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2年前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6.6万余件

2023-02-16 11:5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6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16日组织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介绍,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6.6万余件,审查后提出抗诉410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900余件。

  冯小光表示,过去一年,积极贯彻落实精准监督这一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理念,着力提升监督品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持续优化民事生效裁判监督。优先选择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力争抗诉一件促进解决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发挥对类案的案例指导作用,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防止片面追求监督数量的粗放式办案。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6.6万余件,审查后提出抗诉410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900余件。

  为了彰显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积极引导全国民事检察部门发挥监督职能,着力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合同类、劳动争议等领域的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的办理,一年来,上述领域的办案质效均有大幅提升。

  第二,深入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持续以“五号检察建议”的跟踪落实为抓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形成对民事诉讼活动的常态化监督。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8900余件,其中,提出抗诉120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700余件。

  工作中,积极指导四川、安徽、辽宁等省份开展相关专项活动,对重大虚假诉讼监督系列案件,第六检察厅挂牌督办,推动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6月,以“虚假诉讼的民事、刑事检察监督与社会治理”为主题,举办了第一期“最高检阅览室茶座”,深入研究贯彻“五号检察建议”的务实检察监督举措,凝聚检察一体化的办案共识,在理念上形成一体化的虚假诉讼防治认识;针对新类型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诉讼等虚假诉讼的新现象和“衍生”问题,组织开展调研,撰写报告,为解决实务中的棘手难题提供了思路。

  与此同时,还积极融入检察大数据战略,深化贯彻智慧借助这一检察办案理念,大力推进民事案件虚假诉讼智慧监督系统的运用,截至目前,该系统覆盖31个省级区域,共申请开通账号1973个,访问量9.6万余人次。

  第三,强化民事执行监督。认真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能,全面加强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做到监督与支持并重。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7.7万余件,经审查,提出检察建议6.4万余件。持续推进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建设,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草案)》涉及检察监督部分内容,召开专家论证会和检察官联席会议进行研讨,派员参加立法机关组织召开的座谈会,及时提出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意见建议。

  第四,深化民事审判程序和审判人员违法监督。坚持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的深层次违法监督办案理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依职权监督,不断加强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办案力度。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案件6.3万余件,经审查,提出检察建议5.3万余件。

  在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中,密切关注“二号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在民事检察条线推广地方先进经验,规范公告送达程序,切实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案件实体公正。对一段时间内的民事检察依职权监督案件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依职权监督案件数量较多的省(自治区)开展调研,就如何依职权能动履职撰写调研报告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不断深化新时代检察机关民事法律监督工作

  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过去一年,对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通过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解决了一大批诉讼弱势群体的诉讼难、维权难问题,推动了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支持起诉制度,切实保障支持起诉工作的规范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3月份,发布《民事检察部门支持起诉工作指引》,对民事检察部门开展支持起诉的原则、条件、案件来源、范围和程序等作出规定,有力规范推动了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开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政策放宽为何有些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专家解析原因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阚枫)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育龄妇女规模减少,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生育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国出生人口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

    时间:02-16
  • 【中国焦点面对面】中国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机遇?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中国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机遇?  ——专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阚枫  今年春节前夕,一组有关中国人口的统计数据引发舆论热议: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

    时间:02-16
  • 沈阳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文明交通行动

      中新网沈阳2月16日电 (李晛)据沈阳市政府新闻办2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为助力“缓堵保畅”,2023年沈阳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做好交通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实施公路建设项目20项,加速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12个地区309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改造,创建50条市政设施维护精品示范路……  中共...

    时间:02-16
  • 秦刚在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2023年2月16日,外交部长秦刚在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秦刚祝贺国际调解院进入实质创建新阶段,表示国际调解院将是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是践行《联合国宪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重要实践,也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全球法治公共...

    时间:02-16
  • 俄外长呼吁外媒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细节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张素 谢雁冰)针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呼吁外媒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细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这一爆炸事件开展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并追究有关责任十分必要。  有记者提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昨天(15日)呼吁外国媒体调查美国记者赫什关...

    时间:02-16
  • “红通人员”王东生回国投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卓“红通人员”王东生回国投案“红通人员”王东生回国投案  2月12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山东省追逃办和烟台市纪检监察机关不懈努力,“红通人员”王东生回国投案。  王东生,男,1956年11月出生,原系山东省烟台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

    时间:02-16
  • 海南文昌加快建设世界级航天城 邀海外乡亲共享自贸港机遇

      中新网海南文昌2月16日电 题:海南文昌加快建设世界级航天城 邀海外乡亲共享自贸港机遇                                                                                        ——访中共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  记者 符宇群  地处海南自贸...

    时间:02-16
  • 国家卫健委印发2023年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李恒)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其他季节均有散发病例。为进一步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指南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

    时间:02-16
  • 石建平当选西宁市市长

      中新社西宁2月16日电 (祁增蓓)16日,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石建平为西宁市市长。  据公开简历显示,石建平,男,汉族,1973年9月生,青海化隆人,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青海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青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等职务。202...

    时间:02-16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王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中新网成都2月16日电 (记者 张浪)四川省纪委监委16日消息: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四川省纪委监委对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王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王波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长期违规收受礼...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