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开幕 数字变革中教育有这些变化

2023-02-13 08:12: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13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近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现场参会。

  会议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还将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和发布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等。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中心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中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2月10日,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7亿次,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

  据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2022年3月28日正式上线,集成整合了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截至2023年1月31日,注册人数7251万。职业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高等教育平台汇集2.7万门优质慕课,截至目前,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有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还聚焦重点领域推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22年3月28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国家门户首个公共服务上线,提供了丰富的政策、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全年共享岗位达到1370万个,通过平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从2021年的24%增长到2022年的31.6%。2022年5月28日在门户设计开通服务大厅,增设考试服务、学位学历、留学服务三个栏目。服务大厅共提供26项政务服务,全年累计办件2101万件。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还推出了“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参训教师超过1300万人。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 舒华:平台进行了7次的迭代升级,实现了教育阶段的全覆盖,数字化不仅要赋能学校教育,更要关注我们的终身学习,我们计划是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专题,还计划上线社会大课堂专题,提供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的机会以及发展新型的老年大学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数字化”助力乡村教育 均衡教育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持续推进,各地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数字化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

  湖南永州下马渡镇市门前小学地处山区,在校学生不足20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新学期开学,市门前小学正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城里的民生小学同步开展《云上读书分享会》。课堂上,两地师生“隔空问好”,共同分享寒假期间参加快乐阅读活动的心得体会。一块屏幕连接了城乡两个课堂,两地的同学们同上一堂课,共享教育资源。

  永州市下马渡镇市门前小学校长 蒋向雷:我们与市里很多优质学校联合建立了“云课堂”,定期进行远程网络教学,让学生们能同时听到音乐、科学这些优秀课程。现在资源很丰富,给了我们乡村教育提升的抓手。

  线上讲授加线下互动 课程丰富多彩

  数字化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有效助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贵州省丹寨县兴仁小学,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线上讲授加线下互动的方式,让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这是贵州省丹寨县兴仁小学开设的一门“玩转节奏”趣味课,跟随视频中的老师学习杯子舞、练习节拍感,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线上老师讲授,线下老师组织课堂互动,像这样,学校已经引入了探秘人工智能、中国象棋入门等十多门素质课程。

  丹寨县兴仁小学学生 文腾:我对这种课程非常感兴趣。我也了解了很多人工智能的知识,长大以后想当一名科学家,让人工智能为我们人类带来更大的帮助。

  丹寨县兴仁小学校长 蔡金权:这些年我们的数字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课件也不断丰富。现在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字化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有效助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上海:智慧赋能体育课堂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促进公平的手段,还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上海是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在宝山区,依托智能平台,学生们的体育课实现了“智慧”运转,每个同学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体质健康画像,还实现了运动“处方”的精准推送。

  在上海市宝山中学的智慧操场上,借助3台高速摄像头以及人工智能设备的数据推算,可以实时记录每位学生的运动成绩,包括50米短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一系列适合户外活动的基础运动项目。

  上海市宝山中学体育老师 武宇娜:以往我进行50米短跑测试,需要用秒表,先记录在点名册上面,课后我要把数据录入到电脑,非常烦琐。通过智慧操场,只需要一部手机,之前所有的测试和监测数据自动录入到手机里面,方便我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通过学生佩戴的运行手环,还能够采集心率、运动负荷等数据。实时监控、轻松反馈,在智慧终端的赋能下,不仅能让体育课变得更加“聪明”,还能通过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基础信息,为每个学生生成体质健康画像,形成专属的运动“处方”。

  上海市宝山中学高一学生 朱优然:在运动处方中,人工智能帮我设定了左右侧弓步蹲和左侧膝盖击掌两个运动,有效地帮我提升我的力量和敏捷协调能力。

  根据运动处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而借助运动交互镜,还可以自动匹配出每个同学的补足方案。系统会提供一系列运动备选项目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力量、耐力、协调、速度当中的不足。据介绍,上海市宝山区将在今年实现智慧体育的全覆盖。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 张治: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喜欢体育还喜欢体育课。另外,自觉形成了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了主动健康的发展意识,所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身心发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浙江:数字化平台 赋能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

  新学期开学,各地“双减”工作继续推进中。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数字化平台让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变得更加方便、便捷。

  新学期,各地陆续开学,课后服务也相继启动。浙江金华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出的数字平台“双减通”,在线开课、排课、报名、缴费、班级放学管理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在金华市湖海塘小学的“双减通”后台上,56项课后服务课程名称和报名人数一览无遗。

