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曾应枫:“恭喜发财”,广府有何独特新春年俗?

2023-01-24 17:5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1月24日电 题:“恭喜发财”,广府有何独特新春年俗?

  ——专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国各地春节习俗也有差异。

  在中国南方,以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主的广府人过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特色,甚至传至港澳及海外。广府人如何过春节?年夜饭必吃哪些菜?迎春花市“行花街”、拜年爱说“恭喜发财”,又有何种意涵?岭南民俗专家、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广府年俗及其蕴含的美好愿望、文化特色。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广东三大族群之一,广府人过年有何独特之处?

  曾应枫:从古代岭南到如今沿海开放的广府人,过年习俗自成一派,丰富而多彩,传统又新鲜,备年货、团年饭、行花街、迎财神、赏花灯等,历经千百年,形成一套以“除旧迎新”为主题的程序,成为约定俗成的仪式。比如,人们见面一句“恭喜发财”的拜年问候,就显示广府年俗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差异。

2019年2月,市民在广州西湖花市上与“财神”合影留念。陈骥旻 摄

  根据广府年俗活动的集中情况以及人们着手准备“过年”的普遍时间,春节一般从腊月廿三或廿四“谢灶”(送灶君老爷上天)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结束为止。也就是说,从“谢灶”那天起,就进入年关,这是过年的序幕。之后,要大扫除、购置年货和准备年宵食品、年夜饭等。俗谚“年廿三,洗衣衫;年廿四,扫屋子;年廿七,执归一;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脏物都搬走;年卅晚,团年饭后去卖懒”,基本把广府人忙碌的年关讲得比较清楚了。

  值得一说的是,以往,除夕之夜,广州西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卖懒”风俗,就是各家各户的小孩提一小灯笼,拿一红鸡蛋和一个茨菇,三五成群在街头巷尾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不懒。”“卖懒”寓意新的一年更勤奋,可惜如今这种风俗在广州等城市已逐渐消失。

广州一新春民俗文化活动上,市民爬上“金山”摘水果。高16米的“金山”上堆砌着苹果(代代平安)、柚子(越碌越有)、甘蔗(掂过碌蔗)等具有吉祥寓意的水果,吸引游客“爬金山”讨好兆头。陈骥旻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民以食为天,春节美食通常在一年中最丰盛。广府人春节美食有哪些特色,蕴藏了何种美好愿望?

  曾应枫:广府人传统年货包括鱿鱼、发菜、冬菇、虾米、粉丝等。年前还要开油锅,炸油角、炸煎堆、炸蛋散、包油角等食物,一般是全家动手,丰衣足食。蒸糕也是广府人过年的必备,除了蒸年糕,还有蒸萝卜糕、马蹄糕、九层糕等,既好吃又讲“意头”,象征“步步高”。

民众在广州一茶楼饮茶、吃点心。陈楚红 摄

  团年饭也叫年夜饭,这是广府人过年的重头戏,是一家人一年当中最为讲究和隆重的一餐饭。广州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广府人喜欢白切鸡,也称“白斩鸡”,还有鸭、鹅等三鸟,食材要求新鲜。烧肉肯定少不了,好吃且有“好意头”,寓意“红皮赤壮”,人丁兴旺。当然也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团年饭的鱼要求新鲜,一般多是清蒸。此外,还有好多传统美食佳肴,如芋头扣肉、发菜焖猪利、生菜以及老火靓汤。

    广州市民排队买烧腊准备年夜饭。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今年春节,广州多地重启2023年传统迎春花市,广府人为何如此热衷“行花街”?

