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体育

(两会观察)冬奥遗产如何融入民众生活?

2023-03-11 14:3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冬奥遗产如何融入民众生活?

  中新社记者 邢翀

  奥运遗产被称为“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应如何做好“后冬奥文章”,让北京冬奥会遗产更好融入民众生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就此建言献策。

资料图:2月4日,北京,远眺夜幕下的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以及国家会议中心。当日为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周年。图/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让民众成为冬奥赛场的“主角”

  作为奥运物质遗产,奥运场馆如何再次开发利用,是每届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国的必答题。

  “冬奥会的结束并没有削弱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反而这些冬奥场馆给了他们更多机会和诱惑,尤其吸引年轻人为冬季运动着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说,将原本小众的冰雪运动普及给了大众,也许这是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

  杨扬举例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体验感非常棒。自去年7月对公众开放以来,“冰丝带”累计接待游客近21万人次,前不久这里还举行了首场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赛,参与者将名字写在纪录墙上,获得与北京冬奥会破纪录选手相同礼遇,也让“冰丝带”从“最快的冰”变为“大众的冰”。

  为冬奥场馆注入更多“体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向公众提供多元文体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表示,创造和经营奥运遗产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性活动,后冬奥时代还要不断完善“体育+”功能,创造更多消费场景,让首钢园等冬奥场馆设施更具活力,成为民众身边的城市微度假场所。

  让“冷资源”持续转型“热产业”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中国就已经兑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赛后)》显示,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市场为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用好冬奥遗产关键还是把冰雪的底色、奥运的特色转化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就业的实实在在的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认为,把资源变产品,把产品变市场,推动冰雪产业发展,这是“最实在的冬奥遗产利用”。

  在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已有136.7万人次到河北崇礼滑雪,外地游客占九成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李克良说,做好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找准成功办奥独特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今年将承办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会议会展共计203项活动,丰富多种业态,加快打造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随着冰雪运动的南展东扩,用好冰雪“冷资源”并不仅是北方的“专利”。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刘启俊说,冰雪旅游是破解神农架旅游“季节不平衡”的关键一招。过去神农架冬季旅游产品供给较少,随着近几年冰雪资源优势加快转化,郑渝高铁、保神高速的建成通车,越来越多人选择冬季到神农架探秘猎奇、滑雪赏雪。“通过‘冰雪+温泉+民宿+美食’等方式,可以让‘冷资源’持续变为强区富民的‘热产业’,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支撑。”

  让北京冬奥精神不断滋润人心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鲍明晓认为,北京冬奥精神是宝贵的冬奥遗产。“当前我们正在面临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艰巨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发扬好北京冬奥精神对科学应对当前挑战、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都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前不久,在纪念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视频致辞时谈及冬奥遗产表示,中国奥运人不断生动诠释着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财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教练纪冬说,作为一线教练员,将不断加强学习,以实际行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提高执教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这是我运动生涯的辉煌,也是人生路上的财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表示,在冬奥赛场上为国争光的瞬间至今难忘,他将以北京冬奥精神为指引,继续认真训练,做全民健身的引领者、青少年的体育榜样。(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刘征委员: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苏斌、丁文娴、张逸飞)北京冬奥会后的这个雪季,大江南北,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减。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刘征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为进一步激发我国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潜力建言献策。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刘征认...

    时间:03-06
  • 参与冰雪运动 更多残疾人放开身心 开启崭新生活

      央视网消息:于璐2022年大学毕业,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黑龙江冬季残奥项目后备队,主攻越野滑雪项目。尽管五指无法紧握,但是于璐从不降低训练强度。为了尽快掌握上雪技术,她不断通过加强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来解决手指的问题。  于璐所在的预备队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

    时间:03-04
  • 陕西推广普及冰雪运动 促“体育+文旅”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西安2月28日电 (张一辰 石芙蓉)“真冰场填补了西北地区体育综合体内‘专业赛事冰场+综合娱乐冰场’的空白,未来真冰场将承载延续‘冬奥冰雪热’的重要使命,为全国冰雪运动培养后备人才、积蓄发展力量。”陕西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任公正表示。  2月28日,陕西国际体育之窗国际标准真冰场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活...

    时间:02-28
  • 扬科维奇出任国足主帅 3月热身赛是对其执教能力首次考验

      扬科维奇担任新一任国足主帅【 3月下旬与新西兰队进行两场国际热身赛 是对新主教练执教能力的首次考验】  2月24日傍晚,中国足协经慎重考虑,通过严格选聘程序,并征得有关部门批复后,最终确认聘用塞尔维亚籍教头,现任中国男足亚运队主帅扬科维奇担任新一任中国男足主帅,同时聘用由扬科维奇推荐的同胞久尔杰维奇接手男足亚运队...

    时间:02-25
  • 王志刚谈科技教育人才统筹推进:科技部要当好“主角和配角”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目标如何统筹部署推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4日形象提出,加强科教协同和人才工作已有相关机制,有些是科技部当“主角”,有些是科技部当“配角”,当“主角”要承担主体责任,当“配角”要配合相关部门把工作做好。  国务院新闻...

    时间:02-24
  • “大爱北疆多彩人生”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启动

      中新网呼伦贝尔2月24日电 (记者 张林虎)24日,由中国残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残联承办的“大爱北疆多彩人生”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内蒙古启动仪式在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举行。  活动现场,300多名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友、志愿者参与到赛道滑雪、雪地摩托、冰上碰碰车等10余项冰雪体验活动中。参与活...

    时间:02-24
  • 科技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中新网2月24日电 24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解敏介绍,科技部始终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把解决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所盼、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推动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人才培养实现了量质齐升。20...

    时间:02-24
  • 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南方区主场活动举行 共享冰雪乐趣

      中新网湖州2月23日电 (钱晨菲)23日,“喜迎亚残运,一起来健身”——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南方区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普及残疾人大众冰雪运动,鼓励引导残疾人积极参与冬季康复健身体育项目。  中国残联体育部综合群体处处长马历涛表示,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是中国残联主办的冬季康...

    时间:02-23
  • 北京冬奥会一周年 黑龙江将打造我国冰雪体育“黄埔军校”

      中新网哈尔滨2月20日电(刁佳帅 记者 王妮娜)2023年2月20日是北京冬奥会闭幕一周年。当日,北京冬奥会一周年座谈会在哈尔滨举行,作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强省,黑龙江将借北京冬奥会的契机,打造我国冰雪体育的“黄埔军校”。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范宏文、冬奥冠军任子威、曲春雨到现场参加座谈会。  当日座谈会上,黑龙江省...

    时间:02-20
  •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首支预告片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自“立春”起,由“雨水”终。2023年2月20日,闭幕式一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先导预告片及概念海报。  预告片中,严寒与风雪无法阻挡场馆建设者、技术官员、志愿者的脚步,压力与困难让运动员们必胜的决心更加坚...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