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山歌,一段欢舞,一块手帕,一把花扇,就能把老百姓的幸福写满脸颊……”一样的壮家女子装扮,不一样的歌词唱调,向人们展示一个别样的“新刘三姐”。
8月22日,彩调剧《新刘三姐》在天津武清影剧院上演。这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的彩调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了壮乡儿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后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
彩调剧《新刘三姐》剧照资料图片
紧跟时代向经典致敬
“千江水,万里云,浪卷云飞总是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壮乡唱歌人……”提起“刘三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戏剧电影中那个用山歌对封建恶势力表达反抗的、聪明伶俐的壮家少女形象。
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刘三姐”的演绎形式,无论是最早唱响的彩调剧《刘三姐》,还是名声响彻海内外的电影《刘三姐》,以及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等,总能勾起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可以说,“刘三姐”已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
“时代在进步,要想将‘刘三姐’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势必要做出改变,于是彩调剧《新刘三姐》应运而生。”总导演宫晓东介绍,《新刘三姐》在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用新的主题、新的语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绎、新的舞台讲述广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新时代故事。通过姐美、阿朗、莫非等新时代青年在乡村与城市的潮涌中,在故乡与远方的羁绊里的动人故事,演绎着当代壮乡人对山歌的坚守,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