  曾应枫:广州素有“花城”美称,市民春节“行花街”历史由来已久。西汉陆贾所著的《南越行纪》记载,当时的妇女“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明代,广州花市已是著名广东“四市”之一。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亦有相关记载。广州真正成规模的迎春花市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初。民国初期,广州拆城墙开马路,花市空间扩展。“年三十晚行花街”逐渐成了广州市民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行花街”民俗有增无减,发展规模越大。

2019年2月2日,广州西湖花市开市,吸引市民前来游玩。陈骥旻 摄

  在广州,“行花街”的高潮是在团年饭后。大人和孩子喜欢金桔,又好看又好吃,寓意“大吉大利”;年轻人喜欢大朱砂桔和吊钟花,寓意“财源滚滚,大展鸿图”;未婚男子则钟意买桃花,扛着它在花市转几个圈,寓意“行桃花运”;主妇和老人多喜欢买菊花、剑兰、水仙、鸡冠花等时花。

2019年2月,市民在广州天河花市选购迎春花卉。陈骥旻 摄

  2021年,广州“春节(行花街)”列入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即使受新冠疫情影响,广州2020年、2021年、2022年没有举办正式的大型迎春花市,但很多市民还是会上街购买年花。今年春节,包括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西湖路迎春花市等多地花市复办。

  中新社记者: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人拜年喜欢讲“恭喜发财”,这跟广东经济状况有关吗?

  曾应枫:“恭喜发财”是广府人拜年最多的用语。有研究显示,“恭喜发财”源自清末时期的广州十三行。据民间说法,在清代,广州十三行的一些中国人每逢过年时都会到行商商馆里去拜年,一进门便不停地说“恭喜发财”。此后,“恭喜发财”广为流传,成为一句常用的新年祝福语。

  广州被称为千年商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商业氛围浓厚,一直是富庶繁华之地。实际上,一句“恭喜发财”表明了人们的新年愿望——希望收入有提高、经济上有盼头,迎来好生活。

2022年2月,游客在春节假期期间来到广州白云山上观赏广州城区风景。陈骥旻 摄

  在包括广府地区的广东各地,春节期间,长辈会向来拜年的晚辈派“利是”,“利是”即红包,表达对晚辈的祝福。节后返岗后,很多未婚人士还会“逗利是”,遇到已婚同事便道“恭喜发财”,紧接着俏皮地添多一句“利是逗来”。至于金额多少并不在乎,金额10元(人民币,下同)、20元的利是,大家都乐意接受,派利是的人也没有压力。这一点非常好,没有攀比的风气。

岭南年俗——利是封。陈楚红 摄

  中新社记者:广东是著名侨乡,祖籍广州、佛山、江门等地的华侨华人众多,广府人遍布世界各地。据您观察,广府年俗年味在海外的传播和传承怎么样?

  曾应枫:广府年俗随着广府人的迁移而传承至港澳及海外,春节作为阖家团圆之日,对传统年俗的延续也是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联系纽带的延续。比如,“行花街”民俗除了影响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城镇,香港、澳门等地亦有花市,并辐射至东南亚等地的华侨聚居区。

  广府年俗起到了增进家族亲情、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海外的广府人也过中国年、吃年夜饭,尤其是岁数较大的华侨更是重视春节。每年春节,本人在海外的亲戚都会寄回拜年贺卡,虽然贺卡通常是圣诞卡,但写的内容却是中国春节的问候和祝福。年年如此,从未忘记。

广州猎德幼狮班的学员在猎德李氏宗祠练习舞狮基本功。陈楚红 摄

  在海外,广府华侨华人社团是广府年俗传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桥梁。每年春节,广府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在唐人街等场所开展舞龙舞狮、派利是、花车巡游、中式美食品尝等活动,非常热闹。我们要进一步依靠海外华人社团的力量,支持其举办各种新春活动,并吸引年轻人参与。

  中新社记者:广府年俗是否折射出了岭南文化的特点?广府年俗传承发展路在何方?

