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

2023-01-10 09:23:43

来源:光明日报

  春季高考在即,职教本科院校招生热度高——

  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

  春季高考在即,一位大学生的心声引来数万考生关注——“高三那年,由于沉迷游戏造成学业‘历史欠账’太多,又不甘心‘随便去个技校’的我偶然看到了高职单招的相关信息。了解到相较于普通高考,高职单招给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考生更多选择,可以优先选择优秀高职院校和专业。很感激高职单招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圆了我的大学梦。”四川教育考试院的官方公号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大一学生的经历被反复转载。

  对于不少中职中专院校学生,抑或“望本科线兴叹”的部分普通高中生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省份推行的春季高考、高职单招成为他们的新选择。这背后,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等措施。职教高考下一步会怎么改?改革将如何进一步拓展技能型人才成长宽度,又将如何影响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生态?记者进行了采访。

  春考、夏考、单招,多渠道打造学生发展“立交桥”

  “通过‘高职单招’考进来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会稍微差一些,但是他们普遍动手能力强,而且思维创新更活跃。”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耿巍向记者介绍最近几年学校生源的悄然变化,“这两年中专技校生的比例提升了,已经和夏季高考招生规模接近,春考、夏考、单招,目前比例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提前招生、单考单招、普通高考、‘3+2’专升本等渠道,人数分别约为400、1400、1700、400,2022年共计录取3900多人。”

  “以2022年为例,我院共计录取6120人(全部为专科),其中单招录取2684人(43.86%),高考统招录取3436人(56.14%)。”记者调研浙江、四川多所职业院校,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近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3年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江西、四川、福建、安徽等地已经对“职教高考”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今后将继续提高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记者注意到,在河北省公布的2023年高职单招招生录取办法中,实施高职单招的院校共计72所,采取统考计划和对口计划分开编列的方式进行,且规定申报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本校2022年度专科(高职)招生总计划的70%。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向东表示,职教高考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分类考试,体现职教高考的独特性。一是因地制宜,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职教高考方案;二是因类制宜,建立多元化的职教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如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制定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指导意见,开展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2)五年贯通培养,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等等。“其中,各省给予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权十分重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后,各高职院校自主制订考试大纲、决定考试内容、组织考试录取,极大地调动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祁占勇则表示,未来还需要扩大职教高考报考的范围,允许所有高中毕业生,包括中职、普高毕业生都参加职教高考。“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均应平等地向高中毕业生开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以及未来的学业发展、职业发展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选择,也可以提升职教高考的关注度。”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着眼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此次《意见》提出,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弥补了高职招生缺乏技能操作实践考查的缺憾。然而,各地各校对文化素质、技能考试的标准不一,也造成公众对考试公平性的担忧。

  “除了文化课笔试外,职业能力也通过面试考查。”一位华东地区高职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面试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报考专业、职业前景、学校特色是否了解,也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心理素质、生活技能等。“一般采取随机抽题的形式,抽到哪一类就答哪一类,比如对同学之间闹矛盾怎么看、对社会热点问题怎么看等等。和不少社会考试(如公务员考试)类似。”

  当被问及今后职业技能考查是否更加侧重职业场景,该负责人并不乐观,“以交通大类为例,各个(分)行业的标准差别较大,难以有统一标准。同时,走单独招生的生源中也有不少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没有职业训练基础,和中专生起跑线不同。”

  记者在已经公布2023年高职单招办法的部分省份文件中看到,各地专业技能测试组织实施方法不一。如山东“原则上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方式、分值等参照全省统一技能测试方案执行”;江苏“专业技能考试的命题工作由各专业大类联考委分别组织实施”;河北“采取省级统考、多校联考方式”。

  “像普通高考那样的大规模纸笔测试,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性、技能性的招生要求,既无法准确模拟职业场景,更难以考核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因此,应建立职教高考的考试内容体系,其依据除了教育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还应有人社部门颁布的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也就是说,不能只以专业教学的内容来考核,而应以业内最新的国家标准来衡量。”胡向东表示。

  “建议把对劳动教育的考核,纳入单招的职业素质考查里去。”耿巍建议,“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行为习惯和劳动素养,其实也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素养。”

  胡向东表示,职教高考要倒逼中专技校提升水平,关键在突破纸笔测试的藩篱,将考场设在工厂、设在工地、设在一切能够考查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场景中。“如机械类专业考试招生,就应在机床上考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克服用纸笔测试强行模拟实践操作导致考查失真的弊端。”

