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向农业强国进发——专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2023-01-07 07:04:0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岁末年初,专访部长。连续三年,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给总台央视记者写下了这样三组关键词:

  2021年:粮食,种子、耕地

  2022年:粮食

  2023年:农业强国

  三组关键词之间有何关联?唐仁健说,一脉相承,内在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农业强国是纲领性的,提纲挈领。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而种子和耕地是其中两个要害,抓住这两个要害,粮食安全也就能够保证了。”

  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回望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可圈可点。面对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破纪录北方秋汛、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产量依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豆自给率也提升了3个百分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唐仁健说,世界上真正强大、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我们将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粮食产能在1.3万亿斤的高起点上,再提升千亿斤。事虽难,做则必成。

  唐仁健说,“这件事不是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必须干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

  唐仁健说,从长远看,要全面发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抓物质基础,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又抓机制保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面对新发展形势,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

  两稳——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

  两扩——扩大豆、扩油料:扩种1000万亩以上,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

  两提——提单产、提自给率:力争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

  当记者问到具体将采取哪些政策举措时,唐仁健说,首先是行政推动、政策扶持两手抓,千方百计稳住面积。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加大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同时,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把单产提上来。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此外,防灾减损、机收减损两手抓,把损失降下去。

  促消费 扩投资 有力促进国内大循环

  说到扩大国内需求,唐仁健认为,三农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可腾挪的空间、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广阔。

  唐仁健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现在农民收入虽然还不是很高,但创造的消费增量已经和城镇居民差不多了,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表现,这方面有着巨量的投资需求。初步测算,未来5到10年,仅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投资需求就有近15万亿元。

  唐仁健说,2023年,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特别是在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优化供给扩大消费。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让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

  加强建设牵引投资。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为拉动经济增长添油助力。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指导各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坚决守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唐仁健说,2022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有效巩固。截至11月底,65.7%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发生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比上年增加了133万人,达到3278万人。

  “当前,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困难挑战,唐仁健给出了应对方案。

  “我们将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用发展的办法把贫困甩得远远的。”

  在培育提升产业方面,按照“土特产”三个字的要求,指导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谋划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产业项目,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增值收益,通过产业稳定增收。

  在着力稳定就业方面,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在推进创业创新方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增收。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唐仁健说,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已经响鼓重槌发出。将锚定这一目标系统谋划,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更高水平守好确保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高质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开拓创新实施科技改革双轮驱动,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梁丽娟 王凯博 杨晓波 钟敏 张雨棣 张博 张昊 王佳林 黄玮 神浩 韩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涉外法治有何新气象?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题:中国涉外法治有何新气象?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十年来,中国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新跃升。”6日举行的全国法院工作会议有此判断。  从依法审理案件,到完善规则体系,再到推动国际合作,中国涉外法治呈现新气象。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中国司法的公信力和影响...

    时间:01-07
  • 优化防疫政策后,中国如此回应世界关切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李纯)“向中国出口食品前是否还需进行新冠病毒检疫?”“中国是否将出现更多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会持续至何时?”……  1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包括30多位大使、临时代办在...

    时间:01-07
  • 长三角一体化观察:“奉新嵊”何以协同先行?

      中新网宁波1月7日电(记者 项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间加速“组团”,探索跨区域深度融合。放眼长三角南翼,宁波市奉化区与绍兴市嵊州市、新昌县比邻而生,地处甬(宁波简称)绍交界地带,是推动甬绍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甬绍及奉新嵊何以协同先行?2023年宁波两会奉化代表...

    时间:01-07
  • 中联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1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面向外国驻华高级外交官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等介绍中国疫情防控政...

    时间:01-07
  • 2亿多年前的花粉粒揭示陆地生物大灭绝“元凶”

    新华社南京1月7日电 (记者朱筱、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英国、德国古生物学者通过研究远古植物花粉粒中类似防晒霜物质的变化,发现了2.52亿年前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元凶”:臭氧层破坏。研究成果于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本次研究涉及的花粉粒化石。(中科院南古所供图)领导此...

    时间:01-07
  • 转存!1月8日起,将有这些变化

    国家卫健委网站1月6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制图:王颖  整理/编辑:梁静...

    时间:01-07
  • 【文化丝路】文明的坐标|“石窟之首”龙门石窟

      被誉为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伊河两岸。所谓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那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诗人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有23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

    时间:01-07
  • 联播+|不负人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编者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近两个小时的讲话中,一百余次提到人民。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时间:01-07
  • 中国司法部门发新规:违反新冠防控行为不再以刑法相关条款定罪处罚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综合考虑妨害疫情防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需要对相关法律适用作出及时调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7日联合发文,就涉疫刑事案件办理发布新规。  官方此次发布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

    时间:01-07
  • 中国官方:新冠感染患者遗体处置按照乙类传染病规定执行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官网1月7日消息,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4日印发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遗体处置工作按照乙类传染病相关规定执行。  通知称,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国...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