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抗中”换“和平”,民进党真能“保台”么?

2023-01-05 17:29:0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九合一”狼狈败选的民进党,等不及新年就打算改换口号了。

  2022年12月24日,民进党新主席的参选者赖清德在参与活动时提出了所谓“和平保台”的口号,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和平相处”。28日,民进党公布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败选报告,代理党主席陈其迈再次使用“和平保台”的字眼。

  以所谓“和平”代替“抗中”,究竟是文字游戏,还是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真的有变?

  为竞选打出动员口号

  1月15日民进党补选党主席在即,“和平保台”的提出对于赖清德有紧迫意义。有观点认为,尽管赖胜选的悬念不大,但在其“台独工作者”的政治底色上,如何调整民进党两岸政策路线,是观察赖此次竞选表现以及今后政治前途的一大重点。

  显然,这一口号是想与蔡英文任主席时期的“抗中保台”路线进行区隔,有台媒认为是与过去作“切割”。

  检讨选举失败的原因时,有民进党人士指,时下台湾民众担心战争风险的心理已经大增,继续把对抗性强烈的口号作为标语,是这次民进党选战策略的重大失误。

  身为民进党当局副领导人,赖清德亲眼得见操作“抗中保台”在“九合一”选举中失效,他定不愿重蹈覆辙。用“和平”替换“抗中”,表面上看似想降低对抗意味,弱化仇恨动员的效果。

  尤其是,在台美勾连愈加公开化的2022年,大陆军演强力震慑“台独”势力,而民进党当局只能“装聋作哑”,甚至掩盖导弹穿越台岛上空的消息。“抗中”是玩假,选票才是真诉求。

  民进党诉求的“和平”能“保台”吗?

  身为民进党内的“独”派势力,赖清德背后的支持者及深绿选民对其施加的压力,让他在选择两岸路线时空间更小。民进党现下诉求的所谓“和平”可以“保台”吗?“保台”保的又是什么?

  大陆一再对台宣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与善意,民进党当局高层也时常把“和平”挂于嘴边。然而二者并非一样东西。大陆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在两岸双方有政治共识的基础上实现永葆和平;而民进党当局的“和平”更像是执政合法性的幌子,以战争威胁来制造民众恐慌,用以巩固顽抗大陆的执政“民意”。

  二者谁秉持诚意、谁夹带私货,并不难分辨。

  做出降低两岸对抗的姿态,并不意味赖清德会放弃“独”的政治诉求。一再突出“保台”愿景,实际却是民进党为了“保住”权柄的一党之私,甚或是保留从“保持现状”到“渐进台独”的可能性。

  只要民进党党纲中求“独”的所谓“神主牌”不下架,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仍然操弄各种分裂祖国的伎俩,所谓的“和平”就只会是一场空谈,更遑论“保台”。反而会是“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

  没有实际行动,空喊口号毫无意义。背负着深绿政治势力的包袱拿下主席之位,赖即便调整该党两岸路线,能成功“保台”吗?无论如何包装,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台独”路线,都只会是绝路。

  如何才能真保台?

  民进党内部一方面在调整其两岸路线,另一边也在延长兵役政策,惹得岛内年轻群体怨声载道。这与民进党自我标榜的重视青年背道而驰。

  要讨好美国、又要挽回失去的选票,成为该党如今一大难解的罩门。但外人靠不住,“台独”没出路。经过这几年,更多人认清美国只把台湾当做一枚其遏制中国的棋子,让台湾充当“炮灰”“豪猪”“肉垫”。民进党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让其在台湾民众心目中的信用度沦落为负值。

  2016年和2020年,民进党两次选举都为民众开出“拼经济、护和平”的竞选支票,说明他们并不是不知道选民要的是能看得见的社会发展和踏实的安全感,但他们既无诚意也无能力真正回应民意。于是利用“抗中保台”口号煽动民粹情绪,将兑现不了的承诺渲染成为选举时的肾上腺素。可如今,在军购不断、兵役延长、民生疾苦的现实下,选民们早已看透民进党的虚妄。

  于台湾主流声量场,越来越多的人在开始回忆2008年至2016年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天看来,当时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台海局势稳定,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民间热络往来前所未有。即便是后来受到民进党当局阻挠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两岸民众希望交流合作、和平发展的呼声从未减弱。

  民进党的“台独”论述、分裂活动以及外部势力干涉两岸事务,是近年台海局势日益严峻复杂的根源。听其言,更需观其行。要想真正保台,民进党两岸路线的调整是否务实可行,应以能否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否有利于两岸民众福祉来衡量。否则就只是空谈,只会“害台”。

  艾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学习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广交天下朋友、共行天下大道,新时代中国以自信从容、海纳百川...

    时间:01-05
  • 天天学习|中南海年刊(2022年)

    ▲ 2022年10月23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  |天天学习|时间记录坚实的...

    时间:01-05
  •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球招引高能级人才 科研经费支持高达1.75亿元

      中新网成都1月5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5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当日正式面向全球英才发布首批“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项目需求榜单,项目资金支持高达1.75亿元。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等机构联合共建,围绕重大慢病(恶性肿瘤)等人类重...

    时间:01-05
  • 神舟十五号“圆梦乘组”太空闲暇:种菜、K歌、打乒乓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马帅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月5日发布一条神舟十五号“圆梦乘组”的在轨生活视频。视频记录了三名航天员一个多月以来有趣的太空生活瞬间,其中包括三人一起种下新的太空绿植、邓清明闲暇打乒乓球、张陆K歌吹口琴。  几天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度过了他们进驻中国空间...

    时间:01-05
  • 信心未改·部长说丨精准施策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时,对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今年整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工作核心,您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倪虹:精准。我们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又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

    时间:01-05
  • 信任危机尚未解除 台大“国发所”硕士在职专班续招生

      中新社台北1月5日电 台湾大学“国发所”5日公布硕士在职专班招生简章,名额数与去年相同。在发生林智坚、郑文灿等毕业生的学术伦理风波后,该学术机构选择于2023年继续招生。  台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称,台大“国发所”,一切照旧。2022年,该研究所被曝出硕士在职专班毕业生新竹市前市长林智...

    时间:01-05
  • 浙江大学研究成果登《自然》 专治氮素“吸收不良”

      中新网杭州1月5日电(童笑雨 吴雅兰)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目前氮素利用效率还不足50%。如何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控制氮素污染,一直是全球农田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月5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提出通过建立氮素信用系统,来解决农民支付氮素减排成本而全社会享受减排收...

    时间:01-05
  • 2022年台湾土地交易减逾四成 今年房市依旧黯淡

      中新社台北1月5日电 知名房地产服务公司戴德梁行台湾公司在5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台土地总交易量为1718亿元(新台币,下同),同比减少逾四成;预估2023年台湾土地市场量、价、买气皆收敛。  综合《经济日报》《工商时报》、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据戴德梁行调查,2022年度台湾商用不动...

    时间:01-05
  • 专访: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新动力——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谈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新华社曼谷1月5日电 专访: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新动力——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谈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新华社记者林昊  “中国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日前在谈到中国调...

    时间:01-05
  • 美媒报道: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更加光明

      参考消息网1月4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日报道,笼罩中国股市的阴云正在散去。最近几个月,在中国采取一些果断措施支持国内经济后,一些原先看跌中国股票的投资者和策略师转为看涨。  报道称,过去三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防止疫情在境内扩散的中国,现在正迅速退出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此...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