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多地发布关于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方案

2023-02-13 01:59:42

来源:科技日报

  多地发布关于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方案

  助力“双碳”,人才缺口这么补

  ◎本报记者 何 亮

  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等6部门发布《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人才选拔培养,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只是天津,放眼全国,上海、吉林、贵州、内蒙古等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已经陆续发布了关于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升绿色低碳人才培养能力”成为各地方案中都提到的一项内容。

  产业、技术变革催生新需求

  2020年,我国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双碳”目标。

  其实,早在“双碳”目标提出前,我国的清洁能源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在水电、风电、光伏及氢能、储能等领域,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均在有序进行。而当“双碳”目标提出后,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就此开始,清洁能源领域人才队伍开始走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转型之路。

  面对新形势,原有人才队伍能否满足需求呢?

  答案是否定的。

  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开发服务处处长牛萍在具体调研中发现,战略科学家不足、复合型人才稀少、产业人才短缺成为当前“双碳”科技人才市场的主要特点。

  牛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面向“双碳”目标,通识教育难以满足复合型“双碳”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导致高校“双碳”科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与此同时,“双碳”领域相关产学研合作不足,产业人才缺乏,这些都是导致“双碳”人才出现紧缺的原因。

  在具体产业方面,从教育部下发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储能与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金融和碳交易等领域尤其缺乏人才支撑。

  “人才需求的改变,源于产业需求的变化。”相关业内专家表示,“在‘双碳’目标提出前,氢能和储能产业关注的是‘能’,而在‘双碳’目标提出后,产业的关注点转变为‘碳’。换言之,‘双碳’目标的提出使氢能和储能等相关产业的技术目标,由追求相对减排率转变为追求绝对减排量。”

  不仅是产业变化,技术变革也会带来人才需求的改变。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其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并运输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具有减排规模大、减排效益明显的特点。

  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并未“合体”,而是各自分散在不同行业。伴随降碳要求的不断增加,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技术需求也随之增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被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同时,行业从业者也要完成技能、知识等的“交叉融合”,此外还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加入。

  产学研多方推进人才培养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拔地而起。示范园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拉了个群”,联合产学研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源网荷储”(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一体化新型能源系统发展,建设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

  “示范园中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是三峡集团培养储能技术人才的一个基地。”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尹立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20年,他们综合考量全球先进储能技术,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选择对8种新型储能技术进行研究,并建成2个行业急需的大型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20余家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攻关,联合培养人才。

  此后短短2年,一系列储能技术成果相继落地:当前国内容量最大的功率路由器设备,国内规模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储能系统动态模拟平台,兆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

  科研成果创下“行业之最”的同时,科研人才也不断涌现。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集团已培养博士20余名,其中15名青年骨干研发人员已走上企业储能一线工作岗位。

  产业之外,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校也加快了探索的脚步。

  2021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作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该研究院整合清华大学相关领域学科优势,直面“双碳”领域复合型人才稀少等难题,协同打造低碳、零碳、负碳等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推动碳中和相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介绍,目前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有8个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涵盖低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零碳建筑、零碳交通、工业深度减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及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等交叉领域,以系统思维推动碳中和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关键一步在于转变观念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正式印发,从国家层面对“双碳”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此后,各领域“双碳”行动方案陆续出台,“双碳”“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双碳”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举措不断优化。

  2022年4月24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明确22条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同年8月17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提出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和发展壮大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面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可持续人才队伍。

  “对于‘双碳’人才的培养,我国在‘双碳’‘1+N’政策体系下,不断统筹优化‘双碳’科技人才培养举措,顶层设计已相对健全。”牛萍介绍,但在省市区县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双碳”工作实施方案及规划中,对“双碳”人才培养虽有所提及,却仍然缺乏关于“双碳”人才的专项政策,缺少更具体的实施举措。

  在牛萍看来,双碳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在于转变观念。从科研人才到产业人才,都需要将“碳”的观念树立起来,提升自身的“双碳”素养,让“双碳”理念先行。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科技人才“双碳”素养提升行动,为各类“双碳”人才涌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未来,面向“双碳”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牛萍建议,要建立“双碳”重点领域全球高层次人才动态监测机制,为“双碳”科技人才靶向引进和自主培养提供决策参考;加强符合“双碳”标准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在国际标准平台上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中国扫黄打非网消息,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3日公布2022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制售非法侵权盗版出版物、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编发非法期刊等类型。据统计,全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2000余起,刑事处罚4000 余人。  1.安徽...

    时间:02-13
  • 八人牺牲,无一人叛变 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英雄史诗

      从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专题展感悟——  信仰铸忠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作为湖北省武汉革命博物馆今年推出的首个新展,“信仰铸忠魂——中国共产党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专题展”最近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正式开放,吸引包括纪检监察干部在内的众多党员干部前来参观,从中汲取奋斗的...

    时间:02-13
  • ChatGPT担心自己被取代吗?TA和我们说了点真心话……

    近日,ChatGPT爆火,它可以回答各种问题,进行对话,生成文本,进行文本分类等任务。在推出两个月后,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而在ChatGPT爆火之后,百度率先传出3月份将发布中国版的ChatGPT,紧接着科大讯飞也曝出加紧开发中国版ChatGPT。对此,我们也和ChatGPT聊了聊,并不失时机地发出了灵魂提问:你担心被取...

    时间:02-13
  • 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航天总师?专访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贾世锦

      面对面丨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航天总师?专访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贾世锦  2月1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三位航天员于2022年11月30日搭乘神舟十五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换岗,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回到地球...

    时间:02-13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做好中小学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

      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保护人群。目前,各地迎来“乙类乙管”后第一个开学季,中小学校将主要集中在2月初至15日开学。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

    时间:02-13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时间:02-13
  • 两部专门法律意义重大——流域治理与保护进入新阶段

      大江大河,浩浩汤汤,奔涌不息。治水,关系国泰民安,关系岁稔年丰。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护一江清水,保大河安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期盼。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作为推进...

    时间:02-13
  •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开幕 数字变革中教育有这些变化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13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近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现场参会。  会议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

    时间:02-13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过去近5年 贺建奎和他的DMD研究会走向何方?

      贺建奎和他的DMD研究会走向何方?  2月11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过去近5年,贺建奎出现在“生物技术治理共同体研讨会——回望未来:CRISPR与社会价值”学术会议线下会场。他在报告中提起自己最近在做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编辑治疗药物研发,声称将募集5000万慈善捐款进行DMD基因编辑研究,会有伦理委...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