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刚“阳康”,春节回家会二次感染当地病毒吗?

2023-01-11 05:23:02

来源:新京报

临近春节,不少人都有返乡回家或外出旅行的计划,如果前往的城市流行的是另一个毒株,是否还会再感染新毒株?同一个病毒二次感染会更严重吗?对此,我们整理了几组数据,通过对比不同病毒、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人群感染数据,来为大家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临近岁末,在经历了免疫系统与病毒的鏖战后,朋友圈里还阴着的朋友被网友戏称为“挺进决赛圈”的超能战士,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阳了吗?什么时候阳康的?”

从前段时间政策调整,鼓励无症状、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再到近日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公布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都在告诉我们,新冠病毒不再那么可怕了,但广大居民仍要做好个人防控与监测。因为当下还有一个话题在互联网上讨论热度极高,那就是新冠病毒“二次感染”。

其中不少已经感染过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二次感染的几率有多大?二次感染的症状是否更加严重?

临近春节,不少人都有返乡回家或外出旅行的计划,如果前往的城市流行的是另一个毒株,是否还会再感染新毒株?同一个病毒二次感染会更严重吗?对此,我们整理了几组数据,通过对比不同病毒、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人群感染数据,来为大家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奥密克戎二次感染率最高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所谓再次感染,也叫二次感染,是指感染恢复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是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的。

二次感染与“复阳”是有本质区别的,“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后再次监测发现核酸阳性,且“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基本没有传染性。

二次感染则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而言患者有临床症状,并且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在王贵强主任的介绍中,提到二次感染会“经过一段时间”,但具体会经过多久,并没有准确的解释。据北京疾控介绍,其实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二次感染的定义都不同。

比如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只有当首次感染的病毒完全清除,并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反应时,才能诊断为真正的二次感染。

英国则认为二次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为90天,美国是60-90天以后,且二次感染需要结合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免疫反应、基因测序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定。

前段时间,网传北方有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共循环或者说有重组,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A.5.2和BF.7仍是全国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目前,奥密克戎仍然是国内较为流行的毒株。

2022年8月,一份发表在《欧洲临床研究杂志》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病毒的二次感染率要远高于阿尔法和德尔塔。这份研究收集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区150多万受试者的感染数据,其中二次感染的有15.8万人,阿尔法病毒二次感染率为0.57%,德尔塔为1.25%,而目前最为流行的奥密克戎二次感染率达到3.31%。

虽然奥密克戎二次感染率最高,但具体到亚型毒株,也会有不同的差异,因为病毒一直在变异,从已二次感染病毒看,同一个毒株二次感染率较低。

据英国统计局2022年12月23日公布的数据,如果感染者首次感染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4/ba.5,二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0.7%。但如果第一次感染的是奥密克戎BA.1,或者是阿尔法和德尔塔,那二次感染奥密克戎ba.4/ba.5的人群最高可达16.6%。

时隔多久会二次感染

2022年6月中旬,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二次感染者中,时间跨度12个月以上的最多。该研究共对比了从2021年4月到2022年1月期间27487名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征,在755个二次感染者中,16.5%的感染者在首次感染后3-6个月二次感染,36.7%感染者在6-12个月后二次感染,46.8%在12个月以上二次感染。

在二次感染人群中,不同的病毒也有明显差异,二次感染期为3-6个月的感染者中,8.8%的人感染的是阿尔法变体,7.2%是德尔塔变体,其他84%都是奥密克戎变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高校将持续职称自主评聘 符合条件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遵循高等学校教师、实验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突出专业特点,完善职称评价机制,为他们量身定制清晰的职称分...

    时间:01-11
  • 2022年完成的这件事,让我们向“星辰大海”又进一步

      中国空间站系统研发团队:天宫筑成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3.1.9总第10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22年度科技人物 中国空间站系统研发团队   获奖理由  2022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首次实现六名航天员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遨游苍...

    时间:01-11
  • 中消协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提振消费信心”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11日)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中消协将从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三方面入...

    时间:01-11
  • 团结奋斗新征程,2023年统战工作怎么干?

      【新语评说】团结奋斗新征程,2023年统战工作怎么干?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淮南子·主术训》中的这句古语。这句话的意思是,集聚集体力量,就能无往不胜;集思广益做事,就能无所不成。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

    时间:01-11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本版...

    时间:01-11
  • 中国驻欧盟使团新任团长傅聪会见北约副秘书长

      中新网布鲁塞尔1月11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新任团长傅聪10日会见北约副秘书长杰瓦讷,双方就中国和北约关系、北约对华认知、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意见。  傅聪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了蓝图,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之一就是中国将继续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

    时间:01-11
  • 2022年两岸关系复杂严峻 国台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在今天(11日)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今天是2023年国台办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请发言人回顾总结2022年两岸关系,并展望2023年两岸关系发展。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2022年,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团结两岸同...

    时间:01-11
  •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2023开年增进民生福祉一线观察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2023开年增进民生福祉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回顾2022年,面对疫情多发散发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2023年,更多务实举措将为人民幸福持续加力。  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基层一线发现,各地在更多方面、更...

    时间:01-11
  • 安徽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信社纪检监察组原组长许维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安徽省纪委监委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委员许维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省纪委监委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委员许维彬严重违...

    时间:01-11
  • 公安部: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

      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其中汽车3.1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0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64亿人。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7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923万人。资料图:12月22日,北京市东三环路上车流密集。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