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健康中国|不同变异株是否会导致再感染?老年人如何做好健康监测?

2022-12-29 10:31:26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不同变异株是否会导致再感染?抗病毒药物该如何使用?老年人如何做好健康监测?专家回应【科学防疫小贴士】(6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01 不同变异株是否会导致再感染?

  对于绝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半年内人体内都会存在有效的免疫抗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即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者新的亚分支表现出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可能导致再感染的。根据人体内的免疫抗体,再感染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通常越轻,间隔时间长了,症状就偏重。因此,这轮疫情过后,大家仍要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02 抗病毒药物该如何使用?

  高龄老人,尤其是有基础病、没有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属于高风险人群,面对疫情要早发现早干预。一些口服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可以在发病或感染得到明确诊断后尽早使用,一般在5天内使用。

  这类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存在与其他不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因此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研究显示,这类药物不能用于预防性治疗,对重症患者的效果也不明显。

  03 老年人如何做好健康监测?

  呼吸的频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如果呼吸特别快,每分钟超过30次,并有气短,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建议有老年人、基础病人群的家庭备指氧仪,若指数低于93则表现为重症,若出现低于95或94的情况,也需进行早期吸氧。

  一些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平卧静息状态下的氧饱和度正常,但在活动时氧饱和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建议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静息时、活动后均进行血氧测量,若下降明显则说明存在重症风险,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居家时,若血氧饱和度降低,有条件的可以在家进行吸氧。由于新冠重症导致呼吸衰竭的情况,都是从低氧血症开始的。所以为什么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相对脆弱?是因为其对低氧的耐受性差,低氧会诱发一系列基础病的加重,导致重症甚至死亡。因此,早期干预解决低氧的问题,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居家的老年人有指氧仪的随时测,能吸氧尽可能吸氧。

  来源:新华社、央视网(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官方:取消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 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取消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时间:12-29
  • 迎新年送祝福 13只大熊猫萌宝齐亮相

    2022年12月29日,元旦到来前夕,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派喜气,13只半岁左右的大熊猫宝宝元气满满集体亮相,向全国人民送上最萌的新年祝福。(总台记者赵雄)2022年12月29日,元旦到来前夕,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派喜气,13只半岁左右的大熊猫宝宝元气满满集体亮相,向全国人民送上最萌的新年祝福。(总台记者赵雄)2022年12月29...

    时间:12-29
  • 距今约4500年!苏羊遗址发现300余座龙山时期墓葬

    记者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勘探发现300余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时期墓葬。该大型墓葬区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苏羊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墓葬区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且时代处于仰韶文化向...

    时间:12-29
  • 16张“练兵便笺”浓缩奋飞航迹

      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大力推进体系练兵——  16张“练兵便笺”浓缩奋飞航迹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许浩杰 王晓宇  岭南冬夜,风冷月寒,一架架战鹰在月光下相继归巢。年终岁末,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作训科科长谢坚刚刚组织全旅高标准完成一场跨昼夜飞行训练,收获满满。  征尘未洗,谢坚来到机关...

    时间:12-29
  • 2022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热点首次排名第一 高被引保持世界第二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2月2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科技论文表现亮眼,包括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第1位,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名世界第1位...

    时间:12-29
  • 推进区块链技术司法应用 中国法院上链存证逾28亿条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张素)区块链技术正在司法领域一显身手,记者29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全国法院上链存证超过28亿条,存固证据、智能辅助、卷宗管理等方面应用效能和规范程度不断提升。  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实践中却存在电子证据分散、取证困难、易被篡改、难以认定等问题。...

    时间:12-29
  • 河南启动“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

      中新网郑州12月29日电 (杨大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精于求精的敬业风气,2022年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28日在郑州启动。  该活动由河南省委网信办和河南省总工会等联合举办。为推动“工匠精神”宣传常态化、...

    时间:12-29
  •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创建设立、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等主要内容。  方案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

    时间:12-29
  • 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收官 长征系列火箭年发射次数再创新高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马帅莎 王伟童)12月2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2年的第53次飞行。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2年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年度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发。北京时间12月29日12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

    时间:12-29
  •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郑金兰一审被判死缓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12月29日,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一审公开宣判山东省政协原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郑金兰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郑金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查封、扣押、冻结、退...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