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时政特稿丨总书记的“大食物观”

2023-02-16 20:37:1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翻开刚刚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

  什么是“大食物观”?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30多年后,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

  凌晨5点,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南菜大王”鲁德传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把海南、广东等地的蔬菜运到北京。30多年来,他既是“南菜北运”的亲历者,也是北京市民饮食需求变化的见证者。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与这里的留守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视频连线。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亲切交流。

  民以食为天。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畅通物流配送,丰富节日市场供应,确保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

△从鲁德传那里购买豆类蔬菜的分销商正在搬运货物。

  鲁德传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细心的他发现,总书记在“粮油肉蛋奶果蔬”之后加了一个“菌”。

  汉字“菌”,草字头下面一个囷。囷,指粮仓。古人造字时就告诉了我们,“菌”里藏着粮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食物短缺。在那个时期,食物问题几乎就等同于粮食问题。当时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目标是有的吃,填饱肚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统计显示,到2022年6月,我国食物总消费量从1978年的每人每年515千克,增长到每人每年超过1400千克,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由1978年每人每年247.8公斤下降到130公斤。

  减少主食摄入、增加副食摄入、注重食物种类多样性和营养搭配等,现在,蛋奶果蔬菌等这些一直被我们称作“副食”的食物,逐渐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临时下车,察看粮食作物长势,同正在田间劳作的老乡拉家常。

  “硬糜子有吗?”

  2021年秋天,陕北高原上,习近平总书记与老乡拉着家常——

  “硬糜子这没有,不种硬糜子。”

  “不种了是吧?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胡兰、油糕,真好。现在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

  “现在都好了。共产党好咧,生活好咧!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

  总书记说:“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对身体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反映在吃饭问题上,就是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供应。

  如何保证食物丰富多样?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说:“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0多亿亩的森林、4亿公顷的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从这些资源的开发中,可以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

  比如: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世界上每3条养殖的鱼中就有2条来自中国。2021年,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7.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约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1/3。

  “随着我们老百姓对质量需求的提高,实际上需要更多样化的食物,所以我们对土地的概念、对农业的概念、对食物的概念都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今年的中央文件专门拿出一小节来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我觉得这是中国要发生的一场农业概念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说。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考察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

  宁夏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核心区。自汉唐以来,银川平原就开始开渠引水、开荒拓田,被誉为“塞上江南”。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这个生态观光园有不少创新做法:稻田既种稻又养鱼养蟹,鱼蟹反过来给稻田施肥;农民土地流转,加上务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东;游客既可以观光游览,又可以品尝美食、购买农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这里不仅有‘一产’,还有‘二产’、‘三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

  这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也是一条延长的产业链。

  传统农业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环境高强度开发利用的生产方式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仅蛋白质需求量还要增加30%至50%。一项科学研究显示,采用霉菌发酵产生的真菌蛋白,如果到2050年可以替代全球20%的牛肉消费,那么大约可减少56%的二氧化碳排放和56%的森林砍伐。

  “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也是总书记强调的“大食物观”的应有之义。

  “大食物观要依靠科技发展,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食物供给的可持续。”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将会与传统的农业技术、传统的生产方式并驾齐驱。

△2022年10月20日,工作人员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一处晒场的大豆堆上忙碌。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推动实现全民健康为最终目标。树立大食物观,正是如此。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校对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轮作休耕 藏粮于地

      轮作休耕 藏粮于地(人民眼·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引 子  “田休耕,也增收。”种了半辈子庄稼的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李家口村村民叶广宽,2019年响应国家季节性休耕政策停种冬小麦,次年玉米亩均产量提高了约50公斤,加上每亩500元的休耕补助,一年亩均纯收益达600元左右,比休耕前提高了约200元。 ...

    时间:02-17
  •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权威访谈)  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印发。今年是全面贯彻...

    时间:02-17
  • 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人民时评)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山西沁源县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各农资经营门店购销两旺,种子、肥料、农药等各类农资充足;江苏徐州铜山区小麦返青长势喜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指导;湖南双峰县许多种粮大户组织工人和技术...

    时间:02-17
  • 储粮立体化 损耗降下来

      储粮立体化 损耗降下来(一线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要求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在东北地区推广农户节约简捷高效储粮装具,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  ...

    时间:02-17
  • 王毅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共同主持中法战略对话

      中新社巴黎2月16日电 (记者 李洋)当地时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巴黎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共同主持第二十三次中法战略对话。双方一致认为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致同意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沟通、巩固政治...

    时间:02-17
  • 传承“攻坚精神”,这个旅聚焦打赢立新功

      我旅的“攻坚精神”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传承。  ——刘华勇 第71集团军某旅“勇猛果敢突击营”营长  ◎高骏峰 李 政 本报记者 张 强  3公里武装越野刚结束,理论考核马上进行;400米障碍一考完,手榴弹投掷随即展开……  春节刚过...

    时间:02-17
  • 紧盯节点堵点靠前监督 助力重点工程按下“快进键”

      本报讯(记者 文子玉)南海之滨,我国首个深水高压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在其东北方向近70公里处,“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巍然矗立,从1500米水深的地层深处源源不断地采出天然气。  “去年年底开钻的‘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是中国海油增储上产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

    时间:02-17
  • 王毅会见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法比尤斯

      新华社巴黎2月16日电(记者徐永春 胡雪)当地时间2023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巴黎会见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前总理法比尤斯。  王毅表示,随着中国优化疫情管控,经济迎来强劲增长前景。中国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

    时间:02-17
  • 铁肩柔情 一心为民——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曹艳群

      新华社南宁2月16日电 题:铁肩柔情 一心为民——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曹艳群  新华社记者卢羡婷  又是一年春暖时,桂北的山花冒出新芽,扎根故土的瑶族女检察官曹艳群离开人们已经一年多了,她的精神却始终感召着这里的父老乡亲和每一位检察人。  “她把每一起国...

    时间:02-17
  • 中国救援队圆满完成赴土耳其救援任务拔营返程

    2月16日晚,中国赴土耳其开展国际救援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乘坐国航包机回国。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同机返程。当地时间当天(16日)12时许,中国救援队从哈塔伊体育场营地撤离。在撤离营地前,救援队将食品、饮水、部分帐篷等生活物资和全部医疗物资留给灾区,作为对灾区民众的又一份心意。中国救援队自2月8日到达当地灾区后,...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