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2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热点首次排名第一 高被引保持世界第二

2022-12-29 14:08: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2月2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科技论文表现亮眼,包括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第1位,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名世界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等。

  根据《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中信所将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概括为八方面特点:

  一是中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

  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各学科论文在2011-2021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 中信所 供图

  截至2022年9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808篇,占世界总量的41.7%,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19.3%,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美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730篇,居第2位。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9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27.3%,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了16.2%,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7.85万篇,占世界份额为42.9%,仍居第1位。

  二是中国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第2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

  2021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顶尖期刊有18种,2021年共发表论文3.21万篇,其中,中国发表2045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与2020年持平。

  各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都居本学科前10%且每年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述评文章数大于50篇的期刊,被遴选为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发表的论文属于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021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2.87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8.0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35.2%,排在世界第1位。

  三是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比上年度增加1个领域。

  在22个学科中,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生物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类、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10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2-2022年中国有12个学科产出论文占世界该学科论文比例超过20%。

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 中信所 供图

  四是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更多发表在国内重要科技期刊上的论文入选卓越科技论文。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国内的论文共同组成。2021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8.05万篇,比2020年增加1.67万篇,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13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6.92万篇,相比去年增长8.6%。2021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达到2万篇以上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环境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生物学,农学和地学等8个学科。

  五是中国高水平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稳步增长,中国为主的合著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4.92万篇,比2020年增加0.46万篇,增长3.3%。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4.4%。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68.3%,合作伙伴涉及173个国家(地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排名前6位。

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中国作为第一作者)占世界论文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 中信所 供图

  2021年中国发表的被引频次进入前1%的论文中,以中国为主发表的合著论文3643篇,占比33.13%。2018-2021年间,在被引用频次各学科前1%的合著论文中,以中国为主发表的合著论文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72.9%。

  2021年中国作者参与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532篇,增长9.7%。涉及的主题覆盖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和作为参与方产出合著论文较多的合作国家(地区)。 中信所 供图

  六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上升。

  2021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中国期刊共有21种,比2020年增加3种;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有108种,比2020年增加23种。

  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6.115,相比上一年度增长率为42.4%。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已由上一年的17种增至38种。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共14种。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4063次,增长22.4%。总被引频次超过万次的期刊由12种增至19种。总被引频次超过2万次的期刊共5种。

  七是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持续提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吸引高水平论文的能力不断加强。

  据202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21年CSTPCD收录2126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45.90万篇;收录社会科学领域期刊397种、论文5.05万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972,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7.1%;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574次,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9.6%。

  2021年,2018种中国科技期刊发表4.18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论文主要分布在农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地学,计算技术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等领域。统计表明,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更多重要科研成果刊发在中国科技期刊上。

  八是F5000平台向世界推送中文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中信所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每年遴选5000篇优秀中文学术论文,建设“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用英文长文摘的形式,集中对外展示和交流中国的优秀学术论文。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F5000平台已获得733万次检索,吸引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140余个国家的国际用户访问,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据了解,自1987年以来,中信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整体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中国在科技期刊、专利产出、学术图书出版等领域情况的统计分析。(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2022年12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受贿、滥用职权一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肖毅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08年至2021年,被告人肖毅先后利用担任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江...

    时间:12-29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百年历史与经验”学术会议召开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李雪峰)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百年历史与经验”学术会议29日在中央社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吉林在致辞中表示,统一战线因党而生、伴党而行,在革...

    时间:12-29
  • 2022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在云南德宏举行

      中新网德宏12月29日电 (记者 缪超)2022中缅媒体双城论坛29日以线上线下方式,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行。此次论坛以“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力量”为主题,吸引中国与缅甸两国媒体、翻译、经贸、智库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及代表近百人参加。  云南省副省长王浩线上致辞介绍,2019年...

    时间:12-29
  • 《连战回忆录》将于明年1月出版 以两岸经验为主轴

      中新社台北12月29日电 从撰稿到出版历时15年,共计45万字的《连战回忆录》将于明年1月出版。该书由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口述,亲自撰稿部分内容并完成全书校对。  综合中央社、《联合报》等台媒报道,《连战回忆录》分为“我的永平之路”“从破冰到永平”上下两册,主轴放在两岸经验,特别阐述两岸关系...

    时间:12-29
  • 第十八届文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中新网深圳12月29日电 (记者 郑小红 唐贵江)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2日向公众开放。29日上午9:30,一场别开生面的开馆仪式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南登录大厅东侧举行。  第十八届文博会开馆仪式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本...

    时间:12-29
  • 长江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量突破800万方

      中新网武汉12月29日电 (陈宇)据长江航道局29日消息,2022年长江干线航道疏浚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量超800万方,同比增长5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长江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是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据悉,自2017年以来,综合利用得到包括宜宾、重庆、宜昌、岳阳、马鞍山...

    时间:12-29
  • “更加坚定了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见证·中国机遇)

      “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外资企业,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广阔机遇。”德国科德宝集团亚洲地区代表许倍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德宝将与中国伙伴携手合作,共享双碳目标带来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

    时间:12-29
  • 航天新征程|2022中国航天的高燃瞬间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天发射次数再创历史新高。  2022,浩瀚太空不断续写中国航天新的高度。戳视频,一起回顾2022年我国航天事业的高燃瞬间!视频:航天新征程|2022中国航天的高燃瞬间来源:央视网  (视频制...

    时间:12-29
  • 学习语 |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

    时间:12-29
  • 国防部:日方不要重走以邻为壑、与邻为敌的老路

      中新网12月29日电 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表示,敦促日方认真汲取历史教训,不得在台湾问题上蹚浑水、谋私利,不要重走以邻为壑、与邻为敌的老路,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近日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