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为国家治理服务

2023-01-05 14:00:21

来源:人民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竞相发展,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向智库型转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成为国家治理的思想库和新动能

  当前,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从治理能力上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做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具体分析而言,首先,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新旧矛盾并存叠加,突发事件频繁、风险点日益增多,对决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决策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越来越多,对决策的针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舆论影响决策逐步显现,对决策的透明性、公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博弈重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出于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大国崛起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和预判,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注重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建设一批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高国家治理中的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观规律,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要担当塑造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设计者和传播者的责任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所拥有的强大公共外交功能,使之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与政府、政党、议会等的交往方式一样在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渠道。“民齐者强”,推动深化国家间民众的相互认知,哲学社会科学在夯实国家关系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担当起塑造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设计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不断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平台对话,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提升国家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学术交流,为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研究与传播,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重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文明形态的理论体系,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网 作者刘志松系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1月5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在京召开2023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3年出版(版权)工作,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做...

    时间:01-05
  • 湖北襄阳:打造汉江航运中心 重塑“黄金水道”

      中新网襄阳1月5日电 (胡传林)记者5日从正在召开的湖北襄阳两会获悉,2023年,该市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水铁联运、江海联运等物流组织模式,重塑汉江“黄金水道”优势。  襄阳拥有汉江、唐白河等580多公里的内河航道,水运资源丰富,自古...

    时间:01-05
  • 宁夏将全面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能力

      中新网银川1月5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5日从宁夏生态环境厅获悉,日前,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全面加强新污染物基础治理能力。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

    时间:01-05
  • 宁夏修订科技奖励办法:每两年一评 新设两大奖项 最高200万元奖励

      中新网银川1月5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5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张雨浦近日签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对办法内容做出了诸多调整,奖项类别由5项增加至7项,由一年一评调整为两年一评,2023年2月1日起正...

    时间:01-05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将于1月8日全面恢复通关

      中新网昆明1月5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5日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政府口岸办公室获悉,中国与越南边境河口口岸将于2023年1月8日全面恢复通关业务。  届时,河口南溪河公路口岸将正式恢复人员出入境,通关时间为北京时间8:00—23:00。此次恢复通关后,有利于河口口岸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

    时间:01-05
  • 国际友人40载情牵甘肃:山海不远 友谊常青

      中新网兰州1月5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与国际友城40年间,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情牵甘肃的国际友人接续为甘肃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张宝军4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介绍称,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促进民心相通、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对...

    时间:01-05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一、免去秦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二、免去张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傅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

    时间:01-05
  • 内蒙古边检总队:2022年保障7000余列次中欧班列顺畅通关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5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边检总队5日对外消息指,该总队2022年共保障58.5万辆次能源车辆、7000余列次中欧班列顺畅通关,在服务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中展现了边检作为。  过去一年,内蒙古边检总队深化国际执法合作,不仅与蒙古国边防总局举行视频会谈,指导各级与俄蒙边防部门...

    时间:01-05
  • 服务“双减”:2022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服务公众超7200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月5日发布消息说,2022年“双进”服务“双减”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共联动全国科技馆400余座次,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科普活动1800余场,服务公众7200万余人次。  由中国科技馆主办、重庆科技馆主要承办、全国30余家科普场馆共同参与的202...

    时间:01-05
  • “抗中”换“和平”,民进党真能“保台”么?

      “九合一”狼狈败选的民进党,等不及新年就打算改换口号了。  2022年12月24日,民进党新主席的参选者赖清德在参与活动时提出了所谓“和平保台”的口号,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和平相处”。28日,民进党公布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败选报告,代理党主席陈其迈再次使用“和平保台”的字眼。  以所...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