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18年减少150颗?星星正从人类视野中快速消失

2023-01-20 03:37:02

来源:科技日报

  星星正从人类视野中快速消失

  出生时看到二百五十颗 十八岁时只能看到一百颗

  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少,星星能见度的变化可用每年7%—10%的天空亮度增加来解释。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2011年至2022年间50000多次肉眼观察夜空的分析结果。

  在地球陆地表面的很大一部分,天空在日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散发着人造暮光。这种“天光”是一种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光污染形式,会影响昼夜活动的动物,也会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对观星和天文学产生负面影响。

  以前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测量过天空辉度随时间的变化。虽然原则上可通过卫星测量,但监测整个地球的唯一电流传感器并没有足够的准确性或灵敏度。

  因此,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是利用人们的观察力,将人眼用作传感器,并在公民科学实验的框架内这样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OIRLab发起的“夜间地球”项目从2006年开始运行,全世界的人都可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参与者观测他们的夜空,然后使用在线表格报告一组8张星图中的哪一张最符合他们所看到的,每张图表都显示了不同程度光污染下的天空。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和波鸿鲁尔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凯巴说:“个人贡献就像一个全球传感器网络一样协同工作,使新科学成为可能。”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1年至2022年间全球51351名参与者在无云和无月之夜拍摄的画面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全球19262个地点,包括欧洲的3699个地点和北美的9488个地点。

  凯巴说,在城市环境中,星星从人类视线中消失的速度是惊人的。研究发现,可见星星数量的变化可用夜空亮度的增加来解释。在欧洲,他们发现夜空亮度每年增加6.5%;在北美,这一比例为10.4%。

  为了让这些数字更容易理解,凯巴解释了在一个夜空亮度每年增长9.6%(全球平均水平)的地方的观星影响。“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发展,一个出生时能看到250颗星星的孩子,在18岁生日时只能看到100颗星星。”

  【总编辑圈点】

  生物的许多行为和生理过程都会受到光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的波长等方面。而除了生物,另一个受光照影响的大户其实是天文学领域。“污染”人们视野的除了光学光源,还有各种无线电源,如手机、无线互联网发射器、GPS卫星等。在本文中,科学家们得出一个新结论:尽管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目前的照明政策,还没有带来任何改善,至少在陆地层面上如此。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禄寿”三星齐至迎除夕 五星连珠太空贺新春

      中新社南京1月20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大地一派喜气洋洋迎接新春佳节之际,群星也在浩瀚天宇开启“新春派对”,送上来自外太空的节礼。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近期入夜后,正南方头顶的天空有三颗一字排开、距离相等、亮度相近的星星...

    时间:01-20
  • “五个一百”:鼓起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进入作品报送阶段,活动面向全网评出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原创发布的网络正能量内容。活动一启动,便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与国家安全、社...

    时间:01-20
  • 透视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透视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姜琳、邵鲁文、黄兴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引发广泛关注。在我国就业总量压力犹存的背景下,一些领域缺工意味着什么?包含哪些深层次的就业矛盾?“新华视点”记者...

    时间:01-20
  • 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渔类案件7760余起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长江禁渔”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加大打击震慑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破获涉渔类案件7760余起,打掉团伙750余个,查扣非法捕捞器具1.5万余套,查获渔获物40余万公斤。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沿江各地和长江航...

    时间:01-20
  • 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春节消防安全提示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消息,春节期间,客流物流密集,节庆活动频繁,用火、用油、用电、用气较多,火灾风险加大。国家消防救援局1月20日发布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加强防范、平安过节。  1、社会单位要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及...

    时间:01-20
  • 国务院安委办部署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管理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加强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和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管理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公共场所具有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强、突发性高、偶然性因素多等特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

    时间:01-20
  • 中方呼吁联合国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紧迫挑战

      新华社联合国1月19日电 联合国大会主席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主席19日举行联合吹风会,介绍工作设想,听取会员国意见。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在吹风会上发言,呼吁两大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紧迫挑战。  戴兵表示,联大和经社理事会应充分倾听发展中国家呼声,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减...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台湾“90后”酒吧店长:迎兔年忙“复苏” 拼新春“开门红”

      中新网达州1月20日电 题:台湾“90后”酒吧店长:迎兔年忙“复苏” 拼新春“开门红”  记者 贺劭清 张浪  音响循环播放着周杰伦经典老歌,玻璃柜中陈列着布袋戏道具与阿里山茶,屋顶悬挂福字、吉兔装饰,顾客们在台湾各地风光美照旁合影留念……推开四川达州秘境酒吧的大门,仿佛“瞬间移动”到台湾,一...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台农扎根漳州种蝴蝶兰:年宵花市旺

      中新网漳州1月20日电 题:台农扎根漳州种蝴蝶兰:年宵花市旺  作者 廖珍妹  春节临近,回台探亲的台农黄瑞宝在三天前又匆匆赶回福建省漳州市,“我每年除夕都在大陆过,两岸都是我的家。”  在漳州市漳浦县,黄瑞宝种植蝴蝶兰已十几年。他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专程从台湾赶回来,是因为每年大年初一都...

    时间:01-20
  • 地方两会观察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织密医疗保障网——从地方两会看医疗惠民举措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织密医疗保障网——从地方两会看医疗惠民举措  新华社记者  病有所医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话题。地方两会期间,“医疗”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之一。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各地两会上采访发现,各地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