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强信心·开新局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六

2023-02-11 21:03: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江南北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烟火气”“消费热”“忙碌劲”加速回归。春节假期,短短7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位居影史同期第二;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8%……一个个亮眼数据折射出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出人民群众持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绩取得,殊为不易,这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十年间,全国上下砥砺奋进,经济快速发展,厚植民生福祉: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过去三年,面对世纪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2022年,极不平凡。面对诸多挑战,我们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2.9%,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实践表明,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前进步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朴实的话语,道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回稳向好,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越是面对压力挑战,越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宣示:“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实招、求实效,规划部署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民生清单”,聚焦民生关切,直击民生痛点。

  着力夯实民生之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年伊始,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保用工稳就业。

  浙江、福建、江苏等东南用工大省展开跨省招工;广西柳州、甘肃定西、贵州贵阳等地发出返岗复工服务专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出台专门政策,为企业招用工发放补贴,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复工满产、加快发展……目前,“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正在全国开展,1至3月活动期间预计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放眼全国,劳动力市场呈现“早”春暖意:外出返岗早,大年初一起务工人员就陆续外出,两成务工人员返岗时间较去年有所提前;用工需求旺,不少企业期盼早开工、早生产,节前到输出地洽谈用工,节后立即启动定向招聘、定向输送。

  聚焦民生所需,努力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看医疗,为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今年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450个;

  看教育,今年将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

  看住房,今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造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

  看养老,今年民政部将联合财政部,支持一批项目地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财政部提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2023年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生活——

  浙江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一处名为“共富工坊”的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有的串珠、有的缝纫,忙得热火朝天。

  近年来,当地探索搭建“助共体”数字平台,建起150处“共富工坊”,帮助低收入家庭“就近工作、稳定增收”,累计带动400多名低收入群众每月人均增收3500元。

  在江苏,各级部门抓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重中之重,加快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江西,各地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在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9100万亩,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加快产业链升级,推动乡村振兴……

  探索共富机制、做好“土特产”文章、搞好乡村旅游……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各方面正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和举措正在扎实贯彻落实。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汇聚起14亿多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书写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记者樊曦、王优玲、周圆、周思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年台胞吉林行:流连富美乡村 感叹科技腾飞

      中新网长春2月12日电(高龙安)2月的吉林仍是一派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12日晨,青年台胞戴慧瑜踏上离开长春的列车,车窗外的田野被大雪覆盖,一望无际,这景象很像她几天前到访过的松原市杨家村。  持续一周的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吉林分营,成为18名台胞青年的难忘记忆。他们体验冰雪...

    时间:02-12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

    时间:02-12
  • 我国以“三提升”“两促进”举措大力推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田晓航、李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11日在京表示,我国正以“三提升”“两促进”系列举措大力促进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从生育起点、婴幼儿健康着力,推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在当天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

    时间:02-12
  • 中国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出色完成“猛虎-2023”演习

      新华社贝鲁特2月12日电(张哲 李竹林)当地时间2月1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在位于黎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第21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举行代号“猛虎-2023”演习,中国维和官兵出色完成联黎部队雇员及其家属紧急疏散课目演练。  此次演习,以任务区爆发大规模冲突,安全局势严重恶化...

    时间:02-12
  • 伊朗总统将访华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伊朗总统莱希将于2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完)...

    时间:02-12
  • 中央网信办坚决打击网上借“胡某宇事件”造谣传谣、恶意营销炒作行为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江西学生胡某宇事件”持续引发网民关注,网上相关谣言不断发酵,严重误导公众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对此,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认真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严厉打击网上借机造谣传谣以及恶意营销炒作行为。抖音、腾讯、微博、快手、百度、哔哩哔哩...

    时间:02-12
  • 【一线调研】“飞”出大山的豌豆尖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这个正月,不少土特产成为了抢手年货。贵州龙里豌豆尖就畅销粤港澳,质优价高的关键就在一个“鲜”字。今天(2月11日)的《一线调研》我们跟随记者去看看豌豆尖的保鲜秘诀。  初春时节,贵州龙里3万亩豌豆尖迎来采摘旺季。上午8点,湾滩河镇家庭农场主罗英就开始采摘精品豌豆尖。...

    时间:02-12
  • 【开好局 起好步】山西:做强重点产业链 促进制造业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年新作为,山西加速培育产业链集群,着力引进重点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宝武太钢精密带钢公司是山西特种钢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它生产的“手撕钢”等不锈钢产品是航天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企业的生产原材料。为满足上下游企业春节后的生产需...

    时间:02-12
  • 【开好局 起好步】河南: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3年,河南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量质齐升,以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河南省把重点项目聚焦在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河南新乡,这家膜材料生产企业正在装备一条新型智能化生产线,生产线投资1.5亿元,今年投...

    时间:02-12
  • 焦点访谈:强强联合 补短“锻”长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从2016年起,我国开始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的是解决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等问题。不久前,工信部又新批复了三个: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和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为什么要加强这些领域...

    时间:0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