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青年台胞吉林行:流连富美乡村 感叹科技腾飞

2023-02-12 14:47: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2月12日电(高龙安)2月的吉林仍是一派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12日晨,青年台胞戴慧瑜踏上离开长春的列车,车窗外的田野被大雪覆盖,一望无际,这景象很像她几天前到访过的松原市杨家村。

  持续一周的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吉林分营,成为18名台胞青年的难忘记忆。他们体验冰雪运动、参观科技企业,赴松原市考察乡村振兴和查干湖生态建设,收获满满。离别时刻,甚是不舍。

  戴慧瑜初次见到东北的农家小院,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在杨家村村民杨秀英家里,她第一次看到直径70多厘米的大铁锅,第一次尝到冻梨和冻柿子的美味。原来,这里的村子铺的是和城市一样的柏油路,农家小屋的大炕在冬天这么暖和。

  近几年,杨家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变美了、人变富了。“如果夏天来,一进村就能看见成片的油菜花,城里人专程来我们这儿拍婚纱照,我们还引进了蟠桃树、建了垂钓园。”当地村民说,去年暑假,来旅游的大客车一辆接一辆。

  “80后”台胞詹介元是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此行虽是第一次来吉林,却对这里的农业早有耳闻。他说,吉林出产的大米、玉米等农产品质量上乘,市场潜力很大,希望未来能够找到适合的契机,帮助当地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打通更大的市场

  青年台胞李弘昆是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已在北京生活多年,此前曾两次来到东北,这次吉林之行让他又有了全新认识。“我以前知道长春是‘汽车城’,没想到还有如此尖端的新科技。”

青年台胞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 高龙安 摄

  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弘昆第一次与卫星近距离接触。生产车间里,数颗卫星被金色“外衣”包裹,列队等待出征。

  这家企业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卫星制造技术经过数次迭代,分辨率等关键指标不断提高,卫星体积则一代比一代小。

  李弘昆说,此次冬令营活动让大家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认识祖国大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青年台胞来大陆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和发展

  据介绍,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自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8届,共有约7000名台胞青年参与。2022年,台生积极报名就读大陆高校,录取人数较2021年增长22%。

  戴慧瑜说,自己的吉林之行还未结束,她将乘高铁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去体验风土人情、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向着建设农业强省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

      向着建设农业强省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声音)  胡昌升  聚焦重点领域躬身笃行,满怀深厚感情为民造福,用我们的辛勤付出换来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

    时间:02-13
  • 在落实上下真功、求实效

      在落实上下真功、求实效(今日谈)  促发展争在朝夕,好政策重在落实。河南濮阳市建立重点工作领导调度机制和工作机制,细化指标落实责任,按照每周一调度常态化工作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庆璧山区围绕重点产业新组建8个工作专班,全力抓发展;贵州福泉市坚持“挂图作战”,...

    时间:02-13
  • 关注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金台视线·关注农村人居环境②)  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对养殖业、小企业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全链条治理能力,提升农民环...

    时间:02-13
  •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人民观点)  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把选贤任能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出过硬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时间:02-13
  • “小改造”承载“大幸福”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

    时间:02-13
  • 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

      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   “飞天巨眼”,中国造!  对2023年可能发生的世界科技热点事件,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了展望,均把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即“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英语简称“CSST”)列入其中,认为它的飞天将与美国发射新型火箭、启动小行星采矿任务等成为人类探索或利...

    时间:02-13
  • 中国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中国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国际论道)  得益于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在高铁、5G通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不断实现突破。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刊文称,中国经济非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源于其务实的创新体系,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中国走在...

    时间:02-13
  • 中国古树名木已是兴旺的“大家庭”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活化石”、森林资源的瑰宝。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从“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将“古树名木”视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其具有的重要科学、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与经济价值。  中国已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古树名...

    时间:02-13
  • 逐“日”追光 走近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

      逐“日”追光  走近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  行星发动机、智能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一段时间以来,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硬核科技”元素引发广泛关注。你知道吗?电影中的很多装备在现实中都有原型。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最近,社交媒体上,中核集团一张引爆网络的海报,展...

    时间:02-13
  • 科技创新护航“输水长城”

      数字化系统确保科学精准调水 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  科技创新护航“输水长城”  水利部发布消息,截至2月5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地区调度了超过黄河一年的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是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