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航天搜救队 接航天员回家的人

2023-01-10 07:19:35

来源:央视新闻

原标题:“天宫”是怎么炼成的?丨航天搜救队接航天员回家的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承担着载人航天任务搜救回收的重要工作。在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中,航天搜救团队只用了8分钟就在20公里的搜救范围内找到了航天员。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么快的?每次是如何精准找到返回舱的?

本期《“天宫”是怎么炼成的?》系列节目,一起走近航天搜救队。

开舱手破音了

他被称为“激动担当”

苏黎明,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的开舱手。开舱手是航天员回家后第一位见到的地球人,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第一次担任开舱手的苏黎明“激动到破音”,被网友称为“激动担当”。而这一次的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他将负责把航天员蔡旭哲接出返回舱。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地面处置队员苏黎明:心里面会有一丝的激动和惊喜,但还是会把惊喜跟激动掩埋下去,要保持非常冷静的头脑,在任务当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把什么要干好。

复杂地形极寒天气

搜救队训练持续半年

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涵盖了戈壁、梭梭林等各种着陆地形。复杂的地形让搜救队员难以快速到达现场,再加上神十四返回搜救任务将首次在夜间低温环境下迎接航天员返回,难度大,风险也大。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地面处置队员苏黎明:环境温度最低是零下30摄氏度,鼻涕流出来马上就结冰了;戴口罩的话,哈出来的气在眉毛上短时间就会迅速结成一层冰,把睫毛都冻住,上下都粘连住,眼睛都很不容易睁开。

除了天气冷,在这次搜救任务中,搜救队员还要面临暗夜环境的挑战。在一片漆黑的茫茫戈壁,如何快速锁定目标就成了搜救队要训练出的特殊本领。这样的低能见度训练,航天搜救队已经进行了半年多,并且每一位搜救队员都配备了特殊的照明装备。

全新的照明装备就像搜救队员们明亮的眼睛,让地处荒无人烟的戈壁亮如白昼,帮助搜救队员在夜间准确到达着陆现场,并快速发现目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海警1301舰艇编队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中国海警局官方微博消息,2023年1月10日,中国海警1301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中国海警局官方微博截图...

    时间:01-10
  • 2025年我国将基本确立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日对外发布《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全系统业务协同、全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全链条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指导意见要求,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推进服...

    时间:01-10
  • 天津大学成立企业合规研究中心

      中新网天津1月10日电 (孙玲玲 焦德芳)1月9日,天津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天津大学举行。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规则之争、法律之争,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风险挑战日趋复杂严峻,必须加快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的...

    时间:01-10
  • 新冠诊疗方案调整正当其时

      人民网评:新冠诊疗方案调整正当其时  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发布。应对世纪疫情,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工作更科学、更精...

    时间:01-10
  • 秦刚同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9日同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  秦刚说,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伙伴。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是双方持续努力的大方向。我愿同外长先生建立并保持良好工作关系,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友好大局,凝聚合作力量,推...

    时间:01-10
  • 焦点访谈丨向创新要发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近日,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从实际出发,在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记者来到大...

    时间:01-10
  • 依法办好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

      依法办好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  ——第79集团军某旅严格组织冬季军士选退工作的几段见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士选晋和士兵退役工作事关官兵切身利益、事关部队人才培养保留,一直以来都是上下关注的热点敏感工作。新的士兵制度施行后,各级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把政策用足用好,让相关部门形成合...

    时间:01-10
  • 砺兵高原,锻造胜战铁拳

      喀喇昆仑,冰封雪裹。  侦察无人机悄然升空,盘旋、突防,数据信息快速回传;某型装备辗转腾挪,出其不意打击“敌”目标……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新疆军区某合成团采访,一场合成营体系攻防演练正在进行。  指挥方舱内,合成一营营长朱生鑫冷静分析战场态势,指挥地面分队展开协同突击。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支力量...

    时间:01-10
  • 军史教育路上“追光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军史是我军的“家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近10年时间里,武警工程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教员蒲元,几乎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同一件事——寻访革命老兵,守护军史记忆。  在蒲元看来,如何从厚重的党史军史中汲取营养,用...

    时间:01-10
  • 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

      春季高考在即,职教本科院校招生热度高——  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  春季高考在即,一位大学生的心声引来数万考生关注——“高三那年,由于沉迷游戏造成学业‘历史欠账’太多,又不甘心‘随便去个技校’的我偶然看到了高职单招的相关信息。了解到相较于普通高考,高职单招给了成绩不是特别理...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