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专家解读:为何此时回归“乙类乙管”?新冠肺炎更名意味着什么?

2022-12-27 00:5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刘欢)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冠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为何选在此时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将有哪些不同?新冠肺炎更名又意味着什么?

  专家:现已具备回归“乙类乙管”条件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释义》,甲类传染病是指发病率高,治疗延误时引起病死率高,在人间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流行时需要采取强制性隔离、疫区封锁或者交通卫生检疫等措施的烈性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发病率较高,引起高病死率,但传播能力有限,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需要采取计划性疫苗接种,进行义务性、公众性检查与治疗,对传染源或者对传播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等社会性控制工程的传染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在今年8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新冠肺炎是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今后当它不再造成严重损害时,我们会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指出,当前,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新冠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向中新网表示,根据传染病危害程度、流行强度,现在疫情防控已具备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条件。

  他介绍说,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第五款,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说:“病毒经过三年变异,目前它的致病率和致死率是很低的,从这个角度来评估的话,我们已经基本具备回归条件。”

  正式更名,意味着什么?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称,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当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新冠疫情很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传染病且无法将它归为甲乙丙哪一类时,我们就会设置一个独立的法律制度去规制。”王岳认为,根据三年前的情况,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是有必要的。

  “这三年为我们争取了一个窗口期,让我们避开了高死亡率的时间段。”他说。

  三年后的今天,解除对新冠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胡晓翔表示,具体措施将发生变化。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对于甲类传染病, 医疗机构发现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对于乙类或丙类,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也就是说,对甲类或者乙类甲控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需要强制管控。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否则,就不可以隔离控制。”胡晓翔说。

  如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公告称,解除对新冠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对此,胡晓翔解释说,更名淡化了“肺炎”,意思是现在的新冠病毒主要引起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而非对下呼吸道的损害,感染之后更接近于感冒,“这样,就更为‘甲管’变‘乙管’以临床支撑,理由更充分”。

  此外,公告还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胡晓翔说:“这是管控措施进一步放松,有利于出境、旅行、走动,以及冷链物品的物流畅快。”

  回归之后,应当提升疫苗接种意识

  据悉,《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对接种工作再次作出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力度,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

  对此,王岳指出,回归乙类管控之后,对于疫情防控,关键在于建立免疫屏障。

  “病毒不可能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建立免疫屏障。一方面,有些感染者可以通过自身产生抗体,建立免疫屏障;另一方面,针对脆弱人群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医务人员,我认为还是要采取主动免疫的方式来建立免疫屏障,也就是接种疫苗。”

  从疫苗接种情况来看,他认为,目前社会对于疫苗的接种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看流感疫苗就知道了,每年都有流感,但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太重视流感的疫苗接种。而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众普遍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整个社会群体获益最大。”

  王岳表示,防疫应该以建立主动免疫屏障为主,因为患者通过自身感染病毒建立起的被动免疫屏障,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远大于接种疫苗。

  从整体防控来看,胡晓翔则补充说:“不管有没有严格的针对新冠感染的防控措施,到了流感多发的季节,都需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教育部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会上表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

    时间:12-27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和《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

      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促进消费意见》)和《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稳定就业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促进消费意见》和《稳定就业意见》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

    时间:12-27
  •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观点)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②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  不断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我们就能更好统...

    时间:12-27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法发〔2022〕36号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坚持突出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就...

    时间:12-27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法发〔2022〕35号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促进消费对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

    时间:12-27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和《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和《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

    时间:12-27
  • 浙江检察机关依法对沈德咏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博消息,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

    时间:12-27
  • 京广高铁全线贯通10周年

      12月26日,G891次列车停靠在北京西站站台。  当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满10周年。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纵贯中国南北,跨越长江黄河,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作为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京广高铁与石太、石济、徐兰、郑渝等12条高铁线路联通,形成了我国跨越南北、贯通东西的客运大...

    时间:12-27
  •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防范风险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防范风险   ——权威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有效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

    时间:12-27
  • 一张图扫描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

      【换届•盘点】一张图扫描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  新语按  12月23日,随着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我国8个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圆满结束。在半个多月时间里,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听取和审议本党派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修订本党派章...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