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飞离地球最远的五大探测器现状如何?

2023-01-20 03:32:49

来源:科技日报

  旅行者号和新视野号“超时加班” 先驱者号业已失联

  飞离地球最远的五大探测器现状如何?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刘 霞

  自1972年先驱者10号探测器发射以来,目前已经有5艘飞船朝太阳系外进发,它们是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和新视野号。这些探测器目前都已经完成了各自最初的使命,但它们并未偃旗息鼓,有的仍在“超时加班”,为人类探测更多宇宙的秘密;有的已经与地球失联,孤独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行。美国太空网在近日的报道中,梳理了这些探测器的现状。

  旅行者号“超时加班”

  1977年,肩负不同任务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先后启航,开始了各自的冒险之旅。2022年,旅行者号任务迎来了45周年纪念日。从近距离飞越多颗行星到探索人类在太空中的最远距离,这对“姊妹花”在增强人们对太阳系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0年,旅行者1号任务圆满完成后,为了节省能源,科学家让它在朝远方狂奔之前最后一次回望地球,拍下了著名的“暗淡蓝点”照片之后关闭了它的相机,但飞船上的其他仪器仍在收集来自太阳的等离子体和磁场的数据。

  2012年,旅行者1号飞出日球层顶,脱离了太阳风的影响,朝太阳系外飞去,它成为飞行最远的人造探测器,到达了距离地球230亿公里的位置,目前正带着人类信息向着更远的宇宙深处进发。1986年,旅行者2号抵达天王星,成为首次造访天王星的探测器。2018年,旅行者2号也飞出日球层顶,向着更远的太阳系边缘飞去。

  不过,这对“姊妹花”仅仅离开了日球层,要想飞出太阳系最少也要上万年时间。她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太阳影响的终点以及其他恒星影响的起点。

  太阳系的边缘也充满了惊喜。此前科学家认为,离开太阳系中心时,来自太阳的等离子体会变得更稀疏和分散,但事实上,旅行者号在穿越日球层顶后遇到了密度更大的等离子体,天文学家仍对此感到困惑不已。

  先驱者号已经失联

  1972年发射升空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和1973年发射升空的先驱者11号探测器在太空探索史上具有先锋意义。

  先驱者10号是第一个成功穿越小行星带的探测器,也是第一个近距离对木星进行观测的探测器,随后它又飞掠了土星。由于先驱者10号发射时间略早,所以它曾经是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在2003年与地球彻底失联之前,它与地球相距大约122.3亿公里,这一距离后来被旅行者1号超越。

  先驱者10号所携带的燃料早已耗尽,目前它正依靠惯性朝太阳系外飞行,不出意外的话,预计在约200万年后到达距离地球大约68光年远的毕宿五恒星。

  1973年4月6日,先驱者11号发射升空,经过6年飞行到达土星轨道,成为人类首个研究土星及其光环的探测器。1995年9月,为节省先驱者11号越来越弱的电力,NASA终止了与其的联系。它将与先驱者10号一样,在接下来的漫漫征途中孤独前行。

  新视野号后生可畏

  新视野号是飞离太阳系任务中最年轻的“兄弟”,它于2006年发射升空,旨在探索冥王星及其卫星。2015年飞越冥王星后,新视野号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飞离太阳系,预计将在2040年左右到达日球层顶。

  新视野号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是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2019年,新视野号成功飞越了迄今已知距离地球最遥远的天体“天空”,其距离地球约64亿公里,属于柯伊伯带最原始的天体。这是新视野号的首次任务延期。

  今年早些时候,航天器进入休眠模式,预计将休眠至2023年3月1日。之后,研究团队计划启动新视野号第二次柯伊伯带扩展任务。

  与此同时,任务小组也在开展一些令人兴奋的新观测,他们准备将新视野号用作遥远太阳系的动力观测站,以提供在地球上无法获得的信息。

  当新视野号从休眠中醒来继续前行时,它将经过“柯伊伯间隙”,科学家认为那里的大型柯伊伯带天体要少得多,但不清楚具体原因。

  研究团队表示,在执行扩展任务期间,新视野号将能更好地测量太空中的光线和宇宙射线,追踪整个太阳系的尘埃分布,并获得有关太阳影响的重要信息,以补充旅行者号获得的信息。由于旅行者号和新视野号这3个功能强大的探测器正朝不同方向飞行,天文学家可借助它们绘制出太阳系结构的不规则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禄寿”三星齐至迎除夕 五星连珠太空贺新春

      中新社南京1月20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大地一派喜气洋洋迎接新春佳节之际,群星也在浩瀚天宇开启“新春派对”,送上来自外太空的节礼。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近期入夜后,正南方头顶的天空有三颗一字排开、距离相等、亮度相近的星星...

    时间:01-20
  • “五个一百”:鼓起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进入作品报送阶段,活动面向全网评出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原创发布的网络正能量内容。活动一启动,便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与国家安全、社...

    时间:01-20
  • 透视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透视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姜琳、邵鲁文、黄兴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引发广泛关注。在我国就业总量压力犹存的背景下,一些领域缺工意味着什么?包含哪些深层次的就业矛盾?“新华视点”记者...

    时间:01-20
  • 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渔类案件7760余起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长江禁渔”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加大打击震慑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破获涉渔类案件7760余起,打掉团伙750余个,查扣非法捕捞器具1.5万余套,查获渔获物40余万公斤。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沿江各地和长江航...

    时间:01-20
  • 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春节消防安全提示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消息,春节期间,客流物流密集,节庆活动频繁,用火、用油、用电、用气较多,火灾风险加大。国家消防救援局1月20日发布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加强防范、平安过节。  1、社会单位要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及...

    时间:01-20
  • 国务院安委办部署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管理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加强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和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管理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公共场所具有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强、突发性高、偶然性因素多等特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

    时间:01-20
  • 中方呼吁联合国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紧迫挑战

      新华社联合国1月19日电 联合国大会主席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主席19日举行联合吹风会,介绍工作设想,听取会员国意见。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在吹风会上发言,呼吁两大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紧迫挑战。  戴兵表示,联大和经社理事会应充分倾听发展中国家呼声,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减...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台湾“90后”酒吧店长:迎兔年忙“复苏” 拼新春“开门红”

      中新网达州1月20日电 题:台湾“90后”酒吧店长:迎兔年忙“复苏” 拼新春“开门红”  记者 贺劭清 张浪  音响循环播放着周杰伦经典老歌,玻璃柜中陈列着布袋戏道具与阿里山茶,屋顶悬挂福字、吉兔装饰,顾客们在台湾各地风光美照旁合影留念……推开四川达州秘境酒吧的大门,仿佛“瞬间移动”到台湾,一...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台农扎根漳州种蝴蝶兰:年宵花市旺

      中新网漳州1月20日电 题:台农扎根漳州种蝴蝶兰:年宵花市旺  作者 廖珍妹  春节临近,回台探亲的台农黄瑞宝在三天前又匆匆赶回福建省漳州市,“我每年除夕都在大陆过,两岸都是我的家。”  在漳州市漳浦县,黄瑞宝种植蝴蝶兰已十几年。他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专程从台湾赶回来,是因为每年大年初一都...

    时间:01-20
  • 地方两会观察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织密医疗保障网——从地方两会看医疗惠民举措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织密医疗保障网——从地方两会看医疗惠民举措  新华社记者  病有所医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话题。地方两会期间,“医疗”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之一。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各地两会上采访发现,各地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