  曾应枫:广府年俗作为中华民族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节日文化心理等方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征。同时,广府年俗更是岭南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祭祀、饮食、交往等各方面呈现出了浓郁的岭南风情。无论是年夜饭、“行花街”,还是拜年语“恭喜发财”、派发“利是”,均体现了重商务实、重彩头、包容性较强等广府文化特征。

广东佛山民众在快子路选购挥春。陈楚红 摄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广府年俗也在变化。当然,一些习俗也无可避免地面临消失的局面,比如前面提到的“卖懒”;现在,除夕夜难以听到鞭炮声。广府年俗如何延续并发扬光大,值得思考。我认为,应顺应时代进步,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融入现代元素,赋予新的生命力。比如,通过社交平台抢红包、拜年,就是科技进步下的春节新现象。

2019年2月,广州越秀公园迎春花灯璀璨绽放,缤纷炫目的各式花灯吸引市民前来观光游玩。陈骥旻 摄

  值得一提,在广府地区,除夕夜交子时燃放“开门炮”是重要年俗之一。旧时,春节燃放鞭炮有着“吉祥迎新”“驱瘟驱邪”的意义,这一民间传统延续数千年。如今除夕燃放“开门炮”,迎新送瘟神,更有提振人心的意义。(完)

  受访者简介:

  曾应枫,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历任三届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创作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等三百多万字,多次获得省市各类文学奖项。代表作有《广州故事》《省港人家》《俗话广州》《广州民间艺术大扫描》《广州牙雕史话》《纤云弄巧摆七夕——广州乞巧节》《龙舟竞渡——端午赛龙舟》《织金彩瓷——广彩工艺》《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广州民间艺术大会堂》《传承与守望——广府文化“非遗研究与实践》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温暖聆听】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这段话出自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

    时间:01-25
  • 春运第18天全国发送旅客2904.2万人次 同比增长67.3%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24日(春运第18天,农历正月初三)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2904.2万人次,环比增长23.5%,比2019年同期下降43.4%,比2022年同期增长67.3%。  其中: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96.3万人次,环比增长33.3%,比2019年同期下降24.1%,比2022年同期增长85.0%...

    时间:01-25
  • “天宫画展”春节期间亮相中国空间站

      春节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举行了以“画美丽中国,话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天宫画展”,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40幅青少年绘画作品亮相“天宫”。当青少年航天迷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是怎样的心情呢?一起来看看。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去年11月29日,在“...

    时间:01-25
  • 健康中国|新年健康礼,怎么送有讲究

      新年健康礼,怎么送有讲究【健康幸福过新年】(15)  礼物可以表达我们对亲友的思念和尊重,也可以为这个隆重的传统节日增加喜庆和热闹的气氛。如何准备一份心意满满又健康实用的年礼呢?  不盲目跟风,不要轻信广告宣传,要因人而异。无论是食品、营养品,还是保健类器材,不要以为越贵越好。  提醒广大...

    时间:01-25
  • 健康中国|大年初三睡到饱,诸事皆安好

      大年初三睡到饱,诸事皆安好【健康幸福过新年】(14)  春节假期即将过半,迎新春、拜大年、走亲访友,忙忙碌碌的几天之后,是时候睡个好觉,让身心彻底放松了。  好眠提示  1.营造舒适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和光线对睡眠的干扰,增加寝具舒适度,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  2.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可助眠,建...

    时间:01-25
  • 健康中国|假期长时间看手机,快来解锁正确的姿势

      假期长时间看手机,快来解锁正确的姿势【健康幸福过新年】(13)  春节假期,很多人手机不离手。殊不知,长期错误的手机使用姿势,您很可能被 “手机脖”盯上。快来解锁看手机的正确姿势吧!  1.躺着看手机时,最好借助抱枕等,保持关节稳定。  2.尽量坐着看手机。如果习惯侧卧看手机,尽量调整枕头高度,使...

    时间:01-25
  • 焦点访谈:总书记的牵挂 神山村又换新颜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总书记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人民过得好不好,一直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2016年的2月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江西井冈山革命老区,来到偏远的神山村,看望慰问这里的贫困群众,给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共商脱贫致富之...

    时间:01-25
  • 【过年】习言道|“有福有喜”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一起过年的暖心故事。  摄影图来源:新华网...

    时间:01-25
  • 习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作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作视频致辞。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

    时间:01-25
  • 云南蒙自:樱花盛开游人来

    春节期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文澜公园内的樱花竞相绽放,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踏春赏樱,享受美好春光。王俞摄(人民图片网)原标题:云南蒙自:樱花盛开游人来...

    时间:01-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