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3-01-11 10:59:07

来源:人民日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凝心聚力。

  ——编 者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上旧庄村的大棚里,村民们正在打包装运刚摘下来的草莓;走进辽宁省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大院中,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农田里,冬小麦发芽吐绿、长势喜人……冬日时节,广袤乡村涌动发展希望,亿万农民信心满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阐明“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回溯既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农业作支撑。走进果园,向果农了解当年苹果收成,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在村苹果洗选车间,听取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并察看分拣装箱生产线……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来到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嘱托,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一滴滴汗水,一季季丰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农业发展日益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我国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各地呈现;促进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1年的2.50∶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应当清醒认识到,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矢志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农业发展进程的提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集聚众智众力。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而是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业强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方此之际,尤应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讲述了曾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之一的四川大凉山的故事。搬新家、兴产业、强基建、抓教育……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全国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的缩影。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万众一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人民日报评论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近日发布。这批成果主要包括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首次获得全球磁场勘测图等。0146.5nm极紫外成像仪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

    时间:01-11
  • 深圳拟发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据证券时报网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综合考虑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婴幼儿养育成本等因素,按照递进式差异化的补贴思路,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入户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平均每年可...

    时间:01-11
  • 【光明论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光明论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与“十四五”规划强调的“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耦合,本质上就是通过加强产学研资的深度结合,让科技成果能够及时产业化,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支持作用...

    时间:01-11
  • 用方志记录伟大扶贫事业

      展现辉煌成就 传承宝贵经验  用方志记录伟大扶贫事业(有的放矢)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十年来我们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地方志工作是为国存史的文化基础事业,用方志记录伟大的扶贫事业,讲...

    时间:01-11
  • 两岸“动、植、食”系列常用产品名称及HS编码对照团体标准发布

      中新网厦门1月11日电 (杨伏山 李钊茜)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11日披露,由其辅导编制的《海峡两岸动物常用产品名称及HS编码对照》《海峡两岸植物常用产品名称及HS编码对照》《海峡两岸食品常用产品名称及HS编码对照》三项团体标准近日正式发布实施。  该系列标准由厦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会、台...

    时间:01-11
  • 四川:对各种大呼隆的论坛等活动进行清理整顿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上午在成都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四川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报告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行胜于言,讲真话、讲实话、...

    时间:01-11
  • 在新征程更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

    时间:01-11
  • 第六期全国“公安楷模”群像:以忠诚书写荣光

      他们忠诚于党,坚决听党指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忠诚于人民,披星戴月负重前行,守万家灯火;忠诚于使命,以剑胆琴心,养浩然正气,亮正义利剑。  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公安部9日在北京举行第六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发布4名先进个人和4个优秀集体拼搏奉献、守护平安的感人事迹。  他们以忠诚...

    时间:01-11
  • 四川: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记者 岳依桐)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1日在成都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提出,四川将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  报告称,川渝一家...

    时间:01-11
  • 秦刚同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兼外长德梅克举行会谈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当地时间1月10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同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兼外长德梅克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谈。  德梅克表示,中国外长新年伊始首访埃塞对两国关系、非中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埃塞同中国传统友好,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双边关系强劲有力。中方为埃塞克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