  这是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双减通”放学管理的应用场景,蓝、绿、红三色,代表的是不同班级的放学状态,等待的家长能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动态。接到孩子后,扫一扫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实现接娃签到。

  除此之外,基于这个数字化平台,老师还能实现课后作业的一站式发布、观察和统筹。学生做完当天作业后,拍照上传,就能实现云端批改,老师在后台里,既能够查看每位学生的答题详情,也可以查看班级整体数据,精准掌握班级学情。

  金华市教育局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主任 傅得臻:我们的作业与答疑系统合二为一,在学生做作业的同时,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由老师或者AI智能解答。这个数据就有利于我们形成后续的一个叫“学情大数据”。有助于老师以及学生补短的学习,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

  浙江:数字化平台推动个性化教学

  在杭州建兰中学,学校也打造了自己的数字化平台。智慧赋能让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杭州市建兰中学学生 金昱辰:平时我们做完作业,老师批改以后会把我们的答题卡录入到系统当中,就可以积累下来我们的错题。再给我推出一些专题的时候,就会先把包含这些难点的题目先进行推出。

  浙江省特级教师 李春波:我们自己拿了一个登分册,顶多保留一个学期,但是现在可能10年以后还能找到,就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来推动下一步的教学。

  在浙江,省教育厅还研发推出了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浙里问学”,为全省的学生提供向名师团队提问和交流的机会。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陈峰: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网上提问,我们汇集全省的老师来进行现场解答。数字化改革关键还是好用、实用、大家喜欢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已营救6名被困者 搜寻出8名遇难者

      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郭超凯)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目前,中国救援队累计派出13个批次、206人次救援人员,共营救幸存者6人、搜寻出8名遇难者。中国香港救援队营救幸存者3人。  当地时间2月12日,正在土耳其搜救的中国救援队共派出2个批次、42名救援队员,营救1名被困人员,搜寻出3名遇难者,对4...

    时间:02-13
  • 北京:新冠疫情态势总体保持平稳 监测预警体系运行良好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消息,目前北京市新冠疫情态势总体保持平稳,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奥密克戎BF.7分支和BA.5.2分支依然占据主要优势。  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监测预警体系运行良好,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重点机构监...

    时间:02-13
  • 9026米!我国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今天(2月13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的蓬深6井顺利完钻并成功固井,井深最深达到9026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蓬深6井位于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境内,蓬深6井开发油藏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等挑战,于2021年7月5日开钻,原设计井深7990米,为进一步探索地层深部含油气性,最终加深钻进...

    时间:02-13
  • “季节性用工荒”不再 用工大省广东“人才观”有哪些新变化?

      专车,专列,甚至是出动包机……全国经济复苏,2023年开春,全国各省区先“卷”起来的,是节后用工“抢人潮”“招工潮”。  正月初五,全国首趟返岗动车专列从广西开出,直奔广东。作为全国经济体量第一大省,广东拥有巨大的就业容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在130万人以上,约占全国的1/10,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用...

    时间:02-13
  • 云南省属国有企业原专职外部董事陈文山被“双开”

      云南省属国有企业原专职外部董事陈文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云南省属国有企业原专职外部董事陈文山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文山背离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毫无党性原则,拒绝组织多次教育...

    时间:02-13
  • 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叙利亚第二批物资启运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2月13日凌晨5时55分,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提供的第二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从北京启运。  该批物资包括棉帐篷、赈济家庭包、保暖冲锋衣等生活物资以及灾区急需的药品等医疗物资,可使受灾民众1万余人受益。  此前,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叙利亚的首批医疗物资已顺利...

    时间:02-1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大规模跃升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装机总量历史性超过全国煤电装机,进入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新春伊始,全国大电网上又新增了不少清洁电能。金沙江上,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

    时间:02-13
  • 歌声起太行

    冬日清晨,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迎来日出,村民在为游客讲解太行山独特的“日照冰瀑”景观。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2012年12月29日、30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300多公里,来到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

    时间:02-13
  • “飞天巨眼”,中国造!

      计划今年发射,将与天宫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   “飞天巨眼”,中国造!(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㉚)  对2023年可能发生的世界科技热点事件,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了展望,均把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即“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英语简称“CSST”)列入其中,认为它的飞天将与美国发...

    时间:02-13
  • 土叙志愿者:中国救援队令人感动

      震中日记 | 当地志愿者:中国救援队令人感动  【编者按】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土叙两国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灾区情况牵动人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大量援助物资陆续运抵,搜救行动争分夺秒展开。新华社多...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