨经国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宋涛会见台湾妈祖联谊会代表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16日在北京会见来访的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一行。  宋涛充分肯定台湾妈祖联谊会多年来为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并表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根脉。我们要全面贯...

    时间:02-16
  •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天气渐暖,但台湾农民的寒冬似乎没有结束。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自2021年9月禁止输入大陆后,台东每年近2万吨的凤梨释迦产销成为挑战,价格面临“雪崩式下跌”,从2022年产地价每台斤(1台斤等于600克)30元(新台币,下同)的行情,下跌到2023年...

    时间:02-16
  • 王毅向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致信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2023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王毅向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致信,对筹备办公室成立表示祝贺。  王毅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需要有破解难题的良方、凝聚共识的力量和引领时代的担当。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

    时间:02-16
  • 海南围绕“陆海空”建立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中新网三亚2月16日电 (记者 王晓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实体化运作,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海洋国家实验室海南基地纳入建设方案,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获批建设……记者16日从海南“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新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

    时间:02-16
  • 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五

      中新网银川2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6日从宁夏教育厅获悉,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年)》,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五,整体水平大跨步迈入全国前列,在教育数字转型“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宁夏紧抓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

    时间:02-16
  • 西南大学成功绘制世界首个家鸡基因组完成图

      中新社重庆2月16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16日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洛浩教授课题组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家鸡基因组完成图的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a complete chicken genome)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率先绘制成功一个家鸡的全基因组完...

    时间:02-16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王秀英:以“光伏+治沙”破解土地荒漠化问题

      中新网沈阳2月16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王秀英:以“光伏+治沙”破解土地荒漠化问题  记者 王景巍  二月中旬的辽宁彰武县,春寒料峭,大地苍茫,气温低至零下18度。一大早,王秀英顶着寒风走进一处光伏发电厂,调研光伏产业,她要把治沙新取得的成果和农民的呼声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彰武县位于辽宁...

    时间:02-16
  • 火焰!火箭军2023年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

    火是什么?是坚持,是信念是蜕变,是心中的光!你的青春,等你点火欢迎加入火箭军方阵!!!...

    时间:02-16
  • 时政特稿丨总书记的“大食物观”

      翻开刚刚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  什么是“大食物观”?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30多年后,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时间:02-16
  • “黄河之肾”甘肃玛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

      中新社兰州2月16日电 (闫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县长杨智明16日表示,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县,探索出一套具有“玛曲特色”的高寒沙化、草原治理模式,黄河沿岸草原沙化退化已得到根本遏制,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  当日,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工作...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