  “《意见》的颁布,用制度化的方式拓宽了中职生的升学渠道。因此,构建与普通高考并列的职教高考,不仅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选择优秀生源,也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今后,还应加大投入促进‘职教高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通用性强、功能齐备的职业技能考试基地,作为专门考试场所。”祁占勇说,“此外,‘职教高考’成绩除了可应用于生源筛选外,还应作为中职学生求职的重要参考,用人单位对取得优秀成绩者在工资待遇上予以优待,特别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应该开放一定的就业岗位,以增强社会对考试的认可度。”

  职教高考改革倒逼职业教育提质优化

  记者注意到,不少职教辅导机构鼓励考生结合自身条件尝试不同渠道的考试方式。差异化、良性发展竞争态势已逐渐形成。

  “学生如果觉得读本科希望不大,就会想报考好一点的大专。”一所学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招生结果看,这两年整体生源素质逐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不错。”

  “一旦进行‘真枪实弹’的测试,势必给中职教育以强烈的牵引,引导中专技校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且,对高职院校也会有‘倒逼’,迫使其以更高水平的教育满足学生已被‘拔高’了的学习需求。”胡向东说。

  祁占勇分析,当前,“职教高考”制度还处于建设完善阶段,在现实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影响力不足、吸引力不高,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应用型大学的生源名额不足,且具有时滞性,尚不足以达到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中职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二是“职教高考”生源差异大,多元招生形式标准不统一;三是考试内容缺乏确定性,操作程序复杂。

  “当前,我国职教本科规模相对较小、专业布局狭窄,因此,应该增设职教本科院校,鼓励更多办学实力强、教育质量好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加快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祁占勇表示,这类稀缺的优质职教资源能够充分体现职教高考的权威性与价值,促进中职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提高其报名参与度,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实力。

  (本报记者 周世祥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运出行必看!这些错误不能犯

    春运期间,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会明显增加,方向盘在手,最重要就是要集中精力开车。使用手机,则会造成分心驾驶,极易发生危险。这几天,沈海高速温瑞段的车流量开始明显增加,记者在跟随温州高速交警上路巡查时,发现部分驾驶人边开车边使用手机,存在隐患。先看这辆红色小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快车道上,但是车速却并不快,警车跟上...

    时间:01-10
  • 国潮才是最潮!中外学者剖析东西文化吸引力之变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阚枫)“国潮才是最潮,华流才是顶流”,这句中国年轻人常挂嘴边的网络流行语能折射出,近些年来,东西方文化吸引力的悄然变化。日前,来自中国和伊朗的学者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剖析了东西方文明交往中,东方文化的自信回归。  “我年轻的时候,还能听到很多老年人将...

    时间:01-10
  • 秦刚技术经停达卡并同孟加拉国外长莫门简短会见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当地时间1月10日凌晨,外交部长秦刚在赴非洲访问途中技术经停达卡,在机场同孟加拉国外长莫门简短会见。双方高度评价中孟友好,一致同意在新的一年里加强交往,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完)...

    时间:01-10
  • 《自然》最新论文:天文学家发现恒星碰撞时的信号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天文学家通过对在两个短伽玛射线暴中探测到的振荡信号进行研究,认为可能是在两个中子星(大质量恒星在生命末期的致密核)合并形成大质量中子星的过程中产生,而探测到此类信号或为研究此类事件性质提供了机会。 ...

    时间:01-10
  • 伊朗学者:很多伊朗年轻人认为学中文会有好工作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阚枫)“狮子,波斯语叫Sheir,中文称作‘狮’,其实,如今的中国狮舞也可称为中国和伊朗的文明友谊之舞。”近日,伊朗艺术研究院助理教授、东方部主任纳思霖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这样解释“狮舞”的另一种含义。  作为同在亚洲的两大古老文明,中国和伊朗有着几千年...

    时间:01-10
  • 上海市政协主席:依托丰厚的统战资源 广泛汇聚强大力量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 范宇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功能,为谱写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开幕,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

    时间:01-10
  • 面向未来汇聚磅礴力量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 (许婧 周孙榆)十三届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10日表示,今后,上海政协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功能,为谱写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他说,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在政协有效履职的机制,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

    时间:01-10
  • 沪政协委员吁实现最大化赋能 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受疫情常态化影响,越来越多的意向留学人群倾向毕业后回国就业。上海如何进一步让留学归国人才更好发挥独特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建成国际化人才高地?正在此间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作为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以及目前最大和...

    时间:01-10
  • 牢记“三个务必”,担当时代重任

      【光明论坛】牢记“三个务必”,担当时代重任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

    时间:01-10
  • 福建省“两会时间”开启 政协多项首创促两岸交流交往

      中新网福州1月10日电 (记者 闫旭)为期4天半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0日在福州开幕。随之,2023年福建省“两会时间”开启。  此次政协会议将选举新一届福建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等。而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将于11日在福州开幕。“两会时间”里,与会代表、委员将履职尽责,撰写建议、提案,积极...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